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9-023-02
摘 要 规范和创新党组织生活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必选题,近几年党组织生活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创新力度不足,同时“虚化”、“弱化”现象不断出现,如何规范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成为了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智慧党建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规范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
关键词 规范 创新 党组织 生活方式
党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意识,是党员个体对党员属性、责任的理性认同和自觉的把握,便于党组织更好的对党员开展教育、管理、监督活动,更好的规范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
一、摆脱教条,探索新方式
黨支部和党小组是开展党组织生活的主要依托。从当前调研情况来看,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有的支部党员哗众取宠,按图索骥,有的在讲授党课时毫无创新思想,照本宣科等。这都是一些“假把式”、“教条主义”,与当前中央思想完全不符合,严重阻碍我国党组织生活的开展,必须要坚决摒弃,摆脱教条主义,不断探索新方法。
(一)创新组织生活方式
过去的党组织生活过于死板教条,缺乏创新性。例如,在开展党组织活动时会指定主持人、指定发言人、指定发言内容、僵化死板毫无创新性,效果非常的差。为此党组织生活要不断的创新,不断为党组织生活注入新鲜生命力,就要多听听党员的心声,对于党组织活动中的谁主持、谁发言、发言什么内容,让党员去决定,听从党员的建议以及意见,让党员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成为党组织生活的主角。党组织也可以不断的扩展活动的范围,可以进行“角色轮换”、“轮流主持”等活动,也可以不断的利用新科技推行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新的活动方式,让党员更好的参与到党组织生活当中。
(二)积极督导,反对既定主义
在过去的党组织活动中并未出现督导,即便有督导,督导人员、督导路线、督导内容也是既定的,有时还存在着一些潜规则,这就使得党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我们要不断的进行创新,通过建立党员会议签到簿、活动笔记、总结笔记、资料准备等方式来不断创新督导体制。通过参加党员巡视活动、党员基层组织活动、走访党员群众,来不断的推进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切实提高党员素质,关切群众,不断的为群众解决问题,推进中心工作。
(三)将整改工作落实到实处
对于党组织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整改,我们要坚决杜绝“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没有办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形式主义,我们要通过方式的调整,来推动整个整改工作的发展。通过广开言路、现场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来制定新的整改书、责任协议,同时要写好计划表,在何时进行整改活动、整改内容是什么,都要写在计划表中。坚决做到有进度有质量,同时保证,示范服从警示,扎扎实实的推进整改工作的落实,并将整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突破传统进行创新
过去的多年里,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生活形式过于死板、固化,使得党组织生活已陷入困境当中,严重脱离当下的党群活动方式。只有不断的打破传统,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一)党员意识不强
基层党组织存在着严重的“脱轨”现象,党组织生活过于生活化、娱乐化、简单化,使得各位党员的政治意识不强。要让党组织生活真正的融入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练兵场、实践课中,就要不断的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切实把握好政治方向、立场、观点、要把党员思想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始终,这样才能更好的破除基层党组织的“脱轨”倾向,更好地开展党组织生活。
(二)结合时代需求开展党组织生活
当前基层党建出现了弱化、淡化等现象,这是由于“三会一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使得基层党建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当下我们必须围绕组织学习讨论,开展学习工作,按照程序缴纳党费等,紧跟“两学一做”时代主题。在每一次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时,都要将活动内容留底存档、视频记录、明察暗访、杜绝应付工作。要不断增强“三会一课”的政治性、紧跟时代主题,使得党组织生活更具有时效性。
(三)精准扶贫,落实到实处
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切记空喊口号、好高骛远,应做到精准扶贫、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而不是表面账本、数字精准、材料齐全,是要实事求是、具体扶贫策略、具体扶贫计划等,在扶贫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衡量尺度,要将问题是否解决、扶贫是否做到位、群众问题是否解决、是否做到真正的脱贫做为衡量扶贫工作的尺度,让贫困群众真真正正的感受到扶贫工作给他们带去的温暖。
三、创新性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过去基层党员缺乏党性,将“钱”“玩”作为党员的主要信仰,党组织活动中严重的与实际脱节、与解决问题脱节,对于党组织没有太高的积极性,总是应付工作、抱怨工作。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四风”的反弹、异变。要想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员要做好先锋模范作用。
(一)地点就近、活动更直接
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为了更加方便党员参与,在地点选择的时候要慎重考虑,最好在工作单位的会议室、就近办公地点,不要离开本地区,或是去很远的地方开展活动,路途太远会极大的降低党员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要举办现场活动,而不是观看视频,这样使活动更富有冲击力、更具有真实感,效果会更好。
(二)紧跟时代主题
在主题活动开始前,要对本单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紧跟整治形式、技能以及走势、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主题活动的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具体分析党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的进行文化创新,改革文化体制,发展党员喜闻乐见的文化。
(三)拒绝“排场式”活动
在开展活动时拒绝搞“排场”,比气势,杜绝大手大脚的花钱、拒绝铺张浪费,对于志愿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党群议事等活动,每次只开展一个,不要为了气势而全部开展,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真正的做到勤俭节约。
(四)严格选人,注重灵活性
主题党日活动的主持人可以采用轮流主持的形式,并非只要支部书记或者委员来主持,可以不断的培养新人,提高活动的参与度。但是,对于主持人的选择一定要严格,严格程度不应低于“考场”,不断的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政知识、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践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提高技能,凝聚思想
要不断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體系,才能不断的增强党的灵活性、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就要党组织不断提高自身技能,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党员群众的凝聚力。
(一)领袖的感召力
每一次看到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告中央政府成立的那段视频,大家都会热血沸腾,激动万分。同时,我们可以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视频进行收集,并将视频进行剪辑做成小视频、微电影,也可通过QQ群、微博、微信进行传播,使得党组织在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党员时刻感受到领袖的感召力。
(二)导师影响的感染力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他的光辉形象一直令无产阶级无比的信仰。在党组织活动现场可以进行悬挂马克思的照片,让每一位党员都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让马克思主义在参与者中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员喜闻乐见的文化。
(三)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没有良好的党员学习的平台,党支部组织的活动质量就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开展活动时,主持人的说话口音多为家乡话,缺少感染力。可以整理中央的重要讲话或是省级的重要讲话,进行录制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党员可以通过APP进行下载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学习知名曲目
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大家比较喜欢的歌颂党和爱国的曲目,让大家一起组成一个合唱团,一起举办歌唱比赛,并聘请专业人员录制视频,并制作成小短片。分享给各个党员,同时在开展党组织生活时将活动视频播放给大家看,以此不断的鼓舞党员士气,激励斗志。
五、进行自我批判
党员干部要想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进行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就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批判。但当前党组织在进行自我批判的时候,总是顾虑重重,害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批评上级资格不够,批评下级怕得罪人,今后工作会有麻烦,总是避重就轻,结果却不让人满意。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责任感,不敢担当。为此,必须进行规范和创新。
(一)勇于批判,敢于亮丑
党员领导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在批评别人之前,先将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做到直奔主题、直击要点,将自身的错误摆在桌面上直接说,接受群众的批评,展现自己的诚信诚意,让广大党员看到自己的诚意,更好的广开言路,更好的接受广大党员的批评。党员之间也要互相提意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党组织的发展。
(二)敢于质询、敢于亮底
对于广大群众的质询和举报,各级党组织要敢于向当事人发起质询,并对必要事件进行彻查。当事人也要敞开心扉,讲真话、讲实情,不可以藏着掖着,让党组织领导及时的了解到真实情况,做好应对的措施。党员与党员之间要做到坚持原则、分清是非曲直、不包庇,与领导积极配合,明确分析问题,共同克服困难,度过难关。要适度保持党的肌体的纯洁健康,不断提高党组织生活的感召力。
(三)敢于问责、敢于亮剑
各级党组织在+成员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要敢于亮剑,敢于交锋。对于犯错误的党员,要进行及时的批评纠正,轻则教育批评,重则记过处分,要做到杀一儆百,以示后效。同时,更加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掺杂个人恩怨、公报私仇、诬陷等现象的发生。只有敢于亮丑、亮底、亮剑,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使党的组织生活得到更好地发展。
六、规范和创新党组织生活的意义
(一)规范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
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更好的加强对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党员学习,不断的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有利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更有利于抽象意识转为具体形态,便于广大党员更好的接受党政知识。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有利于维护党员队伍的清正廉洁,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有利于更好的锤炼党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正视自身问题,端正工作态度。有利于严肃党内生活,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有利于坚定党的理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和党的纪律,带领人民不断的夺取新胜利。
七、结语
规范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规范、引导、监督最常用的新的形势。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要与时俱进的推动组织生活的内容、方式和制度的创新,不断的提高党组织的生活质量,对于党组织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改正并加以规范引导,不断提高党的鲜活力和感染力。虽然,党组织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就会不断换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崔曼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研究[J].智库时代,2018年26期.
[2] 从着力解决“四个问题”入手 增强机关党的组织生活活力[J].新重庆,2017年11期.
[3] 王景广.践行党的组织路线须做到“四个要”[J].共产党员(河北),2018年16期.
[4] “三五四”工作法严格党的组织生活[J].共产党员,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