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在世界经济格局重塑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科技园区与世界其他科技园区联手共建创新共同体,已成为多方共识。
10月18日,2019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园区转型与发展平行论坛”在中关村国家展示中心举行,论坛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主办,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中国办公室、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启迪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政界、学界、产业界的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为促进全球科技园区的转型与发展集智献力。本刊选取演讲嘉宾观点供读者参考。
从1988年建第一家国家高新区至今,中国已经建成了169家国家高新区。通过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国家高新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介绍,“到2018年,全国169家高新区,创造了中国12.3%的GDP,为国家提供了接近2100万个就业机会。2018年仅一年新增大学毕业生达到了68万。这169家高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引擎。”
当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新区也相应进入了转型发展期。以中关村为例,以创新驱动发展,中关村大约每十年左右完成一次成功转型。
“从中关村40余年的创新实践中,可以得出两个总结:首先,这里的政府破除弊端,挑战自我,始终围绕发挥人的创造性做文章;其次,创新无止境,中关村人秉持创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总结道。
与此同时,她还强调,中关村对社会的贡献除了GDP以外,还表现为创新文化和品牌的输出。创新文化是中关村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崇尚创新文化、坚持创新精神、遵循创新规矩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把科技变成现实生产力,如何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以“开放创新引领中关村创新升级”为主题,介绍了在推动中关村开放过程中,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推动措施。首先,加强技术和研发开放合作,积极推动跨境研发和离岸的创新和技术合作;促进产品和企业开发方面,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吸引企业走进来;创业和人才开放方面,积极聚集世界知名创业服务机构,建设了40多家海归人才创业园、双创服务机构,在海外建立50多个创业分支机构,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中关村还着力加快外籍人才到北京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便利化。
开放融合是园区升级的必然趋势,国际化是园区转型的重要方向。下一步,中关村将深入推动产城融合,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将其打造成科技创新出发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配套建设一批创业型社区,推动职住平衡。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产业链协同,推动要素互补、人才交流,形成高效衔接、互利共赢的园区链条,推动产业政策,包括产业标准、资源和创新政策的一体化。加强链接全球创新,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在沿线建立科技园区,包括加强人才和技术输出;在相关区域,建设一批国际创新园。
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新任CEO艾巴·伦德认为,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科技园区产生了四个新的使命与目标:第一,建立统筹兼顾的发展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和咨询服务;第二,为企业提供包括城市发展方面的最新信息,与城市开展多领域合作,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第三,形成产业有效聚焦,为人才提供聚会、相互分享知识与合作的场所,在园区内创造强大的社区感和集体感;第四,采取国际化策略,为企业提供国际合作交流空间,让企业产品满足多国需求,为对方所接受。
科技园区如何走国际化之路?有五个务实的建议:首先,园区工作人员要有国际化视角,创造国际化环境,帮助员工开展国际化活动,建立起国际化纽带建设,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企业提供全球变化的最新趋势、行业最新动态。其次,园区要有国际化专业员工,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预算来开展国际化活动。要求管理人员每年出具预算、项目规划、具体目标等。再次,要建立战略性联盟,与其他国际化园区携手,强强合作,让入驻公司获得切实的益处。最后,了解哪些国际化活动让入驻企业满意,了解企业想要什么,让公司感到自己是园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迪控股做集群式创新,在全球运行着约400家科技园和孵化器,规模居世界之首。”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济武说。
25年以来,在启迪控股创新发展路径下,大批新兴产业集团诞生,其中由启迪集团控股或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有12家,“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动机”是启迪控股在这个领域的定位。
“截至目前,启迪控股资产超过了2000亿元,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各项指标,每年至少增长一倍。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王济武指出,启迪控股对传统的创新生态“三螺旋理论”进行了革新,提出技术、产业、资本、园区、产业、金融的立体三螺旋发展模式,多要素共同螺旋式升级、集成创新,自然而然地,科技创新系统就达到了自我运作、自我成长的状态。
杭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敏介绍说,杭州高新区的发展战略是强链补链延链,构筑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体系。
截至目前,杭州高新区数字经济占GDP比重76.1%。作为浙江省信息产业发源地,这里诞生了阿里巴巴、网易、大华等一大批数字经济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产业链条上,杭州高新区不断完善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到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物联网系统集成、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开发及电子商务应用,再到网络应用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的完整产业链。
通过“新制造业计划”,杭州高新区进一步明确了软硬结合发展的产业导向。意在留住生产的制造业,对有生产需求的数字经济企业,通过优化土地空间资源,建设工业综合体,发展特别合作区的方式,把制造环节和制造能力留下来。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发生大地震后,为了支援受灾企业恢复发展,日本科學技术振兴机构推出MP计划,即技术匹配策划人计划。”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副理事斋藤仁志表示,“至今,有40多位技术匹配策划人活跃在日本全境,他们致力于将企业资源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技术与项目推广,让日本企业再一次焕发生机。”除此之外,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还搭建平台,让大学科研成果与企业挂钩,促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通过“创意日本”等活动,带动了日本150余家大学参与,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匹配率达到了40%以上。
在接下来的环节,长城战略咨询副总经理王奋宇发布了《“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发布了“中关村指数2019”。两项报告为中关村创新创业与国际化道路提供了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