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质量兴农的关键点

2019-11-18 12:27郑风田
民主与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兴农农户农产品

郑风田

质量兴农,关键在于调整农业发展战略,从农业生产源头抓起,打击仿冒农产品品牌,规范认证市场,将分散化的小农组织起来,培养乡村工匠式人才。

当今,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如何由增产转向提质,以高质量兴农,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调。

一、我国农业面临的两个重大转变

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大幅度提升

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消费与温饱阶段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对食物的品质、健康、安全与生态环境等更为关注。但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是以数量为导向,每年的统计上报指标也基本上是粮食生产了多少斤,优质的农产品虽然有,但数量极为有限,可能还不到1%。

农业生产工厂化、化学化带来重大隐患

中国的农业生产同样面临很大挑战,传统的农牧结合方式在最近一二十年中有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首先淘汰的就是耕牛,近几年又大量放弃养猪,沿袭几千年的农牧结合方式被慢慢淘汰。牛粪、猪粪、秸杆、杂草被农机、化肥、农药以及各种激素、抗生素取代。

中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农户的规模化生产比小规模危险许多。跟现代国家的大农场相比,生产规模上来了,但生产条件还远远落后,处理方式也远未达到现代化水平。过去被很多国际农业专家认为是中国最宝贵东西的农家肥和有机肥,这些年也因为投入得到的回报太低,基本弃用。农民种懒田,追求产量最大化,而城市的消费者又对品质有着较高要求,由此导致产品质量与消费需求断裂。怎样把传统中好的东西恢复,又能克服传统生产水平不高的问题,是当前最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深层成因:市场与政府双失灵

市场失灵——生产者追求的目标和消费者需求的目标不对等

我国农产品从田头到消费者餐桌,之间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加5%—10%的利润,消费者需要什么传达不到生产者,生产者生产的高质量产品卖不出好价格,因此市场是失灵的。而“公司+农户”模式同样存在问题。高质量农产品需要公司农户是一体的,即从田头到餐桌是一体的,但在这种模式下,地在农民手里,如果农民生产的是低质量的东西,企业加工再好也于事无补。“公司+农户”可以满足产量,但质量在市场是体现不出来的。

政府失灵——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问题

中国2.2亿农户中3/4以上是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分散在360万个自然村中,经营户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且分散,属于世界上最细小规模的农户。历史经验证明,任何政府都无法解决与分散小农之间的交易费用过高问题。

世界农业服务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为基于美国式的大农场的公司化(产业化/市场化)契约关系;其二为基于日本韩国式的小农经济的综合农协体系。但是,本来属于典型东亚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中国却在上世纪90年代以农业产业化名义超前引入美国式公司化体系,致使农业服务体系条块分割严重,加剧了与小农经济交易费用过高的矛盾,中国农业越来越难以维持。并且以小生产对接大市场,这种对接只能满足数量的对接,质量无法保障。

三、我国质量兴农的六个关键

调整质量兴农战略

要调整战略,实现从温饱型到小康型农业的转变,把农业从过去单纯的数量型生产逐步向质量提升转变。长期以来,在13亿人口的高压之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战略基本都是以数量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每年的多少连增,也基本是统计数量。这种发展战略,在温饱阶段确有必要。但我国目前正处于从温饱到小康阶段转变,至少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百姓吃好问题。

要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要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

需强调的是,从生存型农业到小康型农业,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这是两条体系的区分,无论生产、流通还是销售都要区分。传统的温饱型体系及产品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这个体系不但要继续保持,还会保持相当大的比例。

把控生产源头

在农产品收购环节,优质优价往往难以体现。以水稻为例,稻农生产的稻米出路有两条,要么卖给国有粮库,要么卖给粮贩子,而这两个收购者也基本只按数量收购,不会因为品质多付钱,这种现状也刺激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追求产量最大化,自然倾向于购买高产量的超级稻种植。

从数量到质量转变,必须从源头的育种抓起。以水稻为例,过去我国对超级稻进行了诸多宣传,但超级稻的高产目标与目前国人对稻米的实际需求目标渐行渐远,过去片面追求产量的战略已进入死胡同。从育种学来讲,如果追求产量最大化,其品质、抗性就难免要牺牲许多(太高的产量往往是用化肥催起来的,其口感、品质差了不少,杂交稻的口感就比普通水稻差许多)。超级稻的超高产量其实并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吃好的需求。近年春节日本的大米与电饭煲在国内火爆,反映出的正是国人对质量的巨大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的现状。在对新品种进行评估时,产量最大化的指标必须调。

笔者在日本参观养鸡场时,发现养鸡场所用饲料居然是稻谷。据当地农民讲,日本这些年稻米过剩,每亩产量600斤以下的稻谷才让人吃,超过600斤的就作养殖饲料。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奢侈,但却不无道理。这也是日本大米虽然价格奇高,国人还去追逐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已有相当一批消费者对高品质的大米有需求,但目前的市场却无法提供或者远满足不了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需求。

打假

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前被仿冒的比例太高,如何进行打击,才能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以优质五常大米为例,按黑龙江五常大米协会会长的估计,目前市场上真正的优质五常大米不足1%,也就是说市场上99%标示的五常大米实际上却是假货。消费者虽然付出了高价,但却买不到真货。劣币驱逐良币,长此以往,优质稻米就被逐出市场。而从生产者角度来看,我国稻农户均10亩地,数量极有限,不可能直接把稻米卖到城里。农户生产出了高质量米,消费者却很难吃到。

认证打假

在认证方面,我国存在假认证、真认证但数量无约束以及缺乏第三方社会监管等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认证鱼目混珠,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标签认证,很多是花钱买的牌子。这是有机农业认证的最大问题,也是阻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消费者对于究竟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难以进行有效判断。

小农组织化

实现质量兴农,必须把分散化的小农组织起来。由于普通小农户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无法单独与市场达成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在同进货商谈判时无法争取到市场均衡价格,常常被压低价格,在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减少,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得承担自然风险。如何以产业融合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来提升农民收入,对农业供给侧改革成功非常关键。

未来质量兴农的核心力量是新兴经济组织,是合作社企业。农民加入农协,农协可以为农民提供完善的服务。比如打农药,农民不能直接打,必须派农协的人来打;农协有自己的超市,农民都按照农协的标准来生产。目前我国号称有200多万农民专业合作社,然而大部分合作社是僵尸式合作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培养乡村工匠式人才

质量兴农,人才是关键。要重点培养一大批乡村工匠式人才——“新农人”,才能保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新农人”包括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等。要加大资金投入,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工匠式人才需要有效的人力培训。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

目前,我国已发布质量兴农五年规划,然而质量兴农落实到小农户,我们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还要面临很多挑战。

猜你喜欢
兴农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庆丰收
天津农商银行“兴农助教”专项基金已资助6590名学生用款逾1568万元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