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新闻舆论监督效果的有效途径

2019-11-18 06:57:00
记者观察 2019年12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民族团结

一、要坚持维护民族团结的舆论核心

国家的稳定要建立在各个民族相互团结的基础之上,这也是对每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媒体工作者更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有关部门的媒体人而言更是如此。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引导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遵守法律的有关规定。

此外,还要结合地方性政策,在民族团结这一思想的统摄下展开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工作者要讲求方式,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切实感受,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职责所在,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二、要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尺度

一直以来,民族问题都引发了不少关注,相对也比较敏感,因此必须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对于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国家的安全与民族的和谐都十分有利。新闻媒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加强对媒体工作的引导,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宣传口径,尤其在宣传那些敏感话题时更要把握适度原则。对于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事件,在报道时要深入了解,强化认知,保留争议,尤其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负面情绪,避免不良影响的产生。同时,不能出于引发社会效应和群众关注的目的对民族敏感话题大肆渲染,为了一时的轰动感情用事,这对社会的和谐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正确地宣传引导

最近这几年,各个国家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少数民族地区时有动荡,诸多灾害性事件、社会安全问题等层出不穷,对人民群众的个人安全与国家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区域安全面临着较大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新闻媒体及时站出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保证在面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时,媒体能够有效应对,这也是民族工作的关键内容,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应有之义。

面对突发事件时,媒体更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正面引导,加大宣传,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对于那些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主流媒体而言,更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宣传,抢占先机,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一切流言的产生,将社会负面影响扼杀在摇篮里,帮助人民群众了解事件的实际情况,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维护其根本利益。

四、要注重新闻舆论报道中的规范用语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语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进行舆论报道时更要注重语言表述的规范性,这是舆论监督的一项主要内容。要保证语言表述规范,新闻媒体人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端正思想态度,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表达习惯,尊重语言差异,对他们的语言要十分熟悉。此外,对于那些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特殊含义的语言也要十分关注,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尤其是那些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更是要避免使用。例如,将“回族”称作“蛮族”是对他们的侮辱,也不能用“蒙族”来代替“蒙古族”,用“维族”来代替“维吾尔族”等。在书面表述时,不能使用口语,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我国的不少地区信仰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媒体中要坚决避免使用“猪肉”这一词汇,这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坚决避免因为媒体工作者的不注意造成不必要误会情况的发生。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新闻媒体既承载着最基本的传达信息的作用,又肩负着维护地方稳定、民族团结,尊重民族情感和宗教信仰的重要使命。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媒体,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要有清晰的认识,结合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新闻舆论监督效果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闻媒体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草原歌声(2021年1期)2021-07-16 06:58:04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22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4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4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8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