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园
摘要:指出了太白山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主峰,鳌太线贯穿秦岭第二高峰鳌山与最高峰拔仙台,在此探险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近年备受国内户外旅游者追捧。但户外旅游者随意进入鰲太线保护区的核心区,对这一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渐严重。2016年,对太白山鳌太线人为干扰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太白山;鳌太线;干扰调查;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Q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4-0057-03
1引言
太白山风景优美,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有“北方第一奇峰,天下无双福地”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交通优势、原始的森林环境和海拔高度适中的条件,使太白山成为户外旅游者的首选之地。特别是2009年鳌山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每年穿越太白山鳌太线户外旅游者数量都在6000人次以上,不仅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影响极大,也发生了多起人身伤亡事故,使太白山鳌太线成了所谓的“垃圾线”和“死亡线”。
2调查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太白山由拔仙台、鳌山以及连接二者的跑马梁与一系列南北延伸的峰岭和深切河谷组成。鳌山位于秦岭中段太白县境内,是太白山主山脊的西端,海拔3475.9m,地理坐标为33°56N,107°25E,北距太白县城49km。鳌太线是指从鳌山到太白山拔仙台的穿越线路,两山之间平均海拔3566m,直线距离46km,其中大部分为无人区,沿途要翻越17座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算上山间起伏,实际徒步穿越距离约140km。徒步穿行顶面是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区,面积较大,规模壮观,形态保存完整。
鳌太线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草甸、巨石、森林、灌木等环境交叉错落。山中气候多变,常年出现狂风、大雨、冰雹、浓雾、冰雪等恶劣天气。冬长夏短,大部分时间被积雪覆盖,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仅有0.7℃左右。土壤以高山草甸土为主,极少地段以棕壤土为主,土层厚度约在30~100cm之间,土壤贫瘠。
2.2野生动物
本区域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集中分布区,气候寒冷,环境恶劣。植被主要为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食物种类贫乏,野生动物种类稀少。据调查,分布有粉红胸鹨、白顶溪鸲、褐冠山雀、赤胸灰雀、白翅拟蜡雀、领岩鹨、黑耳鸢等10多种鸟类,兽类非常贫乏,仅见有少量的藏鼠兔、黄鼬在此栖居活动,象青羊、羚牛也是偶尔路经此地且不在该地栖息。“鳌太线”上被称作“2800m营地”的地方,是海拔较低的一个豁口,地势平坦,植被丰富,是大熊猫唯一有可能从太白山南坡迁移到北坡的自然通道。
2.3野生植物
本区域地势高寒,气候干燥,风力强劲,植物生长期短,分布的乔木树种是太白红杉,其分布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冰缘堆积物上,成为这里的先锋、也是唯一的乔木树种。由于生长缓慢,干矮而弯曲,150~200年树龄,高仅2~4m,树冠不整齐,枯梢现象普遍,多为“风向树”或“旗形树”。灌木主要有头花杜鹃、华西银腊梅、蒙古绣线菊、高山绣线菊、杯腺柳等,草本植物有独叶草、凤尾七、风毛菊、嵩草、苔草、羊矛、五脉绿绒蒿、野罂粟、马先蒿、太白棱子芹、紫堇、龙胆、球穗蓼、太白银莲花、虎耳草、太白韭等。
3调查方法
3.1登山线路情况调查
通过网络搜索与实地调查,同时设计调查表格,对当地民和户外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户外旅游者登山路线情况,包括南南穿越、南北穿越和东西穿越等,特别查清鳌太穿越的沿途营地详细信息。
3.2对登山人数调查
在鳌太线登山路口太白县塘口村和洋太路23km两处,从5月份能够进山至10月份封山的6个月的时间内,根据工作需要每7d到两个入口处登记一次,按月合计总数量,并及时劝返登山游客,记录内容包括“驴友”数量、年龄、职业、登山时间和组织形式等。
3.3对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6月和9月,组织人员到鳌太线上户外旅游者活动较多的药王庙、水窝子、2800m营地、东塬等4个地点调查周边旅游垃圾和植被破坏情况,生活垃圾的污染面积按圆形计算,面积公式s=πr2。
3.4野生动物调查
5~10月份,每月开展一次野生动物调查,主要在保护区边界至药王庙、水窝子和东塬附近开展调查。根据野生动物活动痕迹,包括足迹、卧迹、采食残迹、粪便、尿斑等判定附近有哪些動物活动。活动状况可划分为频繁、一般、不频繁3种情况,在野外巡护数据表中记录每月抽查监测到的动物痕迹并汇总。
4结果与分析
4.1非法穿越线路
通过对当地村民和实地调查走访发现,这些违法穿越的户外旅游者主要是从太白县的塘口村和洋太路的23km处进入鳌太线。塘口村一导航架一水窝子一万仙阵一拔仙台线路为东西穿越,即鳌太穿越路线;23km-练驴坡-导航架-2900m营地一火烧坡一塘口村为南北穿越。这两条线路在驴友群中知名度、影响力都比较大,这两条线路成为登山人员的首选。所以,通过对这两条线路上加强检查管理和宣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2登山人数情况
本次调查从2016年5月份开始,10月底结束,每隔7d登记一次,共计记录并劝返登山户外旅游者有1854人(表1)。据调查登记结果可以看出,在这6个月中,登山人数较多的月份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10月份,分别为471人和561人。7月份天气转暖,登山人数增多,10月份国庆节,假期长,组团人数多,其它几个月份人数差别不大。
从入山的人员年龄结构情况可以看出(表2),从此处登山的人员年龄在31~40岁的人员最多,人数有878人,大约占总人数的1/2左右,这些人职业大部分是企事业单位、自由职业者(表3),说明参与此类活动的人大部分为年轻人,体力、精力旺盛,有冒险精神,况且在职业上没有太多的约束,时间上更加自由;41~50岁的人中,工人、个体经营者数量居多,这部分人有一定空闲时间,愿意组团参与集体活动;年龄在51岁以上的人当中,本地的村民数量所占比例比较大,当地人熟悉高山环境,在登山活动中充当向导和背工角色,这些人在登山“驴友”中的影响力比较大,在管理中,可加强对当地村民的宣传,减少登山次数,这样能达到降低“驴友”数量的目的。
4.3环境影响情况
通过6月份、9月份两次调查工作,调查了沿线5个区域。调查内容包括旅游垃圾类别、污染情况和植被破坏情况3项内容。收集完数据后,清理垃圾并带出保护区。在调查沿线常见的旅游垃圾包括气罐、塑料瓶、食品袋、废旧衣物等几类(表4),这些垃圾不易分解,固体废物及其渗出液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或直接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导致土质变坏,妨碍植物生长,使太白山高山区脆弱的高山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塑料制品,易被动物误食,对生存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有很大的威胁。
根据选择的调查地点,统计的垃圾污染面积分别是298.11m2,496.02m2(表4、表5),可以看出,随着登山人数的增加,高山上遗留的旅游垃圾也随之增加。在中途的休息点,水窝子和2800m营地处,更加明显。6月份统计的两处污染面积是156.26m2,9月份增加到311.57m2。垃圾丢弃数量和植物破坏痕迹,比其它区域多,也接近调查总数的一半左右。说明这两个区域是登山人员临时休息、做饭等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在区内做饭、烤火取暖、吸烟,给林内带来了火源,这都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对太白山大熊猫息地也将构成直接的威胁。
4.4动物活动情况
在这一区域内主要活动的野生动物有豹猫、羚牛、野猪、血稚等(表6)。高海拔区域野生动物活动比较频繁的时间是7~9月份。在本次的监测中,7~9月份,野生动物的活动状况一般,8月份、9月份共计发现发现野生动物实体血雉3只,野生动活动痕迹4处。尤其是在7月份,发现了1处野生动物活动痕迹。在野生动物活动比较少的5月、6月发现的野生动物实体血雉5只、羚牛2头,野动物活动痕迹共计24处,人为活动影响了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迫使野生动物缩小或迁徙活动区域,游客数量的大幅增加致使保护区内动物的活动范围和动物的栖息地的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5结论与讨论
从调查结果看出,户外旅游者的非法登山活动对高山环境的影响非常巨大,一方面旅游垃圾直接污染了高山环境,破坏脆弱的高山生态链。受到破坏的区域植被恢复也十分缓慢。另一方面,旅游垃圾也直接危害野生动物的生命安全,容易导致野生动物误食死亡。
本次的监测是每隔7d进行一次,没有完全掌握真实的登山人数。但根据在两个监测点登记的户外旅游者数量可以看出,7月份、10月份是登上人数最多的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月份应加强对主要登山口的巡护检查力度。在登山人数增多的月份,对区域内的野生动物影响也非常大,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人為活动最多的7月份、10月份很少发现野生动物活动痕迹,导致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发生较大变化(表7),强烈的人类活动是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为今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村民也经常作为向导登山,他们不仅熟知地形,也懂得草药知识,对于自然的破坏远远大于登山的户外旅游者。因此,保护区要对当地经常上山的人员备案,掌握他们上山的时间、活动等信息,加强对当地村民的林政普法教育。保护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鳌太线的检查管理,特别在节假日期间增加对瞪山口的巡护检查频次,发现无证人区人员按照保护区有关保护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情节给予处罚。
(2)在保护区的主要登山路口张贴禁止“鳌太穿越”通告,利用网络平台、公众号等对外窗口加大宣传,将经常组织穿越的人员进行摸底,在户外群中宣传保护区条例。经常性的在保护区周边社区、街道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全民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使全社会重视!、理解、支持和参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