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摘要:汉代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探究汉代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对汉代建筑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宫室建筑、高台建筑、楼阁建筑为例展开分析,总结了受其影响所形成的设计思想和风格特点。汉代的建筑设计体现了为皇权服务的设计特色,用宏大华美的建筑来达到“威四海”的目的,其设计思想和风格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键词:汉代建筑;建筑设计;儒家思想;设计思想;设计风格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的发育时期,儒家思想作为汉代的主导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观念都在汉代建筑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思想观念影响下的汉代建筑有了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为之后各个朝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通过对汉代建筑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的梳理与总结,进而更好地了解汉代建筑设计的形成和发展,为全面把握汉代建筑设计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汉代建筑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建筑文化的形成时期也是建筑设计方面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在公元前二世纪后期,由于汉代疆域的扩大,中西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的强盛,使得汉代建筑在继承前代建筑文化的基础之上快速发展。
在规模方面,由于建筑是“威四海”的精神统治工具,汉代的都城建筑更加恢宏壮阔,宫殿高台更加巨大华美。在思想方面,礼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汉代都城、宫殿和住宅建筑的等级制度观念,以及独尊儒术的主导思想促进了汉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儒家与阴阳五行等迷信相结合的谶纬之学在西汉末年的流行,对人们生活和建筑都产生了影响。[]在技术方面, 汉代木构建筑技术相对前代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西汉时期的高台建筑的兴盛再到东汉时期楼阁建筑的增加,汉代建筑在形式上日趋复杂,并且在这些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成组斗拱,基本形成了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为主的三种结构方法。另外,由于空心砖墓、石板墓等陵墓类型的不断增多,可以看出汉代砖石结构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总体来说,汉代建筑的形成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再加上以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秩序,这种道德伦理秩序直接影响到汉代建筑文化的各个领域。
二、影响汉代建筑形成的主要思想观念
(一)尊崇儒术与重威思想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礼制,儒家思想自然会影响其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建筑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精神统治工具,通过巨大华丽的建筑形式来彰显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巩固皇权。《高祖本纪》中丞相萧何向汉高祖刘邦提道:“过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从此“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运用在了汉代建筑设计之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汉代建筑设计想要体现重威思想,追求壮丽之美,首先应该体现在建筑的体量之上,即建筑的数量、大小、占地面积等方面。例如西汉初年建筑的未央宫、长乐宫和北宫等。未央宫是大朝所在之地,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未央宫以前殿为其主要建筑,前殿平面图呈狭长形,殿内两侧有处理政务的东西厢。未央宫宫城周长8900米,宫内除了前殿还有十几组大小宫殿以及多处官署建筑(图1)。由此可见仅西汉初年的宫殿建筑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除了未央宫,太后所住的长乐宫在规模方面也是一样庞大,宫内有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组宫殿组成。这些宫殿的规模与所占面积之大,说明儒家思想下的重威思想对汉代建筑设计影响之深远,其宏大庄严的建筑布局和气势,同时也表示皇权统治下的威严。
(二)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的建筑观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事物开始产生、变化和发展,同时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这五种物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阴阳五行系统的整体性思维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建筑布局。汉代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则是以阴阳五行之说作为理论基础,天人合一,即天和人合二为一,其价值核心就是和谐和统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过程。[]此时的汉代建筑设计一方面在宏观上有儒家思想作为设计理念,在整体上把握建筑设计的大方向——追求建筑的宏大华美。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阴阳五行学说为汉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整体的建构方法,并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准则。
“天人合一”建筑观下的汉代建筑,其建筑体系以木构架为主,尊重和顺应自然,注重与自然的高度结合,在建筑选材上首选木材以及砖石材料。木材自身易于加工且轻巧,所以汉代建筑在拱券结构上有了很大发展。在建筑类型上,有宫殿、高台、楼阁、住宅、陵墓等。虽然这些建筑在类型和功能上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以汉代楼阁建筑为例,根据墓葬出土的画像石中可以看到,汉代楼阁建筑有一种“阔大沉雄、生动开张”的空间感受(图2),楼阁内外空间开敞,到达与自然相通的意境。在造型上,漢代楼阁建筑避免了僵硬呆板的形式,处理手法相对灵活,在各层间不置平坐,只设腰檐,或只有平坐,不施腰檐,或在腰檐上置平坐,在平坐上再叠置上层,沿平坐边沿施勾栏。这使得楼阁造型宏厚、沉稳,仿佛这些建筑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以及建筑表面、屋脊、室内装饰则善用曲线造型来丰富建筑的形式美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敬畏之情。汉代建筑的屋顶、木构件、飞檐等造型设计,巧妙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观。由此看来,汉代建筑不仅在整体的布局规划上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准则,而且在建筑内在的建构法则上也做到了互相通感,彼此对应。
三、汉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汉代建筑由于受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上试图寻求天人之间的联系,将天人合一的观念融入汉代建筑设计中是其非常重要的特点。汉代建筑在类型上主要分为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两大类。总体上来说,汉代的单体建筑如住宅建筑、高台建筑、楼阁建筑等,它们从上往下主要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合而成。建筑屋脊的造型比较复杂,开始注重屋脊的装饰,在这一时期,凤鸟为建筑屋脊装饰比较盛行,根据画像砖与出土的相关明器能够得出,我国汉代建筑非常注重屋脊的装饰。台基多为夯土夯实,其外包花纹砖。高台建筑在西汉盛行,到了东汉时期高台建筑逐渐减少,楼阁建筑逐渐增加,斗拱结构也在此时日趋成熟。[]
汉代由于手工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少新兴城市,此时的建筑群体逐渐庞大起来,例如礼制思想下的礼制建筑群、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在建筑组群的布局方面,开始运用中轴线的布局方法,以彰显至高无上的皇权,这样的中轴线设计手法一直影响着历代都城的平面布局。“其次,通常在重要的建筑群体入口前均设置阙,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通常用石雕和木砌而成。汉阙广泛运用在宫殿建筑、园林建筑中。汉代群体建筑在组合形式、规划上丰富多样,相比前代更加完善与成熟,既有高台建筑群,又有廊院、四合院,发展了以宫城为主体的规划思想。
四、结语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上“住”问题,建筑活动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建筑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说特定时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必然会在其中间接或者直接地体现出来,其设计风格也必然受到历史文化背景、主导思想、宗教信仰的影响。汉代建筑正是在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之下,开始注重对建筑体量的表达,在群体建筑的规划上占地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建筑的形制与类别基本定型,并影响后代,宫殿、祠庙、住宅、墓葬等类型不断成熟。除此之外,汉代建筑设计将人与自然同构的理性思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表现了中国建筑发展前期的风貌,以其技术的革新与观念的传承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司马迁著.史记[M].文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
[3]毋晓菲.河南汉代画像砖中的阙类建筑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6.
[4]刘灏.汉代住宅建筑艺术浅谈[J].文物世界,2019(05):11-14.
[5]高云翔.多水景仿古群体建筑建造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