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鸽子是老北京的标志和象征,是北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我接触观赏鸽是二年级的时候,那时住在大杂院中,我的发小儿有一天跑到我家神神秘秘地和我说,马甸附近有个鸽子市,要一起去看看,于是我俩带上所有的积蓄出发了。
这次我们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点子、铁膀儿、墨环儿、乌头、铁翅白——最后经过反复砍价,掏空了腰包以3块钱外加10斤全国粮票的代价购到一对点子,兴高采烈地人手一只拿回家中。
其实,就我俩当时对鸽子的那一点儿认识来说,养一段时间兴趣慢慢也就会淡了,但谁知养了不到两个星期,这对鸽子开始叼草筑窝,没几天竟然下了两个蛋,并且开始轮流孵蛋了!这下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无奈之下,我们开始了一生之中第一次自主的社交公关。
胡同里有一家邻居养鸽子,平时我们很少到那院儿去,因为那个年代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提笼架鸟的都是社会闲散人员,所以一直不敢和这些人接触。但这次不行了,人家是内行,有关鸽子的一切问题都得问人家,叫人家老师,因此只能硬着头皮上那院儿里,提心吊胆地和人搭讪。接触了才知道,人家是本本分分的小两口儿。
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改变了对养鸽人的最初印象,拉近了我们和他的距离,让我们从心里佩服他,感激他,尊重他。我成了老师家的常客,经常跑到他家看他怎么喂鸽子,怎么驯鸽子。驯鸽子实际上就是放飞的过程,现在叫驯放,以前叫飞盘儿。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饭后我来到老师家,谁知一进院儿就看他两眼望天,面带焦急。细看鸽子全在房上落着,天上一只都没有,“飞丢了?”我问。“嗯,刚下窝儿的那只墨环儿,跟着转了两圈儿,挺稳当的,不知因为什么突然就奔北扎下去了。”看了又有十几分钟,他说:“你帮我盯着点儿,我上北边找找去。”说着推自行车就往外走。
一直望天儿的我突然看见一个白点儿在云彩上边时隐时现地由北往南直扎过来,飞得既高且快,我大叫一声:“是这个吗?”老师听到喊声后只向天上看了一眼,扔掉自行车跑向鸽子窝,抓出一只正在抱窝的鸽子,一只手攥住一边的身子上下摇晃,让另一边的翅膀自由扇动——这招儿行话叫“给垫儿”,目的就是吸引飞鸽的注意力。这招儿还真是管用!本来鸽子已经飞过小院儿上空了,这一给垫儿,只见鸽子突然连续做了几个急速的闪躲、翻身动作以后,在空中画了一个弧线,箭头一样扎向地面,瞬间落在了鸽子窝上,惊恐不安,神态慌张,正是那只漂亮的小墨环儿。
这时老师倒不着急了,小声和我说:“先别动!让它定定神儿。”我俩就这样等了十多分钟,小鸽子渐渐安静下来,回到窝里卧下了。这时老师才过去抓出鸽子周身查看,只见鸽子嗉囊附近有一小片血迹,吹开白色的羽毛一看,皮肤上有一个小孔,肉中还嵌一枚铅弹。他赶紧起出铅弹,拿来红药水给鸽子敷上,之后又找来两个小盒,装上食水,把鸽子放在单独的小窝里,这才放心地说:“没事儿了,这回这鸽子再也不会丢了!”
經过他的推理讲述,我总算理解了小鸽子刚才的一举一动。原来在放飞时,鸽子被气枪打中,慌不择路往北飞去,疼痛稍减之后,强烈的归巢欲使它掉头返回寻找自己的家。为了不再中枪,它高飞人云,远离气枪射程,但慌乱之下不觉已飞过自家小院上空,注意到“垫儿”之后才看清主人的信号,几个翻身闪躲动作是为躲避子弹,迷惑地面的假想敌,然后快速地穿过危险区落在自家房顶上——好聪明的小家伙!至此,我只有一件事还不明白,为什么说它从此不会飞丢了呢?老师自信地告诉我,自此之后,小鸽子在放飞时会随时提高警惕,密切关注自家的方位,因为它知道,只有家才是最安全的。
丢鸽子是太常遇到的事了,逮鸽子也实属常见,而这一失一得也正是养鸽人对鸽子如痴如醉的重要原因之一。鸽子飞丢时的揪心着急,失而复得的激动喜悦;逮鸽子时的斗智斗勇,失利后的灰心丧气;这一切都给饲养者强烈的心理刺激,使心情瞬间出现极大的反差。因此,那时的养鸽人会经常大打出手,甚至动刀玩命。因为丢鸽子不仅意味着心爱之物的丢失、金钱方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输了手艺、丢了面子,而老北京人的面子是金不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