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锦
傍晚,一队官船浩浩荡荡开到了镇江府,两江总督黄廷桂弃船登岸。一大队文武随从紧跟着,一时间,街道上人山人海,鸣锣开道的喧嚣地动山摇。
忽然间,黄廷桂的脖子一凉。他一摸,大叫一声:我的朝珠呢?
这朝珠可不是寻常之物,是清代官员官服上佩戴的串珠,一共一百零八粒。凡是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都得随身佩戴,不得马虎。现在,朝珠竟然丢了,黄廷桂当然大惊失色。
作为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黄廷桂颇有资历。这样的朝廷命官哪敢得罪啊。当地的官员急忙展开侦查。
捉贼的重任落在县令身上。差役捕快立即出动,搜寻了两天,连罪犯的影子也没见到。再过几天,仍是毫无线索。镇江府一带,一向都安定。一定是黄廷桂一路贪婪索取,臭名远扬,惹恼了高人侠客出来对他小惩大戒。可这位侠客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让黄廷桂丢面子,还不留痕迹,厉害,厉害。去哪里捉贼呢?县令抓耳挠腮,急得团团转。
手下人不中用,县令也实在想不出个好办法,只好决定亲自出马跑一趟。他换上了便服,出门秘密查访。
县令到了句曲山。这一带崇山峻岭,沟深林密,风光真是不错。但县令哪有心思寄情山水?
忽然,县令看见前面不远处的陡峭绝壁上,有一个人影。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身材苗条的少女,身穿深红纱衫,在峭壁上攀缘自如。接着,又跳到女贞树上采摘女贞子,忽上忽下,身轻如飞鸟一般。
县令心中一凛,想这女孩看上去就十六七岁,居然有这样的好身手,如果她掠走黄总督的朝珠,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说不定她还真知道黄总督朝珠被窃的事呢!这样想着,县令的目光紧紧地捕捉住了那个少女,看她往哪里去。
红衣少女采完树果,很快就从山崖下来,蹦蹦跳跳地踏上了一条小路,县令也不声张,悄悄地跟着她。
少女踅身进了一个山洞。洞内面积有几亩地大,曲径通幽;空气相当清新,溪水淙淙流过。红衣少女曲曲弯弯地绕过不少光滑湿润的石壁,走进了尽头的一间茅屋。
茅屋门前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发现县令,就站了起来,呵呵一笑:哎呀!你不是镇江府的官老爷吗?怎么会到这里来?
县令见行藏被识破,十分尴尬,遇到高人了。他赶紧上前作揖施礼,对老婆婆说明了来意。老婆婆微微一笑,道:哦,是这事呀!想必是我那调皮孙女空空儿与你的上司开玩笑吧,使得官老爷费尽周折找到这个地方来,我一定会好好教训她。
县令忙说:不敢当,不敢当。您就让我见见她吧。等我拿回朝珠好回去复命。
老婆婆面色一黢,说道:这丫头刚回来,现在又不知上哪儿去了。再说,她也不愿见生人。请大老爷还是暂且回府。明天,我叫她一定送还总督大人的朝珠。大老爷请在明天午前到江宁县报恩寺塔顶上去拿就是了。
县令很失望,但不敢再说什么。他恭恭敬敬地答谢过老婆婆,顺原路退出去了。
县令回到镇江禀告黄廷桂,黄廷桂闻听此事,非常震惊,准备第二天趁取珠时把盗贼一同抓获。
次日,黄廷桂派副将率领重兵包围了报恩寺塔,人人张弓搭箭等待着盗珠人出现。到了中午,众人一齐睁大眼睛,仰面注视着塔顶。忽然,看见一道红光,疾如闪电,从人们眼前划过。有眼尖的马上叫起来:快看,塔顶尖上挂上了一串朝珠!
一串朝珠还在那里晃荡,塔底下已经万箭齐发,嗖嗖的响声不绝于耳。但是,箭射了一阵,塔上却渺无人迹。于是,副将命令一名矫健的士兵爬梯子登上塔顶,取了朝珠下来。
朝珠上附带系了一封书信。封皮上写着几个大字:空空儿手封。
副将把信呈送给黄廷桂。黄廷桂一看信封,不解地问县令:“空空儿”是什么?
县令说: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少女。
拆开信封,信纸上写着一些话。黄廷桂读着读着,眉头越皱越紧,手不停地抖。原来,此信是谴责黄廷桂的,大意是斥责他身为两江总督,三朝元老,理应勤于政务,体恤民情。可是他自从上任以来,作威作福,扰害百姓;玩弄权术,欺蒙皇上;利用职权,凌辱地方官吏……空空儿忍无可忍,取他颈上的朝珠,略示警告,如不打算迅速悔改,继续作恶,定当取他的脑袋,以此作为贪官污吏的榜样……
黄廷桂读完信,浑身直冒冷汗,战战兢兢,脸也白了。县令在一旁察言观色,已料知信中说些什么,不由得露出一丝旁人不易觉察的讥讽之色。
经此一吓,黄廷桂继续巡视时,已全无兴致,气焰也收敛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