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看现阶段中国海洋安全问题

2019-11-19 17:15沈德理
新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土海洋

沈德理

一、海洋入侵与中国海洋安全的现实需求

(一)大国衰亡教训

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史特殊的开篇内容,从那时起,中国一步紧一步沦为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仅以甲午战争而言,中国失败的原因很多。舆论一般认为,主要是政治腐败,闭关自守政策,帝、后牵制,管理上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藩篱重重,面对侵略者的各项图谋和准备缺乏预见,军无战心,等等。一些研究者上溯中国历史,认为这种失败也与长期王朝统治者奉行驼鸟式的“和平”,重一时功利而无战略,以及自掘陷阱的“天朝上国”“夷夏之辩”“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左右两极偏执的渊源有关①在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慈禧发下谕旨:“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 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又以清光绪皇帝名义发布“罪已诏”,对列强表示感激:“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而由此产生的消极避战(包括依赖外国调停等)、消极防御等问题同样值得检讨。恩格斯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曾经通过三封信件连续对这场战争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第一封,是1894 年9月下半月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他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那里,同家庭工业结合在一起的过时的农业体系,是通过严格排斥一切对抗成分而人为地维持下来的。这种全盘排外的状况,已由同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而部分地打破了;这种状况将由目前这场同亚洲人、即中国人最邻近的敌手的战争来结束。……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5-286.第二封,是1894 年9月23 日致卡尔·考茨基的信,他指出:“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但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因而中国苦力大批流入欧洲。对我们来说,这是加速崩溃并使冲突加剧到危机的地步。这又是历史的一个奇妙的讽刺:资本主义生产只有中国尚待征服了,最后它征服了中国,但它本身在自己祖国的存在却成为不可能了。”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8第三封,是1894 年11 月10 日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的信,他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97或许由于处于万里之遥,有一点是恩格斯当年无法预料到的,即甲午战败之后十余年,东方清帝国就崩溃了,中国苦力也没有大量流向欧美,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走向社会主义,直到20 世纪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才打开国门,正式融入世界,主动参与博弈发展。

(二)中国海洋安全现状及紧迫需求

21 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海洋安全的现实紧迫需求包括:第一,历史海洋权益安全,即国家传统海洋主权及利益开发不断受到周边国家进一步侵扰和强占;第二,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所确认的侵略国家应予归还中国的岛屿被私相授受而引起的系列侵略窃占。上述行为,公然违反、破坏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及海洋利益,是对中国海疆权益的威胁和挑战。现在,海洋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安全重点方向之一④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EB/OL].(2013-05-08).http://新华网,2013-05-08.。同时,转型期的中国,需要从国家责任、政府服务与治理的高度,综合思考、全面应对与此相呼应的各种安全问题,譬如:经济社会安全,各种矛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各种传统性犯罪,包括邪教影响问题;民族分裂势力活动猖獗;台独分裂势力威胁仍然存在;周边有关国家在领土主权等方面故意扩大纠纷、进行挑衅等问题。需要了解,主权安全、制度安全和经济、科技、文化等安全相联系;领土安全与资源、商贸、交通等利益相联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联系;海洋安全威胁上升与美国的直接介入和纵容相联系。应对和破解上述发展安全难题,离不开对前人所留的蓝色国土资源的有效维护。2001 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与20 个世纪注重陆地自我循环的工业化方式不同,本世纪内,海洋领域将成为国际社会更重要、更激烈、更频繁的竞争领域,包括高新技术引导下的经济竞争。发达国家的目光将从外太空转向海洋,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美、俄、韩、印(度)等大国都已制定或正在制定21 世纪海洋战略和政策。需要警醒的是,中国的能源消耗已于2010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20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8%。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的生产活动,以及相关服务性产业已经为我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所越来越不可或缺,未来的海洋经济将愈来愈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仅以海上商贸而言,全世界16 条海上咽喉要道,亚洲占了5 条。现在,周边国家在三大海洋与我国有争议,某些国家还热衷于结伙并与霸权国家互相呼应。所以,海洋安全,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败。但是,“中国当前对海洋的总体开发和掌控能力与大国地位并不相称,在利用海洋资源为自身现代化发展服务方面也还有不少功课需要补,海洋强国建设势在必行。”①中国当前对海洋掌控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称[N].人民日报,2014-08-27.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观与国土管理若干经验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观

中国的文化典藏深沉广博,《周易》中就提倡“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先秦诸子思想中的民为邦本、居安思危、亲仁善邻议论纷繁,此后儒家理论中的王道至上、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不走极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先富国而后强兵,反对强国欺负弱国,大国攻击小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家的生命自然、和谐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和积极防御,法家的信誉至上、法律治理、功用主义,耕战并重;纵横家的审察时势、“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实践、主张等等,都是宝贵的中国传统安全思想源流。还有,荀子提出的:“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节”,“法则,治之端也”;“故义以分则合。合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者胜物”。这些,都已经涉及到政治哲学和管理科学领域了。

中国的兵学包含国家生存与发展,安境保民、战略战术、经邦治国的丰富思想。稍加归纳,各有价值侧重,又相互联系。先秦兵书《司马法》明确指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子兵法》中首先明确强调:“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关于修明政治,重在民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关于仁德为本,主张慎战:“国虽大,好战必亡。”“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社稷。”“素信者倡,穷兵者亡。”关于战争的最高境界:“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关于明察远视,巧战善战:“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关于借势应敌,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于无争之争,以不战弭战,当未然而寝消之,是云先天。先为最,先天之用为最,能用先者,能运全经矣!”于止戈为武:“以战去战,虽战可也。”还有关于谋划全局,以求全胜——安全在我的思想观点,等等,更加值得我们钻研领悟。

近现代海防思想之争背后是帝国崩溃的苦难旅程。政治、文化的封闭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政权权力狂傲和民间普遍冷漠和碎片化,经济总量的居上和经济社会自强更新能力的断裂,导致了以下的现象:第一,防范侵犯,保境安民的形势艰危,许多观念和手段则极其落后甚至于幼稚荒唐。第二,治世能臣囿于见识和种种牵制只能作为“裱糊匠”出现。第三,由于上述原因,某些具有功用价值的主张难以有效实施,以至于得时代风气之先的著述难以“在国内找到支撑其流传的社会群体”,却在侵略者的国度受到重视和研究②李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J].安徽史学,2002(2).。

时至今日,经济社会制度不同,我们要保护的是符合国际法和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宪法的权益;同时,由于时代条件不同,我们保护的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综合安全”(colllprehensivesecty)。进而,与这种发展迅速相适应的陆海统筹战略及其实施,包含着保护发展需要与主动应对挑衅的社会动力整合。所以“国家安全观应该超越生存哲学,与发展哲学紧密相联”①张文木.中国国家安全哲学[J].战略与管理,2001(1).。

(二)中国国土管理的若干主要经验

马克思曾经指出:“土地(指地上地下资源)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马克思还引用过威廉的观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指一切自然资源)是财富之母。”而国土资源,是指国家之所以存在,首先是由于其土地及其居于其上的居民,凭借土地作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即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联结而成的物质实体。在政治学和法学上,“国土”属于空间概念。中国国土广大,拥有广阔的陆地和海洋,包括大陆陆地领土及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国的岛屿。其国土管理,主要是指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规划,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包括:国土资源的调查中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土地统计、矿产资源勘查、国土资源的评价;国土资源规划与国策中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海洋资源规划管理、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其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基本国策中的国土资源具体政策;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方面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中国首先是一个陆地国土的大国,因农而兴,陆地土地管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国土行政管理方面既吸纳了中外历史经验,又有诸多行之有效的创造,主要是:第一,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依据宪法、土地和矿产等资源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国务院赋予的职能范围内,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第二,设立有关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实行统一行政管理。即以国务院为例,国务院各部委:如交通部、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铁道部、财政部、国家安全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等。第三,实行国土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国土规划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而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最后,是坚持惩治各种土地违法行为。

中国的国土管理,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失,就是对海洋国土管理的粗放型,没有将其纳入国家的经济区划版图。新中国一共做过三次大的经济区划,每次都没有把海洋国土纳入到经济区划中去。国务院2010 年底下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特殊性,将另行颁布实施《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至今没有明确消息。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0 条等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利进一步完善对主权海域的权威管控。

在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时代,国土行政管理必须与国土安全维护相结合,而国土行政管理还理所当然地必须与开发利用有效结合和同时推进。我国在这方面制度与实践还相对落后,从现在开始,应该根据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的管理与开发。

三、海洋强国之于“世界性强国”关系的观察启示

海洋强国(Marine potestatem),有动、名词两种含义,动词的意思是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主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海洋富国强国。名词的意思是指,相比其他国家,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在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纵向上看,多数海洋强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世界性强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从横向上看,国家自主性应对海洋纠纷并有效捍卫主权,海洋利益和力量投放基本符合,海洋产业和贸易在GDP 增长中占有重要比重,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具有话语权这几个方面,是衡量是否属于海洋强国和世界性强国的重要标志。由此,人们一般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成为海洋强国,进而成其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其重要因素是海上贸易立国、重视海洋经济、军事技术革新、海上军事力量和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战略和法制建设等等。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同时最关键的,是应该和必须争取和利用历史机遇。我们祖先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很早就走在世界前列,历史史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民族。一千年前的宋朝,中国在技术上已经达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为近海航行提供了天文学知识和航海技术的程度,能够大规模建造战船、组建水军、组织庞大舰队和大规模组织水军。而到了明初期,七下西洋郑和远航船队,直达亚非,沿途通商交好,它不仅标志着当时中国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展的相当水平,也表示所达到的世界航海与通商的最高水平。此后,中国虽然陆地政治经济仍然强盛,终因封建政治封闭保守,陆海领土和权益相继丢失。

继而,建设海洋强国,要求充分利用陆海复合型的地理地缘条件,陆海兼营。就面积、人口、综合实力等主要方面的世界性强国相比较,地缘条件最好的是美国,其陆权海权后天运用最充分,从现阶段看其次是俄罗斯,再次是中国。中国位于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的关键部分,“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地缘大国,既可以借助陆权制衡海权,又可以借助海权制衡陆权”①李义虎.从海陆二分到陆海统筹[J].现代国际关系,2007(2).。中国在20世纪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重构内政外交关系,开始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不久,冷战结束,在与美、欧洲等西方国家和全球进一步正常交往的同时,西部方向不仅不再有百万大军压境,反而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相互有所借助的应对霸权主义和非传统威胁势力的“背靠背”的力量,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内部体制革新,扩大沿海、沿边对外开放层次,增大对台湾回归吸引力,经营大洋,拓展国家和平发展的空间。现在,与三十多年前比,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冷战结束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基础格局继续存在,海洋问题更加突出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联系,也使亚洲海洋的全球意义更加突出了。

猜你喜欢
国土海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叶子国漫游记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出发,去看看未来的海洋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做优国土调查 建设美丽河南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海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