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第一职责 强化日常监督

2019-11-19 08:00:28胡政军
支部建设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区监察纪检监察

◎ 胡政军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第一职责,是深化“三转”的目标方向。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强调“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近年来,阳泉市矿区纪委监委围绕“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强化日常监督”专题,积极探索实践,使日常监督的约束作用有效发挥。

齐头并进 打好监督组合拳

随着监察体制深化改革,监察范围扩大、监督对象大幅增加,比如,改革前全区监督监察对象是3782人,改革后达到4396人,面对这一新的要求和挑战,结合区域实际,着力构建 “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

一是严格纪律监督。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更加精准。2018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22人次,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占比分别为77%、16.4%、2.5%、4.1%,使惩处极少数逐步向管住大多数拓展。

二是加强监察监督。全面贯彻执行监察法,加强对全区1847名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情况进行监察监督。打通监察监督全覆盖“最后一公里”,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6个街道全部设立专职监察员、18个行政村和44个社区设立监察联络员62名,管住纪律管不到的空白地带,实现了从理论上的“监察全覆盖”到实践层面的“监督无空白”。

三是深化派驻监督。巩固拓展派驻机构全覆盖和派驻监察相结合的改革成果,坚持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延伸日常监督触角,全区7个派驻纪检监察组设立纪检监察联络员72名,日常监督、长期监督更加有效。比如,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区国库支付中心主任空缺两年多,由一名职员临时主持工作,由于责权不对等,存在工作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审核把关不严等隐患问题,于是,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选配主任的监察建议,有效防控风险隐患。

四是开展巡察监督。截至目前,已对93个党组织和7个单位(村)开展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和机动巡察,共发现问题413个,移交问题线索68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14人,通报批评3个党组织。去年针对市委第三轮巡察反馈意见,督促制定整改措施121条,新出台和完善制度细则27项,40项任务全部整改完成,震慑利剑作用有效发挥,治本效应更加彰显。

突出重点 提高监督精准度

精准监督,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强化对执行重大决策、落实重要事项和重点领域的监督,主要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强化政治监督,坚持把政治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重点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三重一大”会议,每次都指派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带着监督“台账”让监督对象直面问题,回归党内监督本质。

三是强化干部作风的监督,重点督查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软作为假作为以及调门高落实少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岗位、关键少数和隐形变异,实施立体式、全覆盖、无缝隙式监督检查。

四是强化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监督。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深入开展扶贫领域、民生领域和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制定出台了《推行“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实施意见》,总结提炼“345”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群众监督、街道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四级监督”体系,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运行在监督中,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全区民生领域信访举报大幅下降,其经验做法被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和访谈。

创新方式 力求监督见实效

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找准监督切入点,不断探索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提高监督的质量和实效。

一是赋予传统监督手段新的生命力。用好用活传统监督方式,将一些传统监督形式“完善升级”,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参加联系单位和部门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及“三重一大”等会议时,都是提前审核、全程参与、督促整改。今年指派的15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全区66个部门和单位的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中,对质量不高、要素不全的30份对照检查材料责令重写,当面指出20多个问题,提出30多条整改意见和建议。

二是探索个性化日常监督方式。为准确把握被监督部门和单位的政治生态情况,对全区470名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6个纪工委和7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对4396名监督监察对象建立廉政档案,建立联系部门和单位政治生态活页夹,做到“一人一档”“一单位一夹”,全面掌握底数,做实做细基础性工作。

三是用好用实纪律检查建议。将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和巡察成果用足用实,针对个性问题提出整改要求,针对共性问题督促建章立制。为防止“带病提拔”“毛病进先”“问题评优”等问题,建立健全廉政审查制度,将干部提拔、评优评先等纳入纪检监察廉政审查范围,两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审核把关拟提拔和评优表彰对象220多人次,建议取消拟评优单位12个、拟评优表彰人员19人次,纯正用人评先导向。

四是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为排除干扰和阻力,消除监督检查人员后顾之忧,在全市统一安排交叉互检和察访的基础上,主动与兄弟县区开展异地交叉监督检查,去年就工作纪律问题与郊区纪委开展互查,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与城区纪委交叉检查,共发现问题线索6个,经调查核实对4名直接责任人、相关领导和2个单位党组进行问责追责,破解了“关系网”“人情网”和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取得明显效果。

刀刃向内 加强监督全方位

正人先正己。区纪委牢牢扛起监督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刀刃向内,从严抓实,加强监督的再监督,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教育管理。

一是常态教育抓得紧。结合目前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组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从政道德和个人品行修养,

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慎友。

二是开展家访察秋毫。积极探索建立干部家访制度,着重了解纪检监察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和兴趣爱好情况,全面掌握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生活状态,掌握其家庭家风情况,困难需求和思想动态等,并提醒家属当好“廉内助”。

三是问题导向掐苗头。为防患于未然,要求全区61名纪检监察干部签订执行省纪委“三条禁令”承诺书,为每一名干部制作了警示牌,督促提醒纪检监察干部严守承诺,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加强对业余生活、社会交往、工作作风等全方位监督,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外出报备制度,全面推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除婚丧喜庆事宜外,个人其他重大事项、休假离开市区、以及打听案情和说情干预等情形都在报告范围。建立个人廉政勤政活页夹,修订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责任清单”、考核办法,对敢监督、会监督、真监督的干部给予正向激励,对作风不实、监督乏力、流于形式的严肃处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猜你喜欢
全区监察纪检监察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08
纪检监察
水政监察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