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通向小康的“金桥”

2019-11-18 07:53
当代贵州 2019年40期
关键词:索桥金桥河畔

“溜索改桥”工程相继竣工,威宁偏远山区群众结束了“以命渡河”的溜索时代,也架起了一座座通向小康的“金桥”,促进沿岸两省人民深度融合,带动村寨经济交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37岁的杨庭跃是威宁玉龙镇沙田社区村民,在镇上的建筑工地打零工,每天有180元收入,家庭年收入3万元左右。大桥修通后,凭借10多年练就的精湛手艺,杨庭跃带领本村5名村民,培训技术,组建团队,把市场拓展到河对岸的云南。

“非常感谢政府帮我们修了桥,以前过河太危险,工具没法携带。这两年桥通了,务工机会和务工收入都成倍增长。”于杨庭跃而言,令人高兴的不只如此,还有一段跨省婚姻。

桥修了,路通了,赚钱机会多了。3年前,金斗镇河畔村的张兴厂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这个长期在外务工的青年决定返乡创业,开一个糕点烘焙店。

金斗镇河畔村的对岸是云南宣威市会泽县杨柳镇杨柳村。为了便利两岸村民互赶集市,1996年,杨柳村在可渡河上搭起木板索桥,结束了两岸淌水过河的日子。

2013年,年久失修的索桥破烂不堪,在湍急的河道上“风雨飘摇”。河畔村牵头重修索桥,两岸村民自愿捐资出力,募捐4万多元。冬季枯水期,河风凛冽,每天十几名村民冒着严寒开工。20多天后,一座钢铁结构的“杨金索桥”展现眼前。为庆祝新桥竣工,两岸村民在桥头摆酒席、放鞭炮,立下刻有捐资出力者姓名的功德碑。

2014年,河畔村和杨柳村成为“溜索改桥”工程建设重点村。2016年底,距杨金索桥50余米处,一座全新的车行桥“飞虹桥”正式竣工。

“挽起裤脚,冒着生命危险过了几十年的可渡河,现在能坐车过了,去杨柳赶集做生意更方便了。”张兴厂的父亲说,儿子在广州打工时学了糕点手艺,回来在杨柳村集市租门面一边做生意,一边照顾父母。

“飞虹桥”通车后,张兴厂把店搬回家门口,平日里光顾生意的除本村人、走亲的赶路人,还有部分游客。赶集时,张兴厂用小货车拉着当日凌晨做好的糕点,一早到家对岸的杨柳集市里卖。张兴厂的小卖部经营着各种零食和日用品,每天有上百元收入,赶集或逢年过节时,能达到上千元。

如今,已封禁的“杨金索桥”成金斗镇和杨柳镇小有名气的历史标签。从四面八方路经此地的游客,有时会下车驻足拍照。

猜你喜欢
索桥金桥河畔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金桥月历
家乡的九峰索桥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过亚龙湾索桥
金桥月历
丹江河畔那群人
重建了500多次的大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