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2019-11-17 05:38中共兴安盟委党校徐长安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 文/中共兴安盟委党校 徐长安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历史文化唯一未曾断绝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世界性的大国,中华文明也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文明。然而,明清以来,西方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东西方差距开始拉大。中国成为西方列强抢占世界市场的主要阵地,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使中国濒于亡国灭种的境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的逝去,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政治体制持续完善

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建设起着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治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中日趋完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效果的客观需要。正如邓小平所言,“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建国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制度化建设深入开展。我国各项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处于不断完善中,并在政治生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民主是现代政治的精神内核,建国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主选举范围扩大、干部公示、常委票决制等的推行,提升了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确立了习近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二)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建国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毛泽东主席说,“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稳步提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与框架。中国曾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并且稳居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了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的大关,占世界经济比重接近16%。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80%多的中国人生活在农村。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将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并在发展中逐步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极大地释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形成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的中国奇迹。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日益频繁,成为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经济总量不断提升,成功超越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与美国的差距正不断缩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聚焦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201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8年财政收入达到18.3万亿元,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以上,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位。7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2018年末,整体就业人员增加到7.76亿人。短短40年时间,中国创造了一个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经济奇迹。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7%。1952年,中国的GDP总值仅679.1亿元,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增加了1326倍。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新能源汽车产量115万辆,比上年增长66.2%。智能电视产量11376万台,增长17.7%。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704万公顷,粮食产量65789万吨,棉花产量610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8517万吨,水产品产量6469万吨,木材产量8432万立方米,新增耕地灌溉面积72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4万公顷。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402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0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5%,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全国电话用户总数174835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5661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112.2部/百人。移动宽带用户130565万户,增加17413万户。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长8.7%。

(三)文化建设丰富多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纪元,中国文化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我党素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延安时期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建国后,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系。首先,时代文化层出不穷。时代文化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所涌现出来的文化,比如雷锋文化、铁人文化、航天文化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政策。党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文化的方针政策,主要包括: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其次,传统文化日益复兴。我国历史悠久,有着灿烂多样的传统文化,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与应用,传统文化复兴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最后,国际程度日益提升。改革开放后,随着东西方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社会的大量现代文化传入我国,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文化建设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国际化程度也在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取得了很大成就。2018年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75个,博物馆3331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3个,总流通84529万人次,文化馆3326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14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2亿户。全年生产故事影片902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80部。全年生产电视剧323部13726集,电视动画片86257分钟。出版各类报纸340亿份,各类期刊24亿册,图书95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6.85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210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4016万卷(件)。

(四)社会建设不断深入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历经七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首先,社会组织数量急剧增加。社会组织由群众自发组织形成,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组织数量急剧增加,且类型广泛、功能多样,在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承接政府下沉职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不断创造高质量的就业,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显效,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突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这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2018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5.8万人,在学研究生273.1万人,毕业生60.4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91.0万人,在校生2831.0万人,毕业生753.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8%。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4万个,其中医院3.2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0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0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门诊部(所)24.8万个,村卫生室63.0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9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6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141个。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点为覆盖广泛,惠及全民。2018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18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5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392万人,增加113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4452万人,增加16771万人。全国共有100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2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075万人次。以医疗报销为例,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新农村合作医疗将90%以上的人口纳入到了医疗保障中,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保障的层次与力度。最后,社会问题稳步解决。中国在发展中同样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留守儿童入学问题、住房问题等,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此类社会问题正在不断破解。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3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0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4个。7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诸多领域都取得重大成就。

(五)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致力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保护方面力度大、举措实,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初期,受发展水平、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随着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我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生态环境发表了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布局中。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其执政地位的获得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民众的主动选择。必须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步入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史。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重新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中国七十年发展,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稳步开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也是中国发展中的基本经验。工人阶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多个关头抓准机遇,使贫穷落后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建国初期,国内百废待兴,工业基础极为薄弱,面对美国入侵朝鲜的困难局势,毛泽东主席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不仅成功御敌于国门之外,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气势,更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统一战线,为我国经济体系的初步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不仅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党的先锋队的性质使其在领导中国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党的政治领导。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抓住党的建设的根本,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确保我们党在世界风云变幻面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二)坚持经济为本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共产主义只有在生产力大发展、物质资料大繁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建国前的中国,经济极为脆弱,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工业建设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几乎没有,现代服务业更是一片空白。第一代领导人立足于中国的发展现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基础,也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中,我党走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在文革的时候,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影响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以经济为本的发展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经济建设从传统的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高精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产业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中国经济将走向新的腾飞之路。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

始终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价值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年最为重要的经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人民公仆,自然需要坚持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毛泽东时代便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新中国七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以民生保障而言,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众多,民生保障事业开展难度较大,但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保障体系,在医疗、养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建设才能有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牢固。

(四)坚持和平发展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承诺,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当前的经济腾飞,坚持和平发展是新中国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中国领导人重视和平。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之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中国倡导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议问题,反对单边主义,倡导双边主义、多边主义是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准则。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领导人坚持以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并积极参与到世界争端的和平处理中。中国虽然珍视和平,但并不畏惧战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七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不长,但对新中国而言,却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七十年,它使得中国重新走上世界舞台,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谁远谁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