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如何应对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对读者的影响

2019-11-23 23:27
办公室业务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图书馆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对社会各方面造成了巨大冲击,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法与习惯。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的职能,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师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他们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群体,摆脱了高中时沉重的学习负担,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很多学生配了笔记本电脑,有的甚至成了网络高手,智能手机也越来越电脑化,这样,作为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的在校大学生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他们在生活学习以及利用图书馆方面与以往的读者群体有了很大的不同,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同时,这些相关设备的普及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本身也产生了强烈冲击,如何应对这一新情况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从网民构成看,10-19岁、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分别达18.2%和27.9%。高校大学生群体就在这两个年龄段。

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

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段的读者群体,特有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墨守陈规,总会尝试和利用新事物来改变以往的习惯。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大学生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将声音、图像等与文字整合,为读者展开新的阅读视野,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方式,使读者不再仅仅依赖于纸质图书,而将目光投向了更为便捷的数字图书,通过PC端和手机端,读者可以阅读到多达百万册图书。随时随地阅读、下载、复制、保存,使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数字阅读已成为大学生平时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阅读传统纸质图书相比,充分掌握数字资源的获取途径与利用方法更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图书馆的优势明显减少。

(一)互联网时代网络阅读日益得到普及。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多媒体教学、科技情报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甚至人们的沟通交流、休闲娱乐也离不开网络,网络几乎覆盖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其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阅读与“互联网+”相结合,诞生了微信公众阅读平台、阅读器等诸多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和推崇的阅读产品。网络化阅读的优点有:携带方便、获取知识速度快、内容量大、范围广、阅读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等。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馆接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的平台,大学生更愿意在“移动中”阅读。纸质图书虽继续占据主导,但电子书等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日益受到追捧,大学生更易接受电子阅读方式。据《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3%的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而不是去图书馆查找各种学习资料。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短阅读成为趋势,快餐化、浅阅读成为习惯。互联网带来的快捷性、广泛性、知识资源的复杂性对大学生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传统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产生很大的冲击。大学生逐渐失去对传统的长篇阅读的耐心和毅力,取而代之的则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短阅读:喜欢看“短平快”的信息,希望从最短的文字中捕捉最大的信息量;容易被标题吸引,习惯于标题式地泛泛浏览而不愿深入阅读和思考;阅读内容倾向于刺激性和趣味性。互联网浏览的一个负面特征是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受其影响,在信息的选择和阅读上,互联网用户普遍呈现出“快餐化”和“浅阅读”的特征。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更明确。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获取信息的途径不一定非靠阅读。面对各种诱惑,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明显减少,不再仅是通过阅读来充实自身的精神需求,不少大学生是在论文撰写的压力下进行阅读,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比以往更加明确,在本专业的阅读中,很难讲求阅读的精度和广度,往往论文完结就不再进行相关的阅读。另外,在信息资源极度膨胀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不是找不到资源、学不到知识,而是难以找到满足自己精准需求的知识资源;同时,大学生常常满足于他人总结的二手资料,而缺乏去收集一手资料的能力和动力,这促使大学生对阅读的目的性更明确。面对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高校图书馆纷纷在资源结构、服务形态、技术运用等方面采取措施来适应读者的需求,如采购大量数字图书和音频视频,建立数字图书馆,成立电子阅览室,建立以电子阅读为基础的文献信息网络平台,加大数据资源的引进力度,等等。采取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需求。但是读者的需求千差万别,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读者,高校图书馆应该不断采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最科学和最人性化地满足读者需求。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在现阶段,把互联网的最新发展成果和高校图书馆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很好的途径。

二、高校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应对互联网带来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校师生这一特定的服务群体,使它不可避免地要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积极主动地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完善和优化自身现有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方法。当前,读者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不仅仅是通过对图书馆传统的纸质图书文献进行借阅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对高校图书馆来讲,在不断充实馆藏文献资源的情况下,在服务方式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紧跟时代发展的服务来满足高校师生在学习科研等方面的需要。在整合读者的各方面需求上,大数据可通过统计分析模型、借阅分析模型、预测模型等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可帮助和促进高校图书馆优化馆藏和资源整合,从而制定出个性化服务项目和科学合理的对策。利用好大数据资源,不仅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科学合理地构建新型知识服务体系,同时还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各方面业务紧跟时代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数据密集型的超级计算,是在网格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计算方式和计算模型。它依托互联网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及数据管理技术,具有分布式存储和计算,以及高扩展性、高可用性、高性价比、用户友好性等优点。这种云计算方式影响了互联网的运作和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这种新技术,使之在管理、运作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的改变。云计算能够降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运行及维护成本,并能提高服务水平。它还可以通过构建“高校图书馆云”,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查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信息,这有利于提升资源共享的水平。它还能够建立城市的“云阅读”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与其它图书馆的互通互联、共建共享服务体系,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更广,这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摆脱传统的服务模式,提供跨区域、跨领域的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物联网技术。所谓物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接任何人或任何物品。它的核心内涵,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作为高校图书馆,其最终表现仍是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或信息互通。在日常的资源查询、馆藏借阅、证卡服务等事务中,都能够利用物联网技术来不断完善。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各种信息融入到高校图书馆之中,读者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即时访问高校图书馆资源。电脑、手机等设备组成较为庞大的互联网络,实时对馆藏资源、数据库电子资源、虚拟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运行状态和读者的需求等相关信息进行深度的感知与测量,同时进行智能化分析,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三、结语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储存的宝库,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采用新技术,更好地保存信息服务读者。现在,图书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积极更主动地利用新科技来完善自己。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为图书馆事业服务。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图书馆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智能手机数据或将拯救生命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图书馆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去图书馆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