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耕地质量保护现状及对策

2019-11-21 03:06陈萍蒋莉莉杨雪刘丰国李丽王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保护现状耕地质量对策

陈萍 蒋莉莉 杨雪 刘丰国 李丽 王素梅

摘要    荆门市耕地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全市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未根本扭转。本文对荆门市耕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提高荆门市耕地质量,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现状;对策;湖北荆门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18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耕地是农业的载体,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良好的耕地质量直接决定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出能力,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荆门市虽然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质量逐步提升;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耕地保护效果并不理想,面临土壤养分失衡、基础地力下降、局部土壤酸化和污染加剧、补充耕地地力较低等问题。

1    荆门市耕地资源现状

全市现有耕地总资源27.1万hm2,常用耕地26.9万hm2,其中水田19.4万hm2、旱地7.4万hm2(水浇地0.36万hm2),临时性耕地0.23万hm2(25°以上坡耕地680 hm2)。土壤类型多样,共有土类5个、亚类11个、土属34个、土种241个。其中,水稻土面积较大(42.8%),其次为黄棕壤(42.1%)、潮土(13.7%),紫色土和石灰(岩)土面积较小。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要求,2017年全市通过取样检测分析耕地质量监测样1 390个,确定荆门市2017年度耕地质量等级为2.99,比2016年度提高了0.04个等级,居全省耕地质量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一、二、三等高等级耕地占比73.76%,四、五、六等中等级耕地占25.81%,七等低等级耕地占比仅为0.43%。

2    荆门市耕地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下降

长期定位地力监测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荆门市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24.14 g/kg,先缓慢下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启动实施后近10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13.34 mg/kg,呈明显上升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不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体呈现氮盈余、磷适量、钾亏缺的状况。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土壤pH值和耕作层厚度有下降趋势,局部土壤中锌、硼等微量元素缺乏,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部分区域耕地地力较低。

2.2    耕地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荆门市局部耕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一是工业和城市排污污染水域、大气和土壤环境,如胡集、双河、磷矿等地化工企业集中乡镇和竹皮河、杨树港流域污染较为严重;二是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到位,造成污染;三是重金属污染。据基点调查结果,全市重金属普查点位3 432个,其中超标点位占9.06%。

2.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

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荆门市内涝和干旱经常交替发生。目前,农田水利仍然是基础设施中的“短板”,突出表现为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2016年,荆门市遭遇超历史极值的强降雨,农田水利设施水毁严重,汉北河流域荆门段受灾严重,由此充分暴露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2.4    新增补充耕地地力较差

2016年、2017年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4 406.7 hm2,比同期建设占用耕地多1 706.67 hm2,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多为城郊和交通要道沿线的良田沃土,而新开垦耕地多分布在山区、丘陵或保水保肥条件差的“四荒地”,其土壤要经过3~5年的改良培肥才能熟化。虽然耕地绝对数量没有减少,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却大大降低,导致耕地隐性流失。

3    荆门市耕地保护的制约因素

3.1    耕地保护动力不足

受成本上升、价格机制等因素制约,粮食作物等农产品出现新的“剪刀差”,出现“种一季粮不如打几天工”的现象,农业效益较低,削弱了农民对耕地投入和保养的积极性。土地粗放经营现象突出,种养大户进行短季流转,流转合同一年一签,注重用地而不养地,造成土壤的贫瘠化。虽然耕地保护已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但目前耕地保护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如存在考核的形式大于内容、数量的考核重于质量的考核等问题,相应的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不够具体。

3.2    耕地质量建設不科学

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一是重数量、轻质量。对耕地质量保护依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太少,“占优补劣、占水补旱”现象较为普遍;二是重工程建设、轻地力培肥。项目主要侧重于田间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没有将土壤改良或地力培肥纳入建设范围。三是重实施、轻规划。项目建设存在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规模效益与整体效益难以发挥,投资效益大打折扣[1]。

3.3    耕地保护相应法律法规执行不严格

虽然国家出台了与耕地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规,湖北省也出台了《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但由于现有政策不具有刚性约束,耕地管理建设与管理难度较大。一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不够。如《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规定,凡涉及到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明确应由农业部门负责开展耕地质量评价,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抓手,部分区县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二是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利用率较低。由于法律对耕作层剥离没有硬性规定,各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基本没有开展。特别是当前建设用地主要是招商引资项目、道路等基础设施用地,各地为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对压占耕地进行土壤剥离前,企业会选择直接占用土地。三是基本农田划定标准规定不明确。一些地方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将城市周边、平原地区的优质高产良田留作建设发展,而将区位条件较差的耕地甚至园地、荒地划入基本农田,质量无法保证。

4    荆门市耕地质量保护对策

4.1    健全机制,充分调动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

进一步推进土地确权和有序流转工作,对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进行补贴,防范项目建设与农争地“非农化”。鼓励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进行奖补,增强保护耕地的持续动力。同时,探索通过以奖代补、以补促投等方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自体自主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建立生态型土地整治激励机制,加大对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2]。探索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挂钩的机制,调动农民保护耕地质量的积极性。

4.2    改善农田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

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护、高标准利用”的要求,建设旱涝保收、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如在江汉平原“引江济汉”和南水北调兴隆枢纽工程周边马良、李市、后港等乡镇,重点加强农田排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冷浸水稻田综合治理;在鄂北丘陵岗地,引导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针对复垦土地和整治土地,需明确地力提升内容,安排适当资金用于耕地地力建设。

4.3    提升耕地地力,推广普及耕地保养技术

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双低”油菜保护区等,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一批耕地质量保护示范区,组装集成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深耕深松、自然生草覆盖等技术模式,支持农户和新型農业经营主体应用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提升土壤肥力[3]。探索建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重点推进稻油轮作区冬闲田开发种植油菜,建设水稻油菜轮作试点1.33 hm2以上。

4.4    科学施肥用药,保护耕地生态环境

积极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普及和推广科学施肥用药技术。推广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灌溉和增施有机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投入;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控制农膜残留污染;通过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替减化肥、局部酸化土壤增施石灰和土壤调理剂、化肥农药包装回收等技术措施,阻控重金属、有机物污染源。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剥离的优质耕层土壤用于污染耕地修复[4]。

4.5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提高预警能力

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和市级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完善全市耕地质量监测点规划布局,在现有部省、市、县5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基础上,优选和增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动态观测耕地养分变化等。开展经常性的耕地地力评价,运用评价成果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5    参考文献

[1] 任文海,梁华东,巩细民,等.湖北省近三十年耕地地力等级及养分变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9):1633-1637.

[2] 王志强,黄国勤,赵其国,等.新常态下我国轮作休耕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要点简析[J].土壤,2017,49(4):651-657.

[3] 翟国栋,汪航,周建光,等.浠水县耕地质量现状及改良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9):302-306.

[4] 刘永贤.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629-631.

猜你喜欢
保护现状耕地质量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嘉禾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
耕地质量和利用集约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分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