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角色区”游戏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

2019-11-23 08:29李艳红
中国教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康康纸箱公交车

李艳红

为了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尊重幼儿兴趣,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我园开展“自由角色区”游戏,通过创设丰富可选的游戏环境,关注解读幼儿需要,在游戏中探索呵护和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一、“自由角色区”概念的缘起

以往角色游戏的组织,一般都是在班级里开展一个主题或两个主题的游戏活动,例如,小班一般就是娃娃家;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可能会增加一个角色区,如医院或小吃店;大班可能会增加照相馆,或结合表演区创设小剧场等。而这些区是怎么来的呢?教师也会征求小朋友的意见,小朋友说完愿望之后,教师一般采取民主集中的原则,确定一到两个主题,然后孩子们根据主题与教师一起丰富材料、创设环境。这种游戏形式,经常会有参与的孩子越来越少的情况出现。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游戏主题过早确定,没有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听到幼儿的声音、偶发事件或行为,就确定了主题,导致游戏的开展没有基于幼儿稳定而持续的兴趣;其次,主题单一,没有选择的空间,班级只开展一到两个主题游戏,没有丰富、深入的游戏情节,孩子自主选择内容少,就会慢慢放弃这个游戏;最后,由于幼儿经验有限,加之教师的支架作用发挥得不够,孩子玩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原有经验的重复,缺乏挑战,孩子们也会觉得没意思。

开学初,教师和孩子们沟通,想开展什么角色区游戏,孩子们说:“小吃店、超市、医院、娃娃家、理发店……”孩子们的愿望各不相同,教师想满足每个孩子的愿望,但这个区怎么命名呢?孩子们说:“我们想玩什么区都可以,那就叫自由区吧!”“自由角色区”就这样产生了。

二、以四个“打破”实现“自由角色区”游戏

1.打破固定角色区域,扩大游戏区域选择范围

首先,在创设区域方面,我们打破以往固定区域主题、内容的模式,真正尊重孩子们的游戏意愿,通过与幼儿讨论,了解、征求幼儿游戏意愿,扩大幼儿游戏内容的选择范围,满足不同幼儿的游戏需求。

其次,教师邀请小朋友一起收集每个游戏内容所需要的材料,共同创设游戏环境,共同设置游戏区域。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创设了灵活多样的角色游戏环境,并根据游戏内容对材料进行初步的分类,形成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警察局、小吃店、公共汽车游戏等材料箱,同时还有一些公共材料区,将幼儿制作的标志牌收纳在相对稳定的位置,方便日后孩子们想开展什么内容的游戏就选择哪箱材料,自主创设环境。这样的改变完全尊重了幼儿的游戏意愿,使幼儿真正体会到“我是游戏主人,我决定我今天的游戏内容”的自由。

2.打破固定游戏地点,扩大游戏空间

以往的角色游戏区通常被创设在室内的一角,与各区域相邻又相对独立。一般而言,孩子们只在区域内和共同游戏的几个角色有交往互动(当然有时也会走出区域和其他区域互动)。由于要实现更多幼儿的游戏愿望,室内空间已经不能满足更多的人的参与。因此,我们大胆尝试,将室内角色区调整到户外小院。孩子们自主决定各个区域的位置,区域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每个区域之间也没有人为的隔断,相对开放的状态为孩子走出区域主动交往提供了宽松的条件。孩子们根据自己创设的游戏情节,主动走出去,与更多的同伴交往,在交往互动中,情节不断被豐富,游戏越来越深入,交往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例如,小医院的医生,最初在医院看病,病人走后,他发现小医院没了病人,就主动邀请经过医院的同伴看病,在没有得到满足后,他就走出医院去娃娃家主动出诊给娃娃看病,之后他还采取吆呼的方式吸引同伴来看病。孩子主动发现问题,并以多种方式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主动性、灵活性增强了。另外,由于场地的变化,孩子们选材更灵活,可以就地取材,灵活运用,如小医院正在给病人做手术,但是没有手术床,孩子们发现了户外游戏的体操垫,于是就用体操垫替代手术床。将户外游戏材料运用到游戏之中,发展了孩子们的灵活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实践提供了物质支持。

3.打破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交往空间

孩子们在小班有了共同游戏的经验,我们在中班初期大胆尝试打破班级界限开展联合游戏的活动。孩子们根据游戏情节需要,主动走出班级,去邀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共同参与自由区的游戏,不但满足了自己的游戏愿望,创造了更多的游戏情节,还在其中积累到交往的技能。例如,小餐厅的游戏环境已经创设好了,食物已经摆好,但是迟迟没有客人来点餐,孩子们发现其他各个区的小朋友都在专注的玩着自己的游戏,于是,就主动到其他班级去邀请其他同伴。孩子们通过邀请,果真有小朋友响应,餐厅的厨师、服务员把客人邀请到餐厅,一一介绍餐厅的美食,热情接待小客人,使他们的游戏顺利开展,交往互动、一起游戏的愿望得到满足。通过自由角色区游戏的开展,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是自己计划的游戏内容,他们会灵活变通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了锻炼。

4.打破个人计划,以小组计划增加沟通协商机会

由于“自由角色区”游戏的创设使游戏的内容和场地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孩子们每天游戏前都要计划开展什么内容的游戏,在哪创设游戏环境,都需要什么材料,场地如何布置等。游戏前,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协商规划、讨论分工,因此小组协商计划的形式应运而生,变个人计划为小组协商制定计划。

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不但要一起规划空间、规划材料,还要倾听他人、达成共识,形成初步的交往合作意识。增加协商规划环节,教师完全尊重幼儿的游戏愿望并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幼儿参与游戏的愉悦性增强,提升了幼儿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协调性,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三、以“自由角色区”游戏促进幼儿持续发展

开展“自由角色区”游戏后,还需要支持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1.教师提供“支架教学”

在“自由角色区”游戏的开展中,教师有必要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支持。以我园的公交车游戏为例。

康康小朋友是一个敏感、胆小、内向型的孩子,不敢主动和他人交往。他经常出现的话题是每天坐111路公交车来幼儿园。这个重复的话题使教师意识到康康对公交车的兴趣及经验,于是,教师决定在自由角色区为康康设置一个公交车的角色游戏。

教师和康康一起用纸板做了一个方向盘,并和家长协商将康康熟悉的站点站牌、沿途地标性建筑进行拍照打印塑封,请康康把站牌、地标图片贴在自由区的环境中,和康康一起玩起了公交车的游戏。通过这一环境的创设和几天的陪伴游戏,康康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开着他的111路公交车,在小院里的各个角色区间畅行:娃娃家的娃娃生病了,坐上公交车去北大医院;大夫下班要去餐厅吃饭,坐上公交车去餐厅……康康快乐地享受着公交车游戏给自己带来的熟悉感、胜任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他的公交车游戏成为小院里最忙碌的游戏,把小院的游戏串联起来,让区域之间的交往更加主动与频繁。

由康康的公交车游戏引发出坐公交车上下车要刷卡,于是大家讨论什么是公交卡、公交卡是什么样的。制作自己个性化公交卡,解决了刷卡乘车问题,孩子们又提出都想当公交车司机,于是又一起讨论自己知道的公交车线路。不同路线的公交车开往不同的地方,于是孩子们又利用纸盘制作了自己的公交车方向盘,盘面上标注着自己的线路。小院里一下多出了7、8辆公交车,载着小朋友在各个区穿梭,一群小朋友在小院里举着方向盘追逐奔跑,孩子们的游戏变得有些无序和混乱,公交车游戏变成了简单的追逐奔跑。

看到这样的游戏状态,教师请小朋友先暂停了游戏,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乘客们在乘车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的小乘客说:“我还没有上车,车就开了。”有的小乘客说:“我们的公交车一直都没停,就一直在跑!车从我面前穿过去了,差点撞上!”小司机遇到了哪些问题?康康说:“他们都不靠站停车!”有的小朋友说:“车太多了,都堵车了!”还有的说:“马路上的公交车是两个方向开的,不是一个方向,公交车有公交车的专用道。”于是教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在小院里规划了车道、人行道,制作了红绿灯,并和大家一起讨论小院里有几辆公交车才不会拥挤、不影响其他区域游戏。孩子们还提出,想做两辆可以开的公交车。于是教师为小朋友提供了两个新风机的包装箱,经讨论增加了行车安全员、交通警察,协商制定了小院里的交通规则,同时,还为孩子们提供了绘本《忙忙碌碌镇》,通过自主阅读丰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中,幼儿们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项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

2.整合资源,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以公交车游戏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游戏中既要关注个体的需求,又要关注全体幼儿的需求。通过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运用各种资源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再有新的需求,再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解决,孩子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的循环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协商讨论解决一系列游戏中的问题,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设施资源、同伴资源、图书资料资源、低结构材料资源,通过一些参观活动、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支持幼儿,使幼儿主动收集相关资料,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经验,然后再回归到游戏中加以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多种方式,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寻求资源以及何时利用资源,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得到发展。

3.应用低结构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自由角色区”游戏情节具有不确定性,幼儿也有许多的奇思妙想,因而有很多的材料需求。根据情况我们创建了材料公共区,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如纸箱、纸盘、纸筒、毛根、橡皮泥……小超市需要柜台,孩子们用箱子搭了一个;需要一个仿真的公交车,就搬来电器包装箱制作了一个;公交车司机需要方向盘,取来紙盘就成了方向盘;制作的汽车需要轱辘,小朋友用纸盘代替;孩子们想玩碰碰车,钻到纸箱子里就成了小碰碰车……低结构材料为幼儿创造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物质支持:中班小朋友利用纸箱以物代物,小班小朋友在自发探索用箱子搭高楼、搭火车,还把箱子想象成小鸡的家、快递、小桥……

楠楠拿着一个纸箱来顶树,好像要把树推到一样,然后又把纸箱放在了地上用脚顶着箱子推树,还用手敲击箱子。教师好奇地问:“楠楠你为什么用纸箱顶着树呀!”楠楠边笑边回答:“好玩!”楠楠为什么觉得好玩?他是想用力把纸箱弄瘪还是探索拍打纸箱发出的声音?教师对楠楠的行为感到困惑,准备继续跟踪观察他。第二天,楠楠选择了与之前不同的箱子,先是观察同伴游戏,看到老师给小朋友照相,他就利用纸箱模仿老师照相,把纸箱想象成照相机。“楠楠,你在干啥?”楠楠笑了笑,不好意思地将纸箱伸过来往老师身上推,老师没说话,而是伸出两只手迎接挑战。这时楠楠的力气开始加大,一股力量向老师传递,老师也增加了力气,就这样和楠楠玩起了较力的游戏。“楠楠的力气好大呀,真像大力士!”楠楠笑了笑说:“老师也是大力士!”这时旁边的小朋友走过来也要玩“大力士”的游戏,老师请小朋友蹲下身,俩俩对面玩起了推纸箱的游戏,感受大力士的力量。楠楠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子小,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容易紧张,喜欢被老师关注,也愿意和老师一起游戏,这次的大力士游戏让楠楠情绪放松,消除了紧张情绪。

辉辉拿着纸箱在滑梯台阶上下走来走去,然后他把纸箱放在了台阶口,踩着纸箱上台阶,把纸箱当成了台阶。然后还不满足,又去拿纸箱继续摆台阶,他比来比去,自我调整,高的放在前面,矮的放在后面,持续摆了三个高矮不一的纸箱子,自发地探索了高矮的比较,自主学习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其他小朋友也踩在辉辉搭的台阶上滑梯,分享着辉辉的探索成果。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时教师不能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有时会从主观意愿出发组织幼儿玩游戏。真正读懂幼儿的想法,追随幼儿的游戏,是教师支持幼儿的前提。尤其是小班幼儿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教师对幼儿的言语、情绪、行为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才能支持幼儿进一步的学习。

探索箱子的游戏还在继续,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当着“小冒险家、小探索家、小科学家、小创造家、小运动员”等多重身份,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秘密……

“自由角色区”游戏通过教师的放权,使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游戏内容的主人。游戏材料的丰富、游戏的资源的利用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而是幼儿、教师、家长、社区多方互动。游戏生成课程,课程生成游戏,游戏与课程相互促进,使幼儿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当然,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会有混乱无序、简单重复的现象,但那正是教师介入的机会与空间,教师适度的介入与退出,教师开放的心态与接纳、理解、支持氛围创设,也让教师树立起了课程意识。

(作者单位:北京市棉花胡同幼儿园)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猜你喜欢
康康纸箱公交车
纸箱打包机的设计
第一次坐公交车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小赛的纸箱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
用吸管与纸箱打造密室逃脱
废纸箱变愤怒的小鸟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