新课标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语言的感悟、积累来自于阅读,运用体现在写作。现在语文教学往往把阅读移之课外,写作遗忘在角落,忘却了“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的经验。因此我们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尤为重要。在这里我就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情感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
“亲其师方信其道”学生喜欢的教师,其说的话也容易被学生喜欢,因此师生友好和谐的关系,轻松温馨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宽松和谐的课堂阅读气氛随之而来,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之中,即使最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会为这一读书氛围而感染,从而拿起书本去读,因为每个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无所知的人。这样一种和谐轻松的读书氛围,这样一种对教师情感的依赖,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也会认真完成。“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将课本与课外书联系起来,上课的时候穿插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通过涉悬念、讲故事梗概、精彩文段选读等方法吊起学生阅读的胃口,课下指定阅读这些书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规定完成阅读的时间,并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然后定期举办读书经验和心得交流会,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评比活动。如:上完《最后一头战象》,就从作者方面出发,给学生们拓展了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等整本书。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看出学生不仅认真完成了阅读,而且还加入的自己的思想。这样,既给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检阅阅读效果,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锤炼了思维能力。
二、亲子共读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方式
让书香弥漫家庭,让家长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刻也是家庭生活中很幸福的时刻,父母亲和孩子一起读各种各样的书,增强了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对父母,对孩子,对家庭都是一种快乐。书滋润着两代人的心田,也必然能提升了两代人的素质。
“共读”让孩子喜欢上读书。记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放寒假,老师布置了读一本课外书,背20首古诗词的作业。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领着孩子去书店买了拼音版的《鲁滨逊漂流记》《老人与海》《绿野仙踪》《上下五千年》《唐诗100首》等,整个假期我们规划了读书和背古诗的时间,都是三人同时进行,都严格遵守时间,雷打不动,如果有事情错过了,也一定要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训练,固定时间内读书,就成了一种习惯,和洗脸、刷牙、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一种需要后,想不让孩子读书,都难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读书不再是完成作业,而是和爸妈一起游戏一起比赛一样,是一种主动的参与行为。从此他喜欢上了读书,他喜欢把自己读到的事情讲给小伙伴听,他喜欢和爸妈共同分享读书的感想。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人们共同经历过一件事情后,这件事情就有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认同。亲子共读中大人与孩子的关系就类似这种关系。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快乐。
“聊书”让孩子发现书中的乐趣。大人如果通过要求孩子“再读”的方式,可能起不到好的效果,但大人通过自己读,与孩子开心地聊一聊,孩子可能就会去重读。在与孩子聊书的过程中,大人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大人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阅读经验,自然在理解的深度上是孩子所不能及的。但是孩子天真率直,没有那么多思维定式,而且特别善于发现细节。在对故事的理解上,大人并不总比孩子高明。因此在聊书时,大人需要蹲下来,不要高高在上。让书中的营养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伴随着孩子成长。
现实的生活让每个家长都很忙碌,但是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应当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名家经典,这对家长自身来说,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對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品书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滋润,得到净化,更有利于亲子双方在文化修养上的共同提升。
三、“打卡”读书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手段
翻阅手机朋友圈,“今天是亮亮读绘本的第13天,今天他读的是《窗边的小豆豆》。”临睡前刷朋友圈,发现很多家长都会晒孩子读书的照片,附上的文字一般是“读书第几天”,“读的什么书”,有些细心的家长还会记录孩子读书所需的时间、提出的问题,甚至孩子读完书的感受。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看家长发的朋友圈,这些记录就是一份完整的阅读报告。这种时下流行的阅读方式就是“打卡阅读”。 这种“打卡”起到督促孩子去完成这项任务的作用。如“Xx约读书房百日打卡,百日赢取无人机,打卡第21天,阅读书目为《悲惨世界》,阅读40分钟。坚持百日打卡,让孩子爱上阅读。” 这则打卡不仅有利益的诱惑,还规定了阅读的书目和阅读需要达到的时间。也许是利益的诱惑,也许是父母的监督,也或许是孩子自身的坚持,总之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读书,都在坚持着这种读书的行为。这种“打卡”看似是一种隐形的强制,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促成了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可以直接了解到社会和生活对语文知识能力的要求,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故而产生一种补救意识,主动地去寻求自己的发展。这使学生由原来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了自觉探求知识的主人翁,使读书的苦恼变为了乐趣。总之,让自己快乐的事,大家都愿意去做。培养学生阅读也是这个道理。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自觉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