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力红 解薇 张剑锋
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太阳之子”,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学科渗透和主题活动,搭建国际教育交流的平台,丰富学校多元文化,开阔师生国际视野。
1.研发特色课程,丰富国际理解教育内涵
学校开发了“一带一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横向、纵向的对比中,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此外,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在五个领域开设了国际理解教育选修课:体育与身心健康领域,包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功夫、太极扇、桥牌等;科技与创新实践领域,包括数学技术与文化、化学与社会、机器人、计算机编程等;语言与文学素养领域,包括“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典故篇”“赏析经典影视,体味人生百态”、英语戏剧表演等;人文与艺术素养领域,包括中外经典法律案例与赏析(法律与生活)、中国旅游文化、生活中的地理、现代摇滚史等;民族与国际理解领域,包括文化交流、涉外礼仪、北京历史文化系列、美丽的扎染、古琴弹奏等。
一系列的特色课程,不断丰富着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不但让学生扩展了知识和能力,而且培养了民族情怀和国际意识。
2.强调学科渗透,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空间
学校努力挖掘学科中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各学科联动,形成国际理解教育的体系和网络。比如,语文学科,利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介绍西方的科学思想、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因果关联的逻辑思想;政治学科,让学生讨论社会制度、国际组织、国际法律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社会事务;地理学科,让学生考察空间、环境的变化,了解民族的多样性,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历史背景,让学生懂得尊重多元文化,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艺术成果。
各学科形成合力,让学生在扎根本土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现代文明习惯和国际交往能力。
3.开展主题活动,为国际理解教育增添活力
学校开设了普及“模拟联合国”知识的选修课,成立了“模拟联合国”社团。学生围绕国际热点话题展开激烈辩论,通过沟通协作,解决冲突;通过撰写决议草案和投票表决,推进国际问题的解决。在增强学生国际意识的同时,提升其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学校利用地处CBD核心区的地域优势,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国际教育交流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游览著名景点、参观著名大学、体验当地中学课程以及感受国外家庭生活。学校将学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整理、印刷成《行者无疆》对外文化交流系列丛书,为今后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培养更多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