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恬子
【中考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这组漫画,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专家评析】
今年的丽水、金华地区中考作文题与2018年相比,形式更加活泼,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面对一群读图长大的考生,图文并茂的作文材料,更有助于燃起考生的兴奋点,提高写作的参与度。而蒙太奇的展陈形式,能激发考生的联想与想象,为考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围绕漫画中的两句话,可以提炼出如下几种立意:
第一种是正向立意。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坚持自我,才能收获鲜花和掌声。第二种是逆向立意。既可以对第一句话表示质疑,如“一个人想学会飞,不一定先学会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也可以对第二句话进行反驳,如“一個人不经历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也可以学会飞”。第三种是聚焦立意。如果从四幅漫画的组合方式出发,着眼于四幅漫画的内在关系,然后进行联系和透视,也可以生出新的立意。四幅漫画为什么不横排却要竖排?原来竖着排,使漫画更有层次感,这种富有层次的纵向排布同样可以给考生以启发,在立意上可以有进一步深化的可能,即“立下愿景”(想学飞)—“始于足下”(站立、行走)—“上下求索”(奔跑、攀登)—“实现愿景”(学会飞)。
高分作文除了做到审题立意的精准深刻、写作内容的厚实丰富,还要做到写作技巧的独创性、个性化。比如有考生行文的角度很独特,不是先写过程后写结果,而是把“飞翔”前置,重点写各种各样的“准备”,既紧扣题意,又充满个性,令人耳目一新。
思维流量决定了作文的含金量。角度的切入和思维的展开,折射出作者的创意,也决定了作文的高下。写作思维具体表现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而材料是否新鲜,构思是否精巧,见解是否新颖,推理想象是否有独到之处,更是写作智慧的生动体现。
【优秀例文】
笔画之间纳须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题记
这是“绿谷之秋”现场书画大赛,无声却激烈的舞台。
铺开白宣,手持椽笔,倒出乌墨,蘸上清水。调匀了墨,略略刮干,中锋在纸上擦出一块诞生于混沌间的怪岩。
“今天你们要开始学习国画。”中年人用残存的左手在纸中勾出墨迹。“学画,先从一块石头开始学。”
就这样,一块石头接着一块石头往上积累,怪岩中,渐渐有了草,有了花,有了青松与屋舍。
不顾他人已完成多少,一点一点,稳扎稳打地创造笔下这方天地。
“你,在干什么?”严厉的怒吼直指末排少年。“我刚说画树,你就画到树下的人了?别以为学了两年画就可以随心所欲。”
不禁打了个激灵,甩了甩头,我巧妙地在树下添了个盘腿而坐的道士,仰头望去,似乎是已从空缺处,望出了即将创生的异景。
“还记得去年你问我怎么画远山吗?”“是的,老师。”“几年之间,我看到了你扎实的进步,不难看出周末你有苦练。记住,一笔一画地学,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今天,就教于你罢!”
近景中景已然完成,一方世界已初具风采。我微微一笑,将两支笔备好,我记着老师的教导。
“想象远处有万千的石,”在近景处画了无数次的小石在空白处似是层层叠叠。“取下它们最外层的轮廓。”碎石又在眼前崩解、消融,冥冥间,它们似乎既在消亡,又仍存在。“现在,用墨与水去将它呈现。”一手淡墨留下墨痕,一笔清水迅速在其末端侧锋刮擦。墨痕富有层次地自上而下晕染,散开,相融……
在这四尺三开的宣纸上,右下角石头层层堆叠,错落有致,生出苍劲青松,映着下方观宇,掩着盘膝老道;向上是奇山怪石,悬泉瀑布;远方,群山朦胧,云雾缭绕。
六年学画,为今朝三时;须弥之景,由一石而始。
落款,盖印。一笔一画之间,便是一方大千世界。
这方世界,承载着的不仅是这短暂的作画过程,更是为今日三时我苦练的那千万个日日夜夜。
[【专家点评】]
作者准确把握了材料主旨,以学画的经历诠释如何学会“飞翔”,得出“须弥之景,由一石而始”的道理。老师深谙学习国画之奥秘,恪守循序渐进之规律,杜绝急于求成之心理,力避浮躁草率之弊端,而随心所欲的末排少年,历经六年苦练,累积艺术践履,终于在一笔一画的习得中悟得国画之道,练就非凡之功。这段从“站立”到“飞翔”的学艺之路,使我们明白,唯有耽于一笔一画,方能成就丹青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