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年(七)

2019-11-18 08:19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3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澳门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殖民主义者以强权和武力方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强行割占和租借香港。但是,自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过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为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就声明: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趋于成熟。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华期间同邓小平举行会晤。邓小平坦率地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1997年中国要收回香港。他表示,中国政府在作出要收回香港的决策时,已估计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三个附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香港在1997年后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的地位,以及所实施的制度和各个方面的政策。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怀抱。

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邓小平理论是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行动指南,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开拓前进的思想武器,是党和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澳门平静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79年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984年国庆节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澳门同胞国庆观礼团。他不容置疑地说:澳门问题的解决,当然也是“澳人治澳”“一国两制”。

1987年4日13日,中葡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为保证澳门的稳定过渡和长期繁荣,1993年3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问题尘埃落定。

由于中葡双方都严格遵守《联合声明》,履行各自的职责,因而在过渡时期澳门问题再也没有出现波澜。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顺利完成澳门回归的政权交接。中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世纪之交,在推进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敏锐察觉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实际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在借鉴党70多年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兴衰存亡的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飞跃。

最早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一次讲话。随后,江泽民又来到深圳、顺德和广州市等地考察。其间,江泽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命题。他说:“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充分系统阐述。“七一”讲话发表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再次实现了与时俱进。

西部大开发

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近1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是区域经济增长趋于不平衡,二是地区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于1988年9月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1993年3月,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新的调整,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但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发展仍然很迟缓。针对这种情况,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跨世纪指导方针。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专门就此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1997年党的十五大继续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新的变化,审时度势,统揽全局,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战略构想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同时也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对西部地区人民的一个重大政治承诺。

自1999年起,党中央开始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00年1月,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朱镕基同志任组长。为切实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外商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投资于西部地区。在中央和地方的政策鼓励和推动下,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很快形成一股“西进热潮”,很多商家和企业纷纷到西部地区进行开发洽谈,西部大开发战略初见成效。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3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是管用的,为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澳门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新形势下煤化工企业宣传的作用分析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