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庆
摘 要:明清外销瓷中频繁出现仕女的图案,这种图案深藏着中国古代人的审美取向,这种带有东方异域特质的仕女图像传入欧洲后,深受欧洲人的喜爱。17世纪,由于明末清初时中国因为战乱而减少了出口,荷兰人以此为契机在德尔夫特开始模仿中国的瓷器,起初他们以模仿中国瓷器中的图案元素为主,其中就包括了对仕女图的再现。本文梳理了从外销瓷中仕女图像的起源,到17世纪荷兰德尔夫特对仕女图在其陶器领域的运用与再设计的经过,探讨仕女图所衍生出的形象对欧洲其他艺术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明清外销瓷;仕女图;荷兰德尔夫特
1 溯源:明清外销瓷中的侍女圖
1.1 仕女图像的由来
中国画中有一大画种采用的是表现人物形象为主的艺术创作形式,而仕女画是这类人物画中的一种,这类仕女画主要是表现古代妇女日常庭院生活的绘画形式。由于陶瓷在纸被发明创造之前就已经出现,仕女图像最早是作为瓷器的装饰而出现在陶瓷器皿上,“常见于陶瓷绘画,宋代已有人物瓷画,而清代人物尤其仕女画已至鼎盛时期,画工精细,以五彩,粉彩居多,色彩艳丽”。[1]由于各个时代审美标准的差异化,不同朝代的陶瓷上的仕女图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2 明清外销瓷中的仕女图像
16世纪中叶,在欧洲各国与亚洲的贸易中,外销艺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以中国的陶瓷为代表,被葡萄牙商人争相购入,这些具有东方特色的陶瓷陆续被带入欧洲。1600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海上贸易的主导位置,欧洲开始出现大量的中国陶瓷,并受到欧洲贵族们的喜爱。
康熙年间,仕女图的纹样在外销瓷中极为常见,一般情况下,这些仕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皇宫或者官宦家庭中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主要以庭院生活为主。其女性形象温婉含蓄,具有东方的韵味,这样的形象深受欧洲人的喜爱,为了迎合欧洲市场的需求还创造了特别的设计式样。有学者曾找到“一批清朝时期欧洲购买青花瓷器的订单底稿,订单中对瓷器上的画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以仕女人物为主,有故事情节者尤佳”。[2]
2 从仿制开始的生产:荷兰德尔夫特陶瓷中的仕女图
16 世纪晚期,出现了像是著名的“美第奇(Medici)瓷器”等瓷器皆是欧洲对中国外销艺术品的模仿,但是大规模的模仿还是从17世纪中期的荷兰开始的。“当时的商人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以及富裕的欧洲人对东方瓷器的需要,一方面加强海运事业,另一方面重视就地生产。荷兰德尔夫特便以此为契机,改变了长期仿制意大利陶器的状况,制定了仿制中国瓷器风格的方针,尤其在明末清初的1640年至1650年间,中国瓷器因战乱而出口锐减,代之出现的日本瓷器又价格昂贵,从而德尔夫特窑获得发展的机会,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3]
荷兰德尔夫特位于大航海时代崛起的海上贸易强国荷兰的南荷兰省,德尔夫特地区储藏着优质且丰富的陶土,德尔夫特的陶艺家们以符合潮流的装饰与严格的造型,迎来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用本地软质陶仿制远东硬质瓷的艺术风格,为德尔夫特带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初期德尔夫特陶器的中国风格的装饰是在盘、瓶、壶等陶器造型上,描绘水边小鸟、森林逐鹿、岩下小虫等,并在四周饰以花边纹样。此后还有风景仙人、骑马人物、楼阁仕女以及各种几何纹样,风格充满了东方情调。”[3]
德尔夫特的“希诺瓦兹里”的纹样是从中国进口瓷器的大量纹样中,挑选出适合欧洲人审美情趣的形态样式,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德尔夫特陶器不仅是在荷兰本土最先生产“中国样式”的陶瓷,还销往欧洲各地,对欧洲其他地区的陶器装饰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德尔夫特最初的“中国样式”,近乎直接照搬了中国瓷器的纹样。这样的瓷器以白地蓝彩纹样为主,十分接近中国的青花瓷。装饰纹样多是中国神兽(龙、凤凰、狮子)、山水风景、仙人楼阁、花卉庭院等中国青花纹样,欧洲人称其为“中国的形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德尔夫特陶器最近似东方风格,因而,对其十分倾心。
3 再设计与演化传播:仕女图像在荷兰的演化与传播
3.1 器型的再设计
这些具有东方特色的陶瓷所呈现的艺术形式,对于欧洲人来说无疑是新颖独特的,这种东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出现,冲击了当时欧洲人较为单一的以宗教题材为主的艺术表达,为欧洲带来了有别于以往的艺术形式。1683—1724年,德尔夫特全盛时期所生产的陶瓷多属于中国风格。德尔夫特的彩陶从一开始模仿中国风格,到后来又从康熙年间的外销瓷中吸取了一些元素纹案。但是,德尔夫特彩陶的造型延续了欧洲的瓷器造型,很少会模仿中国瓷器的造型。他们在借鉴中国图式的同时,又关注其造型的设计。德尔夫特的陶器厂开始设计出一些具有欧洲特色的器型,改变了只重视纹饰的倾向,开始关注其外观造型的设计。
荷兰德尔夫特陶器将欧洲人对中国的理解与想象加入中国的典型装饰图案中,又与欧洲的器型元素相结合,这样的陶瓷器皿既具有东方风情,又符合当时欧洲人生活中对器皿造型的要求。
3.2 演化与传播:“仕女”造型的演化与传播
1734年,受荷兰东印度公司委托的阿姆斯特丹画家康纳利斯·普荣克(Cornelius Pronk,1691—1759年)创作了许多画作。“他的画作中最著名的《撑阳伞的女士》就取材于东方艺术作品,充满了对东方的幻想,尤其是东方的仕女图对其创作具有直接的影响。”[4]
17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巴洛克艺术时期,艺术形式上盛行丰腴的体态,在工艺美术的形式上推崇豪华壮观、强烈奔放、气势磅礴,充满阳刚之气,充满着强烈的动势和生命力。正与巴洛克时期的审美不同,中国的这些仕女图正是当时东方审美下的窈窕病态、柳眉凤眼的形象,这正与欧洲所推从的审美观念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特征,这一典型的形象引起了欧洲人的兴趣,荷兰人将这些外销瓷中的仕女图像称作“伊丽莎”。“Long Eliza”是荷兰术语“Lange Lijzen”的英译,这个词是专门用来描述康熙年间外销瓷器上修长的仕女形象。
从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绘画艺术史上,特别是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所绘画的女性人体,多具有丰腴的体态,这也正体现了当时欧洲人的审美偏好,而东方特别是明末清初的审美更偏向于摇摇欲坠的纤细窈窕,这样带有强烈审美差异的仕女图给欧洲人带去了别样的审美冲击,这种修长的“伊莉莎”更是作为异域特征,在欧洲成为一种流行的风格类型。
4 结语
明清外销瓷中的仕女图像受到欧洲人的喜爱,这些庭院仕女的形象体现了东方中国审美情趣下的女性形象,仕女图呈现的是中国上层社会中女性的日常生活,图像中常常含有庭院、楼阁、树木,这种带有东方情调的仕女图与17世纪巴洛克艺术背景下崇尚的女性丰腴体态的审美趣味完全不同,使欧洲人对这种修长纤弱的异域女性形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7世纪,荷兰德尔夫特陶瓷以此为契机,通过对这些外销瓷中的仕女图像的装饰纹样进行仿制与再设计,生产出既具有东方审美情调又符合当时欧洲人生活习惯的陶瓷作品。“中国风格”盛行于法国,但其真正的发源地却是在荷兰,正是荷兰人通过陶瓷的艺术形式,搭建了沟通东西方艺术的桥梁,开创了全新的欧洲陶瓷艺术,这样的艺术传播也促进了其他艺术领域的艺术传播。
参考文献:
[1] 陶瓷绘画装饰艺术中的仕女题材[J].中国陶瓷,2002(12).
[2] 蒋星煜.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1:231.
[4] 甘雪莉.中国外销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