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祯
“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最早由孔子所提出,《论语·雍也》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也。”孔子把“中庸”提到了“至德”的高度,中庸之道在孔子那里是一种最高的德行。中庸思想在孔子之后继续发展,以《中庸》为集大成者,通过历代儒学家的诠释,“中庸”思想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深化,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思想不断渗入和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今天,“中庸”思想对青年学生,特别是偏重技能学习的高职学生的人格养成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执两用中
《中庸》第六童: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朱熹《章句》中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不偏之谓中”。孔子赞扬舜是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能在善与恶、过与不及的两端之间采纳适当的意见施政于民。“执两用中”并非简单的折衷主义,而是抓住事物矛盾的两端,从中寻求一个使事物和谐的平衡点。这种平衡按其特征可分为四类:其一为对立的两端互相制衡而达到的平衡,如“无偏无党”“无党无偏”;其二为相反的两端互相调和而达到的和谐,如“致广大而尽精微”“温故而知新”“温而厉”等等;其三为对某一极端的克制,不使其失衡,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执两用中”是“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告诫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两端并把握好其中的“度”。
体现在人格修养上,“执两用中”是一种对情感表达的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在情感和理智之间取得平衡;是一种气质养成的适度:“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既要保持质朴的天性又要注重文才的修养;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适度:“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交友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与人为善但不盲从。只有坚持中道,才能达到至善的君子境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时中
《中庸》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即中庸之道,“时”则体现了中庸之道的灵活性,它并不确指一时,而是适当其时,根据所面临的状况随机应变:“君子当因其所处之时,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上下无常,惟变所适。道极相反,行亦相反,然适当其时,则为此时之中庸,故谓之时中。”事物运行之道并不相同,所采取的行为也可能截然相反,依据当时情况选择中道即为“时中”。此外,“时”也有时时、长久之意。孔子将小人和君子作对比,小人肆无忌惮不知克制,而君子则时时保持中庸。中庸之道作为儒家君子修养的至高道德,并不容易达到,孔子就曾感慨:“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普通人选择中庸之道甚至不能坚持一个月。因此,孔子曾盛赞颜回:“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因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就牢牢把它放在心里。人格修养难在长久坚持,一时之道易达到,终身之道难以达到。
君子慎独
《中庸》开篇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隐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天命之谓性”,人的本性来自于上天,性命之成源于天降;“率性之谓道”,人的本真之性就是天道的體现。天道一刻也不能离开,故人应该时刻保持其本性。徐复观言:“‘天命之谓性……使人感觉到,自己的性,是由天之所命,与天有内在的关联;……天的无限价值,即具备于自己的性之中,而成为自己生命的根源。”“道不远人”,人只要顺应其本性即可达到道,然而现实中中庸之道之所以难以实现,是因为人们在追逐欲望的时候逐渐偏离其本性。
“慎独”就是要求人们“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于细微隐秘处下功夫。“独”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存在状态,也是一种自觉自省的心理状态。孔子曾多次提到这种“独”:“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君子选择了中庸之道,即使不为人知也毫不后悔,这体现的是一种脱离功利目的、纯粹的自我约束。公元六世纪,波依悉阿斯曾给人格下定义:“人格是真正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慎独”可以说是对人的内在人格世界的一种开拓和发现,是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理性思考。人只有通过思考不断充实本心,才能约束自我,抵抗外在欲望的侵蚀,找回其自然本性,即天道。
1.“率性”的自我认同。大学阶段是人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自我认同对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艾瑞克·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殊的社会心理任务,而青春期的核心问题是就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也即自我认同感的形成。高职高专大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知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之前的学生生涯也缺乏足够的成功经验,再加上自身学历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很多学生在入学后自我认同度比较低。此外,网络时代下,青年学生每天都在接触大量信息,新的社交媒体的流行更是代替了传统的社交方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青年学生有的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塑造的理想自我,有的则因为网络世界中各种各样的完美他人而感到自卑,导致自我人格逐渐分裂,陷入身份迷失的困境。中庸思想把人的本性与天道相统一,认为人的本性来自于天命,人与自然万物一样,都是平等的,只要“率性”而为,顺着人的自然本性,就能在道德上达到中庸的至高境界。道存在于人的日常言行之中,人人都有其道,理想自我存在于现实,而不需假借外物。大学生应该回归到现实中来,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己,最终在“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自我的认识上达到一致。
2.“慎独”的自我反省。自省是儒家的重要修身思想,《论语》讲“吾曰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优何惧”,“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都是自省思想的体现。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自省思维“是把人同低等动物区别开来的机能”,它能使个体的行为摆脱冲动和盲目,具有合理的目的和动机。自省思维的养成是高职学生人格修养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它可以帮助青年学生自我约束,减少冲动和盲目行为。自省的涵盖范围非常广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等,它体现在个体行为的全过程里,对人格养成的方方面面都有指导作用。荀子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讲的是在个人修养方面,要广博地学习,并以君子的标准来对照反省自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讲的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懂得换位思考,善于理解他人;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讲的是在与他人竞争失利时,不应埋怨对手,而要反思自身存在的原因。
3.“致中和”的自我调节。《中庸》中讲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各种情绪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有节度地表现出来才叫做“和”。中和实际上是一种“喜、怒、哀、乐”之情绪都适度的精神状态,是情绪的自如调节。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依据长久以来的生存经验对环境进行的适应。良好的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它通过对产生情绪反应的具体事件的重新评价缓解负面情绪,增加积极情绪的表达和体验。[]情绪调节对青年学生人格养成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外界事物非常敏感,两性关系、人际关系等事件极易引起他们的情绪变化。如果不能正确地调节、排解负面情绪,会使他们对事物产生负面评价,从而产生厌世、逃避等消极心理。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在情绪表达方面比较极端,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大打出手,因为一点困难就逃课厌学,因为男女情感上的矛盾而自我伤害,有了喜事就酗酒放纵等等。儒家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绪的激烈冲荡会导致抑郁和焦虑,青年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约束情感,用积极情绪去抵消消极的情绪,帮助自己养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4.“和而不同”的自我独立。《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天下之達道”,是事物互相包容互相配合所达到的圆融状态;“同”则是单一的重复,是事物的简单排列。“和而不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就是在交友过程中,既要与集体有机地融入,又要坚持自己的思考,保持人格的独立性。而在现今的高职院校群体中,“同而不和”恰恰是最常见的状态。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只知道盲目从众,使得一些坏风气迅速蔓延:有人认为学习是好学生才做的事情,于是自己也怠于学业,甚至挖苦、排挤勤奋的同学;他们羡慕别人穿名牌用名牌,于是上网借贷背负高额债务;他们讲究兄弟义气,于是参与同学的打架斗殴,不惜违反校纪甚至法律。青春期学生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对集体行为往往会下意识地趋同附和,导致很多悲剧的发生。培养青年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独立人格,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行为决定。同时,在交友的过程中,也应尊重、包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善于从不同的人身上发现优点和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团体协作发挥出最大优势。可以看出,在当今各民族文化相交融的时代,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个体如何融入群体之中,对今天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发展独立个性仍有积极意义。
青年学生的人格养成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庸”思想不仅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对教育者同样也具有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应改变注重技能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观念,扎根于浩瀚的中华文化,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