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邛崃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胡言东
在儿科疾病中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传染病之一,其病发诱因和感染肠道病毒相关,一旦病情发作,易引发患者出现低热、厌食,以及口腔、足和手等部位出现小疱疹等症状。由于该疾病的患病人群以小儿居多,加之小儿年龄较小,肌体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在饮食时应加强注意。
饮食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宝宝进食了被苍蝇叮过的食物,或者有毒的食物,则易出现病毒感染,因此应加强注意。由于宝宝分辨能力低下,因此要求宝妈宝爸一定要把好关。
接触如果宝宝在公共场所或幼儿园与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毛巾等物品相接触,同样也会提高手足口病的发生。因此宝妈宝爸应加强对卫生的重视,定期严格消毒处理宝宝所接触的玩具、毛巾,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
飞沫一旦宝宝所在幼儿园有小儿出现手足口病,那么其他宝宝可能也会出现手足口病。这是因为该疾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进行传染,所以一旦有宝宝患有手足口病,建议马上进行隔离治疗。
肠道感染如果肌体肠道感染了柯萨奇病毒,同样也会提高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的患病人群以5 岁以内小儿居多,其中以3 岁以内幼儿为主要患病群体,因为此年龄段小儿的肌体抵抗力相对较差。
肠道病毒各型无交叉免疫性。一旦出现某型病毒感染情况后患手足口病,当病症痊愈后,肌体内则会有此型病毒抗体,从而对此型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近期不会再有感染该型病毒情况发生。但如果感染病症的其他型病毒,则引发手足口病的发生。
肠道病毒是引发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宝宝易感染。
加强优质蛋白的摄入如果肌体受到病毒侵袭,肌体所出现的抗体其实就是蛋白质,蛋白质能对某些感染因子中和,将病原菌杀灭并将其排出体外,对肌体良好免疫状态予以保持。豆制品、牛奶和鸡蛋等食物均属于蛋白质。
增加维生素A 和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A 与维生素C 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能够对病毒的复制与繁殖予以抑制,对肌体抵抗力与免疫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不但有助于症状减轻,同时还能将病期缩短。所以建议患者多食用含较高维生素C 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与蔬菜。而维生素A 主要多含在橙黄色和黄色的水果与蔬菜中。
加强对抗氧化剂的摄入每日大量补充抗氧化剂食物,包括锌、硒等微量元素,维生素E、维生素C 和维生素A,同时还要叮嘱患者多食用有较强抗氧化性的食物,以及含丰富植物性化学物质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它们能有效清除侵袭患儿肌体内的危险物,包括病毒和真菌、细菌和霉菌等。
在病发期间多让患儿吃素在手足口病发作期间,有人说不吃荤吃素,此话并非完全正确。这是因为肌体此时需要加强抗体的补充,若把含蛋白质食物排除在外,如鸡蛋和牛奶等,日常吃的素食基本无蛋白质可摄入,则无法起到抗病毒的目的。病发期间应该注意荤素搭配,不可偏废。
急性期阶段口味重由于口腔内受损,因此会有疼痛感出现,使患儿食欲受影响。为使宝宝食欲能有所增加,大部分宝妈都会做一些有较大刺激性或口味较重的食物。这样其实是不对的,由于宝宝胃肠不适,如果食用重口味食物,则会一定程度影响宝宝消化。生病期间,尽可能多让宝宝吃一些温度适宜、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宝妈通过让宝宝用吸管吸食,能避免因与口腔内部相接触而引发的疼痛。若在生病时食用辛辣食物,容易使宝宝上火,而且还易引发口腔溃疡情况发生,使宝宝病情加剧。另外,应尽量少让宝宝饮用饮料、食用难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