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实习记者 宋韬
2018年发生的许多事,可以在2017年里找到缘由伏笔。我们也相信,在2019年,同样还会感受到来自2018年的雷霆万钧。
这一年,第十届中国律师论坛成功举办、律师冒着暴雨前往看守所会见、《律师宣誓规则》修订。在忙着点赞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年,多名律师被当事人暴力威胁、警察公号称律师辩护为“无耻的辩护”、检察院发函建议追究律师的庭上言论。在大潮奔涌的时光之海,律师个体的命运高低起伏。律师人身安全、律师权益保障、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问题亟待完善。
纵然有诸多的缺陷,但善良的人们对真相的追求将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因为我们知道,大家同在一辆疾驰的车上,谁也不是旁观者,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谨以此文,见证和记录过去的一年,见证和记录推动中国法治涓滴进步的每一位律师。
时隔七年之后,2018年1月7日至8日,第十届中国律师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中国律师论坛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起,2001年12月发端于昆明,先后在上海、广州、合肥、天津、太原、银川、成都、青岛等城市举办。
历经多年,中国律师论坛始终聚焦新时期律师业发展的前沿热点,通过集中探讨法律理论,分享业界经验,集聚了一批行业智慧成果,成为国内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律师交流活动。
第十届中国律师论坛主题为“律师法修改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共设律师法修改、律师管理体制、涉外法律服务、科技驱动法律、律师业务创新、律师文化建设、律师社会责任、律师制度改革等8个分论坛。
本届论坛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反映近年来我国律师行业发展成就,围绕当前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部署,聚焦律师行业前沿和热点问题,搭建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分享平台,提高广大律师执业能力与水平。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行,适逢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时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意义非凡。近千名代表就“律师法修改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谋划新时代律师事业改革发展,可谓律师界的一件大事、一件盛事。
2018年11月28日上午,全国律协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律协律师行业规则委员会副主任吴晨介绍了刚刚审议通过的《律师宣誓规则》。
2010年9月,中办国办转发的《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行律师从业人员诚信宣誓制度。
2018年5月13日,全国律协会长办公会对规则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5月25日,规则报司法部律公司征求意见;6月9日,规则提交九届全国律协第十三次常务理事会审议;10月26日,规则(送审稿)经九届全国律协第十五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关于宣誓形式,《规则》指出:宣誓时,单独宣誓的宣誓人、集体宣誓的领誓人均应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有形实物文本彰显出宪法的现实存在感、律师忠诚于宪法的神圣感。
而誓词内容原定128字,但规则委在讨论中认为有必要参照修订后的宪法宣誓誓词并结合律师职业的特性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为74字:“我宣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恪尽职责,勤勉敬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奋斗!”
《律师宣誓规则》的修订,将进一步引导律师牢固树立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的信念,增强律师的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执业精神。
2018年6月22日,湖南衡阳南舫律师事务所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经查,死者为该律师事务所律师金钟。
2018年9月10日,广东宝言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敏被当事人持刀劫持。
2018年12月3日,湖南豪宇律师事务所六名律师因代理商品侵权系列案件被多人暴力围殴,数名律师受伤,案卷材料被抢。
官司有输赢,律师的职责是在法律框架内最大化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律师不是神,案件结果律师并不能保证。律师为当事人辩护、代理,就好比“医生诊病”。正如医生不能保证手术一定成功,律师也不能保证官司一定能打赢。因为,最终的裁判权在法院。
律师权益保障,多在于强调跟公检法打交道过程中的执业权益保障,但当事人这么穷凶极恶地威胁律所、威胁律师及律所主任的情形,还鲜少看见。这些事件也再一次给律师行业敲响警钟,警示执业风险。希望各位律师朋友在执业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既要执法律之剑,也应举生命之盾。
侵犯律师权利的事件频发,现行法律对此有哪些规定呢?2015年9月,“两院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2015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依法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2017年3月24日,全国律协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投诉受理查处中心挂牌成立。
以上措施的实施,为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提供了强力支持。
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律师行业的广泛覆盖,努力为探索、加强新社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新鲜经验”。
2017年10月26日,司法部党组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全国律师行业委员会,简称“全国律师行业党委”,负责指导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
2018年7月1日,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之际,第九届全国律师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写入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章程》。
会上,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强调,将党的建设写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章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律师事业发展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必将对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和律师工作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截至12月21日,我国已实现32个省级律师行业党委全覆盖。除福建、广西、海南外,北京等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实现了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全覆盖。
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程,也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事业。
10月31日,广东深鹏律师事务所称有人“造反”,于是该所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反平乱运动”;为了平定内乱,所里成立了“平定内乱工作领导小组”。
12月6日,一份《告全体中银人书》流出。告知书中,中银律师事务所上海、深圳、济南、贵阳、银川五家分所历数他们在筹划整体转至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过程中所遭遇的障碍、刁难。声明中列举的还击动作,除向司法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维权外,还包括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举报部分人在律师执业、律所管理活动中的违规、违法、犯罪行为。
惊愕之余,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事关中国律师业规模化的几个基本问题。首先,大所如何实现战略管理。其次,总所如何实现资源管理。最后,分所如何实现协调管理。欧美国家的律所管理,可能已经发展到总所与分所之间不分你我的扁平化管理。但在中国的律所管理中,如何提升总所的管理能力,如何整合总所的资源优势,如何协调总所对分所的服务统筹,如何满足分所的诉求、解决分所的需求,既是总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分所必须经历的难关。
无论是律所“内乱”事件,还是“分所集体出走”事件,都在警示我们,如果律所总部决策层发生权力争斗和不当更迭、律所内部利益分配不合理、没有民主的管理,其分所将深受其害。但愿律界同舟共济、共赴法治海洋,完成历史使命。而非将精力消耗在无谓的内斗中。
2018年5月15日,长沙律师行业“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长沙”系列主题活动——首届长沙律师节在长沙橘子洲举行。
据悉,首届长沙律师节选定于5月15日举办,是为纪念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颁布。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全市律师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增强律师的行业认同感、职业尊荣感、行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律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首届长沙律师节的举办是长沙律师行业的创举。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长沙市律师队伍发展壮大,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力量。
首届长沙律师节及系列活动是长沙律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向阳表示,这是提升律师职业信仰的需要,是推进法治长沙建设的需要,是弘扬宪法精神的需要。首届长沙律师节,必将为扩大律师社会影响、推动律师行业发展、擦亮长沙名片贡献力量。
基于目前我国已有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为专业人士设立的节日,近年来,我国一直宣扬建立法治社会,作为法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律师却没有律师节,律师界建议设立律师节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早在22年前,《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就曾在《中国律师》杂志撰文《5·15:中国律师的伟大节日》。全国律协会长于宁也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议,呼吁设立律师节。为此,刘桂明曾撰文《律师节,不是奢望》。而今天,律师节在长沙、在湖南、在中国,终于变成了现实、变成了平台、变成了赛场。
2018年8月17日,京都律师事务所在北京总部举行刑事律师独立出庭资格授予仪式暨刑事辩护专业化建设研讨会,正式授予曹树昌等十位律师独立出庭资格,一举打破了中国律师制度恢复40年来没有出庭律师制度的现状。
律师出庭是否规范和有效,不仅是对律师团队专业性的考验,还关系到一个个案件的成败,甚至会影响律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以及律师行业的未来。京都所在刑事辩护专业化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被与会专家学者称为“律师制度的改革之举”,将对中国刑辩律师的职业化之路产生深远的意义。
很多人都从英国或香港的律政剧里面看到过这样的场景:身穿黑色的律师袍、头戴假发,在法庭上言辞犀利、暗藏机锋,让案情跌宕起伏,为当事人力挽狂澜。他们就是出庭律师。
遗憾的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40年,依然没有出庭律师制度。但是,这一现状已经被局部打破。
京都律师事务所的这一创举,被包括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所名誉院长樊崇义,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原庭长高贵君,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厅原厅长袁其国在内的与会专家学者称为“律师制度的改革之举”,将对中国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2018年8月1日,“基层警务”微信公众号发文《为严惩杀警凶手,孤儿寡母放弃赔偿,是警察请转发支持!》称:“凶手高某和他的律师,在法庭上开始无耻的表演。”
2018年8月4日,网上热议一份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检察院出具给长沙市司法局的《工作联系函》。《工作联系函》指出:湖南纲维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志江公开发表了卖淫嫖娼有利于减少强奸等恶性犯罪的案发的辩护意见。本院作为监督机关,认为刘志江律师的该辩护意见有悖于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回应:“控辩双方本来就是对立的两个立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要求辩护人的观点一定正确,不符合客观规律。”
“基层警务”的上述表述既是对律师行业的侮辱,也是对人民法院的不尊重,更是对法治精神的伤害。同时,我国律师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也赋予了律师法庭言论的豁免权。
近年来,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法治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关于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良彪律师曾有过一段经典的表述:警察、检察官、法官们并不必然代表正义,律师同样亦非必然代表正义。但,依法侦破案件是警察的角色正义,依法提起公诉是检察官的角色正义,依法公正审判是法官的角色正义,而“专为坏人讲好话”则是律师的角色正义。这些不同的角色正义之间相互制衡,方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正义。
相应地,民众判断司法是否公正,既看司法活动在实体和程序上是否合法,也要看司法者行为是否文明,而如何对待律师,影响着民众对司法活动的合法性与司法者行为文明化的感受。
2018年8月8日,突如其来的大雨,让许多人出行变得艰难。大家的朋友圈,已经被暴雨刷屏。同时,一张构图不算精美的照片在北京政法圈里疯转。
图片中,北京特大暴雨后,某看守所门前,一位律师高举公文包,趟着齐腰深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去看守所会见。经过多方努力核实,这位律师是山西华炬(北京)律师事务所杨涛律师。
大家一致认为,这张图片生动形象地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做律师的“职业、专业、敬业”精神。
然而,8月9日,全国律协刑委会秘书长韩嘉毅律师却“怒”了。他表示:“明明法律规定了律师与当事人有通信的权利,打个电话不就解决了吗?那么多法治国家都已经毫无障碍执行的东西,在我们的国家就是法律白条?”
正因为律师通信权落实不到位,律师才不得不一次次亲自到看守所会见、辩护律师才不得不像潮水般涌入看守所。这才有了律师凌晨3点到朝阳看守所排队、律师会见室不够、会见时间不能保证等这些“老大难”问题。
如今,各地看守所早已具备技术设施和技术人员,开启律师与被羁押当事人视频通话没有任何障碍。不仅节约了物力、人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客观上也能保障被羁押人的辩护权利,促进个案的公正处理。看守所只需要向前迈一小步,中国法治就能前行一大步。
点赞完不畏风雨、趟水会见的刑辩律师,下一步,确实需要认真面对、研究和解决新时期“会见难”问题了。
2018年1月29日,山东省律师协会名誉会长、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广仁律师因病逝世;4月5日,山东鲁青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张福强在市内公交车上突然猝死,年仅36岁;5月9日,四川中赞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月林律师因病逝世,年仅34岁。律师行业竟成“高危”职业。
律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的职业,一份光荣与梦想的职业,同时,责任与艰辛并存。近年来,律界猝死、英年早逝现象接连不断,引发了大众关于律师执业现状的思考,律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再次引发行业的广泛关注。
有数据显示:在2231个投票律师中,84%的律师工作超过8个小时;有18%的律师甚至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88%的律师周末需要加班,有约10%的律师周末加班超过12个小时,工作量巨大。正如律师圈所流传的一句话:律师从不加班,因为他们永远不下班。
律师早逝现象让人扼腕痛惜的同时,也给很多律师朋友敲响了警钟。面对这些情况,各地律协也在律师身心健康管理与保障方面不断努力。目前,广东省律协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组织统保重疾险,上海市律协首推“律师医疗互助金”试点,北京市律协在全国率先为全体会员投保律师责任险。
作为律师本人,身处高危职业,在繁忙的工作中应尽可能挤出时间,强化锻炼,劳逸结合,争取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法治中国的希望与梦想不在远处,就在每一位律师对责任与权利的坚守,就在你我对人格道义的不断完善与超越。我们坚信,没有一次经历会白费,没有一声叹息不留下回响,我们的每一次坚守,都会让律师的执业环境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