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博 苗志国 刘永亮 郭会茹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饲料学考核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饲料学课程性质,从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2个方面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经实践证明,本次对饲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动物科学专业相关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饲料学;理论考核;实验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255-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Reform of Assessment Methods for Feed Science Courses
HOU Wen-bo MIAO Zhi-guo * LIU Yong-liang GUO Hui-ru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 for feed science,and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feed science course,the examination methods had been reformed and practiced from theoretical course and experimental course two aspects.It had been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this reform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 for feed science had stimulated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s for the related courses in the animal science specialty.
Key words feed science;theoretical assessment;experimental assessment;reform
高等学校的课程考核,既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掌握程度、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评测手段,具有监控、导向和激励的功能[1-2]。近年来,随着科技信息迅猛发展,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也迎来了挑战。因此,为了检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真才干的高校大学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饲料学是一门兼有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综合课程,其考核方式改革更具有全面性和实践意义。
饲料学是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一门核心的专业必修课,是紧密联系生产又直接为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服务的应用科学,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学组织胚胎学和解剖学、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动物繁殖学、牛生产学、羊生产学、猪禽生产学等专业课的基础[3]。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各类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和饲喂价值、饲料配方设计及品质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对饲料原料、产品以及生产过程的理解,为饲料资源科学合理利用、配合饲料生产及动物生产提供理论指导[4]。根据饲料学的课程性质,本文对于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别进行考核体系设计,实践表明,教学质量提升远远超过了预期效果。
1 饲料学考核方式现状及问题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饲料学对动物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培养动物生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推动动物生产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基础[5]。河南科技学院饲料学考核现状:一是考核形式单一化。具体来说,成绩评定按照“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计算比例为40%:60%,忽略了过程性考核。二是考核内容局限化,重理论轻实验。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考核不足,不能全面体现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6]。现实教学中实验学时少,一部分学生又受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陈旧观念的影响,久而久之养成了课前不预习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的习惯,以致于课堂上完全照搬实验讲义,没有认真思考,甚至不愿动手操作。三是考核命题重记忆轻思考。由于期末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弊端在于思考分析题和知识综合运用题较少,造成一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仅凭期末考前死记硬背和押题就可顺利通过考试且取得高分的现象。这大大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容易形成浮躁、厌学的不良风气。四是考核主体片面化,忽略了形成性评价。课程教学运用了考核评价体系,但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主体地位尚未充分展现,导致学生参与感不强,没有积极反馈教学信息,不利于师生及时沟通、调整教学方法。
2 饲料学考核方式改革
探讨课程考核模式,使得课程考核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而不是目的[7]。根据饲料学课程性质,将从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2个方面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以闭卷为主的理论考试形式以及实验考试不规范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
2.1 理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饲料学理论课程特点,结合饲料学教学大纲和河南科技学院课程改革方案,坚持过程化考核原则和形成性评价反馈方式,探究实践饲料学理论考核方式。
2.1.1 平时考核方式改革。在传统以考勤和平时作业为主的考核方法基础上,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化考核,将平时考核细化为考勤、课堂笔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信息反馈等。同时展现考核形式的多元化。
考勤和课堂笔记:考勤沿用以往的考核方法,由各班学委负责,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起到了督促学生准时上课的作用。笔记由各班学委收齐后交给教师,1月进行1次抽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态度。二者是基础情况考核,占理论成绩的10%。
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充分体现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如使学生具备查阅国家营养物质含量和畜禽饲养标准的能力,并系统学习饲料配方设计的原理、步骤后,独立或合作完成“仔猪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奶牛全混合日糧(TMR)配方设计”等。作业完成方式分为小组饲料配方设计过程演示和个人饲料配方设计自行提交2个部分,其中小组演示评分取决于过程熟练、讲述透彻的程度,组内成员得分相同,占理论成绩的10%;个人饲料配方设计则根据配方设计各原料比例的合理性、是否贴合实际生产等进行评分,占理论成绩的10%。
课程信息反馈:反馈形式采用问卷形式,在授课期每月进行1次反馈,学生以实际内容为例,表达个人的看法和改进建议,占理论课程成绩的10%。教师通过问卷能够实时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内心动态,及时改进授课方法,从而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教学进程的积极性,共同提升饲料学的教学质量。
2.1.2 期末考核方式改革。传统饲料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包括考勤、课程作业和考试成绩等5个方面,其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显然是不科学的[8]。因此,将期末考试成绩调整为总评成绩的60%,以体现教学和考核的客观、公平。
期末考试是评价学生对本课程重要知识概念、原理的学习以及综合实践运用能力的客观方法,具有以下特点:能够覆盖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学生在考试时间内独立完成试卷,考试公平、公正;教师设置合理的题型构架和评分标准,减少改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2]。为了避免学生考前突击得高分的现象,应充分利用考试的优势,灵活采用闭卷和以开放题为主的形式。依据教学大纲,参考往年的试卷题型,重点考察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兼顾章节重点和课堂扩展知识点,以客观题型考核一般知识点、以主观开放题型考核学生对课程整体的掌握程度及延展能力。具体题型设计及分值分布见表1。
2.2 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教育的必要阶段和基本形式[9]。以往考核成绩参考的内容仅限于考勤和实验报告,尽管可以客观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中承担任务的能力,但也会出现某些学生实习参与度低仍然能交出高质量实习报告的现象,因而单一的实操考试和实验笔试都有片面性[6,10]。为了保证实验课32个学时高效利用,应引用多样的考核方式来考察、评测学生对整个实验进程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
课前实验方案设计:提前1周告知学生实验题目,采用3~5人自由组合的小组制,由组长负责,成员分工协作,利用网络、文献、相关图书等各种途径,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制作并提交PPT。以实验设计合理可行、各部分完整度、PPT表述清晰等标准,按照组内成员贡献度给予得分。实验考核成绩占比为25%(表2)。
课堂实验操作及数据:要求原始数据必须立即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任课教师在场监督指导,避免学生们互相抄袭,实验完成后由任课教师签名,与实验报告一同上交。这既保证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又保证了报告的可靠性[11]。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人的操作手法、数据真实性和完成结果等给予得分。实验考核成绩占比为40%(表3)。
课后小论文及答辩:通过对整个实验课程的学习及操作,学生已经形成基础实验认知和团队协作意识,因而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总体把握程度以及对饲料学研究热点方向的展望。严格要求按照论文格式,既可以选择课上教师扩展的知识面作为选题,又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热点话题展开论述。学生在答辩前1周提交论文,教师根据学生论文格式、逻辑性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分。实验考核成绩占比为35%(表4)。
3 饲料学考核方式改革实践结果
根据以上改革的考核方式,河南科技学院对2017级动物科学专业及卓越师资专业饲料学课程进行考核。实践表明,在理论课程平时考核方式改革中,课程信息问卷反馈深受师生双方好评,既激发了学生认真听课、自主学习的热情,又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授课方法、调整授课重点。笔记和作业考核使得教师可以及时掌握不同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平时学习态度优异、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间接带动其他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平时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验证了改革的可行有效。
在理论课程期末考核改革中,学习本课程的共有4个班级,共计122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计算平均成绩为75.16,表明大多数学生达到了河南科技学院专业课75分的要求,其中80分以上的有41人、90分以上的有12人,符合正态分布(图1)。综合分析,试卷设计结构合理,命题客观开放,整体难易适中,公平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延展能力。
改革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出勤率大大提高,照搬实验讲义、课前不预习的现象基本消失;其次,学生的实操能力增强,实验报告数据可信度提高,抄袭的情况减少;最后,课后小论文答辩考核成绩优秀,大部分学生对论文格式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学生提前经历课程答辩为毕业正式答辩奠定了基础。
4 结语
对饲料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全面改革,不仅强调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价值,也使得学生的设计、实操和论文撰写能力大幅度提高,使理论课程的平时考核更加客观公正,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期末试卷命题合理开放,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这次改革,借鉴了前人的改革经验,经过大量的讨论实践,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与肯定,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5 参考文献
[1] 姚遥,汪旦华.高校课程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81-82.
[2] 张勇刚,李宁,周广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技术创新,2013(8):209.
[3] 王聪,刘强,杨致玲.饲料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学,2008(8):103-105.
[4] 许贵善,雷红.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9):92-94.
[5] 王成章,王恬.饲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李建兴.高职院校项目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5):145-146.
[7] 李丽,白东清,徐海龙,等.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9,241(1):165-166.
[8] 孙志洪,许庆庆,李貌,等.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教学改革探索[J].家畜生态学报,2017(5):91-93.
[9] 唐德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4):103-105.
[10] 张力莉,徐晓锋.动物营养学及饲料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畜牧,2018,419(15):50-52.
[11] 文斯,陳华,李天文,等.智慧教学背景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以电子信息专业的《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考核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