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
2002年,母亲自己买了一套房子,待装修好入住,已是第二年了,她整整80岁。这可以说是她晚年最大的一件事。将近20年前,她在日记里一再写道:“什么时候,我能有一间北屋,有大玻璃窗,让阳光普照在我的花上,清清静静地度过晚年。”她在那里住了4年半,生病了,又过了3年,病重住院,再没回来。这段时间总共占她一生不到1/10。
母亲在搬入新居那天的信中写道:“搬家可把大家累坏了。早上9点半吴环就来了。中午由我做了油菜虾米龙须面,吴环特爱吃,再配了几样小菜,就解决了中午的饭。然后就搬大件,小张他们搬了3次,把我屋里的床、梳妆台、小柜、老虎椅、落地灯、台灯,还有原来放在阳台上的玻璃茶几和两把藤椅,都搬过去了。最难搬的是我那台大电视,特沉,还有老虎椅,到了我那房子,还是把卧室门拆下才放进去。我的衣物还有好些没能搬过去,以后慢慢搬。我是最后去的。吴环把搬过去的家具先擦了一遍,把我的屋子收拾好,她坐在我的老虎椅上,看那宽敞的卧室,舒服得不想起来。都说我的卧室太好了,主要是带阳台,还有一个大卫生间可专用。80岁的我真是享福了。当然比上不足,但比一般人就非常滿意了,很知足。”
母亲去世后,我在她的房子里继续住了一年。我有如生活在母亲的废墟之上。或者说,我就是她的废墟。我现在之所见就是母亲曾经之所见,我此刻的感受就是母亲当时的感受。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在那房子里听到楼上传来的持久的吵闹声——小孩们总是跑来跑去,每天清晨和深夜都拖动家具,仿佛那一家人难得安宁似的。
如今这感受存在,这感受的对象存在,而感受者却已经不存在了。母亲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每当想起这一点,仿佛觉得有另外一个时空,母亲、我、过去的生活,都在那里。它与现在这个只剩下我自己的时空之间似乎不是先后的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当我置身街头、野外、陌生的地方,往往没来由地感觉正面对着那个时空,就像遥远之处有一阵风吹过,或一片云飘过似的。
(摘自《惜别》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乐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