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余热讲“三情”

2019-11-18 13:00:31江苏省泰州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姚东社
中国火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姜堰泰州市老同志

江苏省泰州市关工委副秘书长 姚东社

肥沃的土地,百花争艳,清香阵阵。这里,给关工人劳动之余得以消遣,紧张之后得以轻松,阅读之后得以愉悦,潜移默化中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关爱青少年,献身关心下一代事业,要讲“三情”。

珍惜组织情

我们每位老同志的人生起步和事业有成都来自于组织的培养、信任和关怀,起步是组织为我们奠基,进步是组织为我们指向,归途是组织为我们保障。我们退休了,是守家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还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响应组织的号召,为党的关心下一代事业或为增进人民福祉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泰州市现有5.4 万多名五老在继续发挥余热。他们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展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懈追求和身不在位心忧国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组织的感激之情。海陵区老教师江询,虽然89 岁高龄,但每年坚持给孩子们上革命传统教育课20 场左右。我们为像江询这样的老同志的奉献点赞,同时期盼更多的老同志珍惜、常念组织的关爱情,自觉加入到五老队伍中来,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奉献余热。

珍惜事业情

事业是人生最基础、最崇高的追求,只有为事业奋斗终生,才是真正充实的智慧人生。我们退休了,但应保持以往对事业的珍惜和热爱之情。关心下一代事业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是党的一项崇高事业。老同志个人需求应服从于党的事业需要,让自己退休的人生多一份精彩。姜堰区大伦镇胡宏根同志退休后,主动担起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责任,坚持18年帮教失足青少年186 名,救助困难学生40 多名,近几年,全镇青少年无一失学,无一违法犯罪。老同志唯有初心不忘,矢志不移,珍惜事业情,才能自觉忠诚敬业、务实创新、无私奉献,在党的关心下一代事业中续写精彩的人生新篇。

珍惜家乡情

家乡是生命的起点,是把我们养育和培养成人的地方。家乡曾给予我们的太多,而我们往往回馈太少,更多原因是长期工作在外难以顾及。因此,我们每个退休人,都有讲不完的乡里事,忘不了的思乡愁,报不完的家乡情。兴化市的樊才林退休后回到家乡,用80%的退休金、80%的住房、80%的精力,免费开办校外教育家庭辅导站15年,全村10 多年无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姜堰区25 名老农业专家放弃守家享福、随子带孙、外聘挣钱等现实利益,与家乡的青年农民结对,帮扶解决创业难题,建成创业示范基地20 个,其中“蚊帐大米”通过欧盟检测,事迹登上《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姜堰泰州市老同志
讲述省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1年9期)2021-10-14 14:36:12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小读者(2019年24期)2020-01-19 01:51:48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5:58
泰州市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2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0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