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韩柳丹 何海丽 杨胜壮 孙 宇 梁祥森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南宁市 530007)
胸心血管外科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专业性强、涵盖面广、理论新。学生畏惧胸心血管外科学习,可能与胸心血管专业知识点多、抽象有关,同时,胸心血管外科在查体过程中,患者需要暴露隐私部位,常不愿意配合,尤其是女性患者。如何避免教学病例少,提高教学质量是胸心血管外科教学的难题。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1]。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是指医学生经过系统培训后,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教学手段[2-3]。本研究选择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胸心血管外科见习的学生进行SSP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对象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11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SP组和常规组,其中SSP组57名,男28名,女29名;常规组54名,男26名,女28名。两组学生各项基线资料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SSP组采取SSP教学,常规组采取以常规示教为主的带教方法。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常规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首先在科室小教室进行理论复习。复习结束后,分小组进行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然后老师对病史采集和书写病历进行点评、修改。若病房无合适的患者,同学之间进行角色扮演,完成病史采集。
1.2.2 SSP组 步骤包括SSP招募、SSP培训和SSP教学。
1.2.2.1 SSP招募 招募标准:(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2)身体状况良好;(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4)无传染性疾病;(5)热爱医学教育。招募范围:我院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经过筛选,招募SSP共6人,分别培训为常见病的标准化病人,病种包括胸外伤、胸部恶性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
1.2.2.2 SSP培训 (1)撰写剧本,科室副主任医师及高年资主治医师负责完成并由教学组审核,病种涵盖胸外伤、胸部恶性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2)理论复习,由科室副主任医师负责;(3)描述病史,重点描述剧本中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不描述超出剧本症状;(4)模拟训练,SSP之间反复练习,做到相互认可;(5)SSP在模拟人上进行相关操作,加深印象,同时提高SSP的胸心血管外科基本操作技能。
1.2.2.3 SSP教学 首先在胸心血管外科小教室进行理论复习,然后见习同学对SSP进行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最后老师对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进行点评。
1.3 观察指标 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课堂气氛、接诊自信度)。落实学生的成绩考核:(1)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病史采集、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医患沟通、体格检查、诊疗计划、接诊态度及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考核方式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该方式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各医学院、医院、医学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2)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能力,理论考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置题目,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及病例分析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教学满意度比较 SSP组整体满意度(除课堂气氛外)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n( % )]
2.2 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能力 SSP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比较 (x±s,分)
组别n理论成绩病历书写成绩SSP组5789.1±2.485.3±3.5常规组5483.8±5.784.4±3.2t值 0.7380.624P值 0.0430.591
2.3 OSCE成绩 SSP组学生病史采集、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医患沟通的成绩高于常规组学生(P<0.05),在体格检查、诊疗计划及接诊态度方面,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OSCE成绩比较 (x±s,分)
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典型病例有限、患者不配合、特殊病种患者数量较少等问题。SP的出现,及其作为临床实践的训练方式及评估手段,无疑为当前紧张的医学教学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然而,由于部分SP是非医学专业人员,因此存在对SP的误解,且SP培训及维持的费用高昂,严重制约了SP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因此SSP应运而生。研究表明[4],SSP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其临床综合技能。本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SSP组学生在病史采集、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医患沟通等临床技能方面较常规组有明显优势(P<0.05)。在理论成绩方面,SSP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SSP组学生的临床技能及理论成绩均较常规组提高,这可能与学生对常规教学模式的热情不足,投入时间及精力少,甚至不投入有关系。在应用SSP教学过程中,学生因需要自己实践,促使其投入较多时间去预习及准备教学资料,同时老师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课前准备工作中,如帮助学生准备教学资源等。同时,新的教学模式也使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实践,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掌握。本研究结果显示,SSP组在医患沟通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SSP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能够促进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此外,SSP通过切身感受,对医学生的问诊、查体、尊重个人隐私及态度上进行考核,提高了医学生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及医患沟通的能力[2,5-8]。
在教学满意度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SSP组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接诊自信度方面均获得较好的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SSP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本研究在体格检查、诊疗计划及接诊态度方面,两组学生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格检查方面,可能与胸心血管外科特殊的查体相关,这也是SSP的缺陷所在。SSP均是正常人,没有各种疾病的体征。除此之外,公正性也是SSP难以克服的缺点,保持中立性是公正性的重要原则,然而作为共同学习的医学生,作为考评者的SSP与被考评者可能存在各种关联,因此SSP在考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自身情感干扰;另外一个原因是SSP具备医学知识,甚至比应试者具有更加丰富的医学知识,在考评过程中可能存在诱导作用[9-10]。
综上所述,SSP教学应用于胸心血管外科教学的效果良好。但本研究仅仅是SSP组与常规教学组相比较,并没有与SP及老师标准化模拟人比较,有待进一步开展SP、SSP、老师标准化模拟人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