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 冬
◎ 梁 冬
在朝鲜战场荣立一等战功,他把人生亮点藏在心底,不曾向世人炫耀。
面对种种不公正待遇他没有记在心上。
他说:“面对的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牢记牺牲战友的遗志,争取更大光荣。”
他就是——刘耀樑。
经历过抗美援朝的刘耀樑1958年从部队退伍后,每年清明节都要采集松枝柏叶,在他家设立的牌位前,放上松枝柏叶和白花,深深地鞠躬哀悼,缅怀在异国他乡的朝鲜战场与敌战斗而牺牲的李兴怀、陈有良、郭荣东等11名战友。
朝鲜战争离现在已68年了,那惨烈的场面,那些牺牲的战友,在他眼前浮现过多少次,在他梦里出现过多少次,刘耀樑已记不清了。他在朝鲜战场英勇拼杀,立功授奖、伤残,从未向任何人提起,那段血与火浇铸的历史,只是留存在自己心里。他说,回想起那些在朝鲜牺牲的战友,作为存活者,自己是幸运的,没有必要炫耀自己。2011年9月18日,在新绛县城举办的国防展中,刘耀樑与村里的一位68岁的老支部书记刘怀宝,来到国防展,看到朝鲜战场反击战的画面,刘耀樑禁不住泪流满面。在刘怀宝再三追问下,刘耀樑第一次说出了往事——1951年元月不满18岁的刘耀樑从新绛县三泉村入伍,不久便到了东北,成了一名坦克兵,经过了多半年的坦克驾驶、修理技术学习。同年11月,刘耀樑作为战车独立第一团的一员入朝作战。67年前的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装甲兵作为新中国刚刚组建的部队,在以运动战为主的第一阶段后期投入战斗,主要是集中使用,实施遮蔽阵地射击,压制“联合国军”远射程炮兵,消灭其潜近纵深内集结的部队,摧毁其观察所、指挥所和通信枢纽。刘耀樑在朝鲜战场7个月的时间,与战友一起同敌人浴血奋战,度过极其艰苦的岁月。他们一把炒面一把雪,坚守阵地,攻克敌军。一个苹果,谁也不吃,传递着友情。在1952年的一次参战中,刘耀樑与战友一起在208阵地参与攻打美伪军,连长李永庆与他同车,五发炮弹便摧毁了敌人的指挥所,就在他们撤退的时候,敌人打来一发炮弹,掀开了坦克的顶盖,顶盖重重地砸下来,落在刘耀樑的身上,砸断了他的右臂。巨大的炮声,剧烈的疼痛,使刘耀樑昏迷了。当他醒来时,已躺在担架上。由于这场战斗的突出表现,作为车长的他,与连长和其他三位战友,荣立一等功,得到了英模勋章。
1958年,刘耀樑退伍回家,被分配到新绛县泽掌镇拖拉机站。工作了8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刘耀樑因家庭出身富农,被戴上混入革命队伍的帽子、赶回了三泉村。之后,一次次磨难向他袭来。背上了四类分子罪名,刘耀樑被取消了党员资格,在村里没有发言权。村里最脏、最累的活儿都是他干。1967年,刘耀樑母亲病逝,自小失去父亲的刘耀樑,想好好为母亲送终,蒸了几个花馍敬献老母,被造反派发现,说刘耀樑复辟、搞四旧,拉到街上游斗,让他妻子端上花馍,他敲着锣,一边走,一边喊:我想复辟、搞四旧。这年清明,刘耀樑悄悄在家里点燃香火,对着香火他默默地说:战友们,我遭不幸,但我能顶得住。1967年6月,刘耀樑家里突然闯进三个人,声嘶力竭地对刘耀樑和其妻子说:你们两个坏分子,立刻到大队交待问题。刘耀樑说:让我把门锁上一起走。造反派不让锁,说:老老实实自己去,要是跑了打断你们的腿。在大队他和妻子呆了一个多小时后回到家里,只见房门大开,本来家徒四壁的家,又被这伙人翻得遍地狼藉。刘耀樑的英模勋章和残疾证不见了,老伴唯一值钱的一对玉镯也找不到了。唯一庆幸的是他的复员证装在身上,逃过了一劫。成分不好,家里又穷,刘耀樑夫妇被迫将一个一岁的儿子和一个两岁的女儿送给了别人。
英模勋章和残疾证,事后他向那几个造反派索要,没有任何结果。文化大革命后期,刘耀樑找到县农机局领导,质询自己的工作和党的关系,领导说,你的成分不好,我给你办事,还要连累我。做人低调的刘耀樑,之后再也没有开口求人。
刘耀樑的功臣奖章、证书不见了,但复员证书在他身上、家里保存了60多年。上面清晰地写着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的字样。刘耀樑已到耄耋之年,记性差了,许多事情已经淡忘,但对他1951年元月5日入伍,1953年2月3日入党,记得清清楚楚。他说:“这就和我的生日一样,不能忘记。”也正是这种信念和八年的部队生活,使刘耀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对自己的事,总是忍让,对他人的事,总是给以关注与关心。在部队当战士,是一名好战士,当车长,是一名好车长。他手下的战士一个个被提拔了,他由衷地高兴。以后回到地方,在泽掌镇拖拉机站工作了八年被撵回家,没有了工作和党籍,别人劝他找领导反映,刘耀樑说,那是领导考虑的事,咱不能添乱。家里的困难他从来不提,却与村民和睦相处,无论谁家有事,他总是主动尽心去帮。1971年,三泉镇买回三台拖拉机,镇干部想到了三泉村会开拖拉机的他。那时车少,会开车的人更少。镇领导把他叫去,交给他三个不到20岁的农村娃娃。尽管只有三个人,学开的是拖拉机,他却用部队的方法,对这三个娃娃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当年跟随刘耀樑学徒的柴森林提起师傅,仍激动不已,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30年来,我没有忘记师傅的教诲和帮助。过年、逢节,我都要去师傅家看望。”一年,柴森林在与一位同伴闲聊时,不经意说,快种麦子了,可家里缺钱还没有买下肥料。这话让一旁的师傅听到了,第三天,柴森林回到家,父亲埋怨森林说,看你架子多大,买下化肥还让你师傅送。柴森林看到放在家里的四袋化肥,激动地说,这是我师傅花钱买下送来的。这句话,说得全家人都流下了眼泪。在拖拉机站,水西村的冯贵宝年龄最大,因家里困难,与他一样大的同龄人都结婚了,冯贵宝还没有对象。刘耀樑看到眼里,就热心地给他找对象、帮助张罗婚事。以后回到村里,他也做一些被人看作很傻的事。20年前,分到责任田,秋天浇玉米地,之前刘耀樑听说井壁快塌了,这时水也流到他的地头,但是他却把水放到临家的玉米地里,到浇他的玉米地时,水再也抽不上来。这一年,他家的玉米地少产了100多斤,那家村民给他送去几十斤玉米,他说什么也不要。13年前,他在麦场里晾晒小麦,突然雷鸣电闪,天边乌云卷来,一场猛雨就要袭来,刘耀樑让自己的老伴赶快收晾晒的麦子,此时他抬头一看,西边有一户人家晾晒的小麦,只有一个孩子在收麦,于是他对老伴说,你先收咱的麦,我过去帮帮那一家。结果,那家的麦子免遭损失,他家的麦子却泡在了水里,他的老伴好一阵埋怨,他只是笑笑。刘耀樑有一手大厨手艺,村里谁家办红白喜事,他都主动张罗,临走主人都要送给他一条烟、100元钱,他却从来不要,说:都是乡里乡亲,谁不用谁。刘耀樑开的小卖部,有村民欠了账,他从来不主动要,他说,有了钱他们就会还。
刘耀樑为他人做好事,从不张扬,不图回报。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对个人的事,对自己家的困难,他从来不提。在战斗中负伤落下残疾,他没有向政府要残疾补助,只是享受每月480元的复原补贴。五年前,政府为复员军人体检,他才第一次到县民政局。这些年,房屋失修,他住的是丈人家的房,儿子病瘫在床,还要由老两口照顾,生活十分拮据。之后,当刘耀樑曾在朝鲜战场立功受奖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一些人对这位默默无闻的功臣增添了几分敬重,更多的人劝他找政府求助,刘耀樑却坦然地说,想起牺牲的战友,我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人了。我生活过得去,不能给政府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