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中国风,是落在细雨里的一丝哀愁。它从不肤浅鄙陋,它的美有城市、地域和季候天气的不同。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国风,是融入自然的一份亲切与适宜。它不是粗线条的,它悠扬婉转,精致如绮罗环绕,内里却是一份风轻云淡,不争不抢。
时尚里的中国风到底有多美?
因为颜色。青花瓷、琉璃瓦、汝窑……那一段悠悠的过去,有一汪堵不住的高雅素净。
配色里,见分寸:
分寸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品性与格调,是修养在内心沉淀而表现出来的样子。什么时候穿花花绿绿不会造成冲撞,什么时候适合一身素衣,优雅大方?懂分寸的人,了然于心。该张扬时张扬,该低调时绝不过分表现自己。
配色里的分寸感,关乎场合、对象和着装目的。你不能随便去哪都是一身红或一身黑,也不能总是由着性子和爱好去配色。世界上靠单一色调形成自我风格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还是需要懂局,衣着中见智慧。
配色里的分寸感,还要看一身搭配中配色比例是否合宜。不露不白,恰到好处的配色,是既能讓人感到如沐春风的和煦舒适,又能让人感到或清凉或惊艳的新鲜刺激。
比如一身白色中突出的彩色配饰,又或者层层晕染的蓝绿同色系。把握好这个度,你才能在“简约”与“有趣”间找到平衡点,不至于太寡淡,又不会太喧闹。
很多人告诉我们要想“高级感,就穿同色系”,却没有将配色里的分寸感提点出来。无论是一身莫兰迪,还是一身黑、一身白。“分寸感”都是打破颜色本身的精髓所在。一旦超过这个“分寸感”,没有在适当的地方用适当的配色,或者没有在适当的地方用适当的配色,就很有可能导致衣着的不得体。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到:“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无论是做人还是穿衣打扮,有了分寸感,才能满足审美期待。
廓形里,见姿态: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姿态之美向来比容貌之美更丰富。容貌之美只用一张脸来表现,但姿态之美传递着内在修养、言谈举止。一颦一笑、行走坐卧中都是姿态。一个风姿迷人的女人,远比容貌美丽的女人更动人。
姿态如何美?不是忸怩造作摆出”S”曲线才叫美。姿态美,在于自然大方,更在于傲然挺立、落拓潇洒的态度中。不是装出来的骄傲和清高,亦不是驼下腰背的自卑和怀疑。
姿态美的人,往往是不带烟火气的,她不会穿紧绷粗糙曲线毕露的衣服,除非需要用肢体表现舞姿之美。姿态美的人,通常衣着廓形宽松,因为她需要在宽松舒适的空间里舒展身心。不喜欢绑手绑脚,她们早己从追求基础的时尚美上升到悦人悦己的高度。
但宽松不代表无形无序。恰恰相反,她们的宽松衣着给人一种严谨的端庄自持。就像旗袍,看似一丝不余、精致密缝,实则盘扣相连、滚边温和、张弛有度,足以让人挥杆自如、步步生莲。
东方的神韵、东方女性的姿态之美,都在宽松有余的廓形中沉淀弥漫。
细节中,见性格:
独属于国风时尚的精巧细思,是氤氲在食物里的色香味俱全,是挥洒在不同画派里的点、染、泼、刻,更是缝镶在着装里的环佩相连、穗结摇曳。
乍一看或许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然而细看便会发现,单调的颜色、宽松的廓形里凝结的全是细腻如丝的结构。我们自古就善于装点门面,对于穿在身上的衣服当然不会马虎。法国人穿的是浪漫,美国人穿的是个性,而我们藉由温婉内敛传达随和自然。
论精致细腻、气势恢宏,必须让大家看看盖娅传说的设计:镀金的冠饰承载着千年的文化重量,流水般的线条、巧夺天工的细节设计,再现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遗世之美。
无论是配色的布局、细节的讲究,还是廓形的适度。国风时尚里传达出来的气韵,都是耐人寻味的。就算不穿,欣赏一回,也让人感到分外的清净。
如果要用什么词来诠释国风,我会用“素净、简约、高雅而又朴实。”纵然华丽旖旎,细处也是蜿蜒的讲究。整体气势恢宏,局部却是温婉细腻,乍看华丽精致,细品却是高雅素简。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时尚。不用攀比、不会浅薄,有的是借风传形,依山傍水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