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世界上永远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故事在民间,新闻在基层”。事实上,新闻记者只要吃得苦,深入到基层,通过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就能淘到“宝贝”,取得“真经”。
2004年10月,笔者到市老龄办采访时听说,江阳区况场镇81岁老人周其芳和64岁的李玉德老人将于月底结婚,市区老龄办将前往祝贺。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题材,社会上多数人对老人的爱情婚姻生活并不关心,对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很少关注。老年人不仅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应“老有所爱”,他们爱与被爱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于是,笔者立即前往江阳区通滩镇敬老院,深入采访两位老人,写了《见证81岁老人的爱情》一文,该文在2004年度四川省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三等奖。
2004年,香港健康快车来泸施行“白内障摘除术”,泸县云龙镇巴茅村五组杨千老年人是受益者,笔者和同事一起采写了深度报道《健康快车在泸州》。老人眼睛复明后,为了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想在百年归世后捐出自己的遗体。他找到记者,希望有人资助他到广东寻找孙女,让孙女签字同意其捐遗体。得到这个新闻线索后,笔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主任,与晚报记者一起帮忙,联系泸州现代运业集团时代有限公司给予资助,帮助老人顺利到广东寻亲。笔者写了《77岁老人的心愿》一文,并获得2004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作品二等奖。
这两篇新闻,都是笔者在深入基层采访时,在与采访对象交流中获得的信息,然后及时抓住线索采访。
有经验的记者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是新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采访是报道的前提和基础,报道是采访的结果。在工作中,我深谙一个道理,不深入现场采访,仅靠书面的文字材料或通过别人的转述来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记者应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记者应做好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的功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采访前,要收集关于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列出采访提纲;采访中,用聊天的方式,营造愉快的氛围,使采访对象开口说话、吐露心声,善于提问和倾听,巧妙切入主题;采访后,及时整理采访笔记,提炼归纳整理文章构架。
2009年,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组织一万名藏区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中职教育,阿坝州阿坝县机关幼儿园教师文丽萍的侄女也是此项计划的受益者。为了谢党恩,文丽萍放弃竞聘幼儿园园长的机会,来到泸州市树风职高当“9+3”工作驻校教师。2011年,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集中采访文丽萍,宣传她无私的大爱精神。文丽萍的事迹受到省委领导肯定,认为这种高度责任感和“园丁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应当弘扬。文老师所实践的“让爱作主”的工作方式,应予以推广。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文丽萍的感人事迹,笔者深入到她工作的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从其同事、学生口中了解她更多的感人故事。笔者把所采访收集来的多个故事和细节,用新闻写作手法进行巧妙组合,写成了《爱之所在 格桑花开》一文,因为深入现场,采访细致,信息掌握充分,故事性和可读性强,在2012年四川省新闻奖评选中,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二等奖。
表现是讲好故事新闻的更高层次。写作的深度来源于思想的高度,历来的经验表明,一篇好的故事新闻成功与否,关键在思想,难点也在思想,捕捉到生动丰富的故事,细节固然重要,但由浅入深、整体驾驭的功力更加重要。《爱之所在格桑花开》一文,采访归来,笔者手里相关的资料就有三万字左右,如何从这些浩如烟海的素材中“抽”出文丽萍感人的事迹?笔者逐一分析材料,经过反思,提出了三个部分的构架设想:
——怀揣感恩,她从高原来。把文丽萍为了谢党恩,用实行行动回报社会,放弃了竞聘幼儿园园长的机会;
——以爱动人,学生心中的“文妈妈”。写文丽萍采用“让爱作主”的工作方式,和181名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玩耍,用母亲般的柔情和博大的胸襟感化着孩子们;
——以情育人,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写文丽萍用心用情忘我工作,引导孩子们日益成长、成人、成材,为民族团结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三个部分,节奏跌宕起伏,逻辑层层递进,挖掘不断深化,思想不断提升。笔者一遍又一遍地锤炼着稿子,也一遍遍地锤炼着自己。千锤百炼之间,感觉越来越好。
泸县二中教师童建树,2003年至2007年,三次主动请缨去凉山州木里县支教,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十年行动计划支教先进个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他又立马申请到地震重灾区青川县支教,他被评为“青川县抗震救灾支教先进个人”。笔者通过深入采访搜集素材,然后认真归纳整理,采写稿件《支教路上一棵树》,从“点石成金,辛勤耕耘”“心系木里,真情关爱”“灾区支教,身先士卒”三方面架构,写了童建树用赤诚的心、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在支教路上无私奉献、执著地追求着教育的最高境界。该文获得2009年度四川省新闻奖通讯二等奖、2009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通讯二等奖。
对于一个新闻线索,笔者做到追踪报道,而不是一报了之,2013年,笔者再次采访了童建树,写了《为山区孩子圆梦的人》,从三个方面架构:三赴木里——架起民族团结桥,两赴青川——真情感动重灾区,抗击病魔——铁骨铮铮不屈服,写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情怀。《为山区孩子圆梦的人》一文获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通讯三等奖。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汶川县草坡乡、克枯乡的学生到江阳区黄舣小学借读。笔者多次深入到学校采访,在江阳区妇联组织开展的“江阳爸妈”与汶川儿女结对帮扶活动,捕捉到一些感人的故事,写了《爱如潮水》通讯;2010年,汶川地震两周年,笔者又及时采访了汶川儿女与江阳爸妈之间的感人故事,写了《汶川儿女难忘“江阳爸妈”情》,这两篇文章都获得了四川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等奖。
在写作中,笔者以平民化视角还人物以真实,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受众提供信息,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拉近典型人物和受众的距离,让读者感到平实、亲切的同时也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