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绪
11月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传来好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时指出,该协议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
有关方面确认,各方最快于明年2月签署正式文件。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表现出强烈的“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势头、全球自由贸易和WTO等多边国际组织遭受巨大冲击的背景下,这的确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RCEP是东盟十国与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6国在2012年开始的一个自由贸易区构想。至2015年11月,各国宣布力争2016年完成所有谈判工作。不料随后的谈判进程一直遇到困难,结束时间一直延后。
这一次,在印度无法就一些重要问题与其他各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其余15国宣布谈判工作完成。RCEP谈判的成功,意味着一个涵盖三十多亿人口、占全世界三分之一GDP总量,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或将在不久后诞生。
印度暂时决定不参加RCEP,主要是担心其国内市场受到其他国家产品的冲击。中、日、韩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工业产品,在印度市场上都有较明显的优势,在畜牧业产品、矿产资源等方面,印度又会面对澳大利亚等国的压力。
近年来印度的经验很能说明问题。印度和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后,其对东盟的逆差从7%提升至12%。印度与韩国实施自由贸易协定后,其对韩逆差从4.7%提升至6.5%。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目前倾向于关起门来搞工业化,依靠自己内部市场搞发展;另一方面,印度国内政治的发展,未能将印度推上更坚定的改革开放的平台上。
RCEP的建成,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组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依然是大趋势,而东亚和太平洋西岸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共筑繁荣的愿望,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
在RCEP谈判进行的同时,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也在推进中。日本方面有官员表示,如果中日韩三方自贸区谈判进展过于缓慢,日方愿意考虑和中方推动双边自贸协议谈判。事实上,随着中日方面宣布日本首相明年初来华参加中日韩三方首脑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明年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中日韩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获得新的推动力。
在RCEP谈判已完成的情况下,中方应积极考虑参加目前由日方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这是在美国退出原来的12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由日本主导的余下11国谈成的一個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已于2018年末生效,成为占全球GDP13%、拥有超5亿人口的经济圈。
目前中美两国均未加入CPTPP,但美方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考虑加入。成员国之一新加坡近来多次表达希望中国加入该协定的愿望。中方应积极回应,力争早日加入该协议,更积极有效地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随着RCEP、中日韩、CPTPP等自贸区的形成,全球地缘经济版图将呈现新的格局。从东北亚到东亚、中南半岛、东南亚、大洋洲,一个生机勃勃的“亚洲之弧”,将成为未来半个世纪乃至更长远的全球发展与繁荣的中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