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青
作为共产党人向世界公开表明自己的目的、观点和意图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一个新的世界观。百余年来,不断有人质疑《宣言》已经过时,但其实只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宣言》的思想不但不会过时,反而会在实践中继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重读《宣言》,试图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浅析其当代价值,以期对《宣言》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宣言》对于当今世界的政治价值主要表现在完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建设以及促使人们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
完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一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中,详细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史和斗争史,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认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获得自身解放的首要条件。在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开篇提出“共产党人同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还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从而对于共产党的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宣言》篇幅虽短,但是字里行间却体现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而《宣言》发表后,更是极大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蓬勃发展。
1.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要保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就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无论是在《宣言》发表之初,还是各方面繁荣发展的当代社会都需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里与《宣言》中的某些内容是相互契合的,而同时也是《宣言》在当代社会的一种体现。
(1)树立宗旨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早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中就规定了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福利。要为人民谋福利,就必须加强党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化,对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课题,要求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众多真实的事例证明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赢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建設。
(2)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党的活力和战斗力来自党员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党员是党的生命力的载体,也是党的事业的有力担当者,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需要依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重视对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也增强共产主义信心。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宣言》有效地传递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至今,更是启示中国共产党无论何时都必须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学习型政党。
(1)建设学习型政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客观需要。《宣言》以其思想的光芒给予我们理论指导,而当前则需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宣言》所传递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本国化,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为各项建设提供力量之源,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们需要接受并正确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尊重客观规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切实武装头脑。
促使人们使用阶级分析法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开篇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运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马克思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分析了现存的各个阶级之后马克思得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的结论,并且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论断。正是由于这样的分析,《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既为工人阶级的最近利益而斗争,又在他们当前的运动中代表了运动的未来方向。这些,在当时为中国发展指明方向,那就是,国家要发展,首先要明确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长期巩固和稳定共产党在国家的执政地位。新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仍然面临这样的现实,我们依然要明确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而同时,我们要明确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此外,《宣言》强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也不能享受特殊的利益,而且,《宣言》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为全世界劳苦大众谋利益,而非谋取私利。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始终如一,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人民”一词出现频率为203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论断。品读十九大报告内容,理解和领会报告中渗透的这种人民至上的情怀、担当和使命,我甚至可以说“人民”在历史、当下和未来三个维度都存在不同凡响的意义,《宣言》以阶级分析法肯定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更为当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贡献了思想智慧。
重读《宣言》,我觉得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具有对外扩张性,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即《宣言》中所蕴含的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思想。我觉得《宣言》的经济价值大概就在于它从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方式这几个方面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虽然《宣言》中并没有提出全球化一词,但是马克思所描述的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思想却仍然是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给我们时刻敲响警铃,从而认清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对社会主义的侵蚀。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不可否认,《宣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宣言》指出,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实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宣言》指出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用最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用于交换的产品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并提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在客观上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可能性。《宣言》指出:“大工业建立了为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发展。这种发展又发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拓展……”可见,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来看,产品的供给已经不只是来源于国内的生产了,同时,一国的产品也不是单纯供本国消费,由此,便带来了生产多国化和国际贸易的趋势扩大化。
《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根本任务是消灭私有制。因此,可以说《宣言》不仅仅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意蕴,还具体阐释了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那就是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众所周知,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包括私有制成分)并存,这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然而,不可否认“消灭私有制”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私有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被消灭。在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力原本不发达的国家,不仅要允许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而且要“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宣言》1883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由此可见,是政治和精神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铸造了一个时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与灵魂。在《宣言》中,恩格斯对这一基本思想的论述,从源头上阐释了全新的文化观。
“世界文学”与共产党人的文化职责
《宣言》在分析了商品、市场、资本等具有“世界性”特色的诸多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之后,提出了一个足以引起世界范围内学者重视的思想,即“世界文学”思想。其实,随着人类世界历史的发展,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已经是世界性的了。
一定的文化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来建构和发展的。从表面看,资产阶级是件否具有世界色彩文化的代表,但其实,只是不自觉充当了历史发展的工具。建构和发展“世界文学”,只能是具有先進性、国际性等属性的工人阶级。由此,《宣言》便以“世界文学”为切入点,赋予共产党人以资格和职能。
“世界文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先进文化
《宣言》着眼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运动,在描述TA类历史一般演进的具体过程之后深刻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84页.]
恩格斯在为1893年意大利文版《宣言》写的序言中,深刻论证了经济和精神条件在工人阶级解放斗争中的作用。《宣言》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世界文学”的创立准备了现实基础,这样联结所展现的文化价值观也为我国先进文化的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宣言》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出发,解释了资本主义文化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同时谈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植根于中国五千多年历史之中、最能反映中国人内心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吸收其精髓,继承并加以弘扬。再者,就是要秉持求同存异的态度,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他国文化,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我们提倡求同存异在和平、友好、平等的前提下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在繁荣发展文化的同时要坚持传承与发展、保护与交流相结合,并将文化保护与交流置于安全的环境之下。这些由《宣言》所展现出苗头,日渐成熟的东西,在当今社会不仅存在,而且深刻影响着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人。在中共十九大中亦是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相呼应。
《宣言》发表至今已经170多年了,这些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宣言》中一些理论在现实情况下看来已经过时了,但这不表示《宣言》本身过时,它蕴涵的一些重要的理论思想哪怕历经沧桑仍在指导着社会某些方面的发展。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