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骏娇
“1389个贫困村出列”“共减少贫困人口177.36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3.88%下降到2018年的5.45%”。31个春秋,一组组数据,诠释着毕节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
“黔西县和大方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1389个贫困村出列”“共减少贫困人口177.36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3.88%下降到2018年的5.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645元提高到2018年的9354元”……31个春秋,一组组数据,诠释着毕节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
9月6日一大早,记者刚走进毕节市大方县理化乡果木村华麟猕猴桃种植基地,就听见阵阵爽朗的笑声,目之所及,村民正在猕猴桃林下除草、施肥……
这片猕猴桃基地曾经大面积种植着玉米和土豆,当地百姓时常徘徊在基本温饱的边缘。面对这个难题,理化乡选择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种植猕猴桃,迅速走上了产业规模化、商品化、经济化的路子。
今年65岁的赵志先,是土生土长的果木村人,过去靠种玉米为生,如今那段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我在基地承租了40亩地的猕猴桃,这一片由我负责管理,每月能拿固定工资2000多元。”说到村里最大的改变,赵志先感触颇深,华麟猕猴桃基地的入驻,给她一家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2013年,农工党中央帮扶大方县理化乡引进了北京华麟科技公司,于2014年在理化乡果木村建立了1033亩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并采取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集中区域化管理、精细化耕作。
听到这个消息,赵志先第一个报名参与了,当年就流转了自家的12亩土地到基地上。
“流转费每亩500元,去年由于我管理的这片猕猴桃获得丰收,还得了3000元钱的奖励,一年下来也有3万多元呢!”算起她的收益帐,赵志先满脸笑容。
去年,理化乡猕猴桃已经走进了北京、上海、贵阳等城市各大商场超市。华麟猕猴桃基地采收猕猴桃180吨,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毕节以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工程。近年来,“金沙贡茶”“威宁马铃薯”“织金竹荪”“大方天麻”“赫章可乐猪”等特色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乌蒙深处,毕节走出了一条条产业扶贫的道路。
2016年,毕节开启了一场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如今,全市累计20余万人搬离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穷窝。
9月6日傍晚,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里,三三两两的居民漫步于小区内。街边的商铺、社区娱乐活动中心、阳光书苑,展现着这里的祥和生活景象。
当天轮到宋志忠值班,他是小区的警务助理,每月工资2000多元。
宋志忠一家4口从七星关区亮岩镇关沟村化家沟组搬迁而来。过去,居住在那里的29户人家几乎都是贫困户。
“以前住的是木房子,吃的是包谷和洋芋,孩子读书和看病都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在宋志忠的记忆里,老家是个典型的穷山村。现在,宋志忠一家住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子。
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让安置群众享受到文化旅游带来的福利。图为奢香古镇一角。
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是毕节市围绕脱贫抓搬迁,将安居与乐业并重,让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一个生动典型。截至目前,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已迁来安置6381户28994人,其中,贫困人口5487户24995人。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毕节市在狠抓“五个体系”建设的同时,用创新的笔触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里,不仅配套建设了4所学校,还设立柏杨林街道卫生院,配备37名医护人员,提供24小时基本医疗服务。
在毕节市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这里的安置户还享受到文化旅游带来的福利。奢香古镇采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举措,通过“旅游+文化产业+扶贫”模式,培训吸纳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服务,在解决搬迁农户的房租和就业的同时,改变和提升古镇旅游形象。
根据规划,毕节市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65亿元,规划建设安置点143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3万户28.5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万户24.17万人。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毕节乡村旅游也逐渐火起来。每逢周末,黔西县不少乡村总会迎来一波又一波客人,形式多样的农家乐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如今,旅游扶贫逐渐成为黔西精准扶贫的新动力。
有着“贵州省十佳美丽乡村”美名的林泉镇海子村,景色迷人。竹栅栏的农家小院,雅致的亭子,湖泊上的小桥……让游人流连忘返。
“30多年前,我们在村子里住的是土坯房,吃不饱、穿不暖,遇上天干,就吃野草、野菜。”海子村村民周忠庆回忆说。
过去因为贫穷,海子村里大部分人都选择外出务工。2014年,海子村抓住“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机遇,走农旅一体化路子。
为了确保村民增收致富,海子村引进了龙头企业发展高效农业、体验农庄、果蔬自采等板块。现在,海子村已成为集行、住、食、娱、购、游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近年来,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毕节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旅游明星村寨。黔西县化屋基苗寨、百里杜鹃永兴村、大方县木寨社区、织金县大寨村等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成为引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8年,毕节评定了50个乡村旅游品牌。截至2018年底,全市1033个村纳入贵州旅游精准扶贫云系统,旅游业带动7.02万贫困人口受益,超额完成任务1.5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