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下,人们每天都要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中接收处理大量的信息,因此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在现代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扁平化设计风格作为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数字终端,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日常生活。扁平化设计也早已从显示屏投影到了整个平面设计领域,在插画设计、VI設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方面都有涉及。本文将通过对扁平化设计的概念、特征、优缺点这几方面的探索,研究分析扁平化设计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扁平化设计;平面设计;艺术设计
一、扁平化设计概念
扁平化设计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扁平化设计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去除所有阴影、梯度变化、肌理等具有三维效果的设计,采用简明排版、图案元素抽象化、放弃多余特效、突出主体的设计方法,达到化繁为简、减少阅读障碍和提高操作效率的目的。基于此理念,扁平化设计在网站及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有效地把信息组织起来,以简单而合理方式进行排列。
二、扁平化的特征
扁平化设计具体表现在交互上的扁平化和视觉上的扁平化两方面。前者主要是通过减少软件或网页操作结构上的层级,将更多元的内容展现在同一界面上供用户选择,以达到精简用户的操作步骤的目的;后者则倾向于视觉界面的设计,从色调、字体、图片的选择到内部各个元素的设计与应用都相应弱化光影和肌理效果,化繁为简,着手于界面整体调性的协调统一,两者共同促进了扁平化设计的发展。
(一)色彩设计的扁平化。扁平化设计相比其他设计风格颜色更为鲜艳多彩,具有相对较高的明度、纯度及饱和度。经过扁平化处理的图形因为本身缺少细节描绘,则更需要艳丽的色彩来丰富充实。并且在移动互联媒体的海量信息中,也需要鲜明的色彩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达到信息的有效传递
(二)图形设计的扁平化。扁平化风格的图形去除了传统图形设计中的渐变、阴影、肌理、透视等效果,围绕最基本的视觉元素进行设计,以抽象概括的图形语言表达,使图形主题更加突出。但扁平化的视觉效果并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突出图形所要传达的信息才是重点。所以扁平化的图形设计保证了信息传达的直观性。在移动互联媒体中,长时间接触拟物化的设计会带给人沉重感和审美疲劳,而扁平化设计的出现,以及它所呈现出的清新简约之美恰恰缓解了这点。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简洁的图形,尤其是运用在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界面中,优势更为明显,使界面更干净,操作更简单,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三、扁平化的优缺点
(一)“扁平化”的优点。对于“拟物化”的设计而言,“扁平化”的设计视觉上更加统一,感官上带来了轻量化。扁平化设计化繁为简,摒弃复杂的装饰效果,以简单、直接、美观的方式进行传达,突出了需要传达的内容和信息,有效减少认知障碍,便于受众更快速获取信息。“扁平化”的设计理念给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体验,首先APP图标整齐划一,表现形式相识度极高,不再给人“花团锦簇”的审美疲劳。对与硬件配置要求得轻量化也是非常明了的,“扁平化”的设计都是一块纯色和简单的几何图案为设计元素的,由于设计简洁,有些界面根本不需要重新设计,大大节约了硬件的内存空间,而且简洁的设计有的可以直接用源代码,方便快捷。“扁平化”中的“极简主义”也影响着交互界面的设计,设计师省略了复杂冗长的交互动画一切从简。对于硬件的运行速度和节能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扁平化”的缺点。同质化严重,设计元素稀少,表现化单一,没有个性可言,当我们打开应用软件时,我们很难辨别哪一个图标是我们想要的软件,它们的图标几乎是一模一样。需要大量的学习时间。“拟物化”的设计更加注重于“实物”的在线,有一种看图操作的即视感。但在智能机发展了一段时间,一些用户却对于手中的电子产品不知所措。高冷,缺乏人情味是 “扁平化”的另一个缺点。明亮的用色,简洁的几何图形,统一的表现风格给人以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但是数字化的时代已经给人以一种缺乏“人情味”的感觉,这样的设计让我们更有距离感。用户更加注重“交互感”。现在这种冰冷冷的反应,给人以一种“性冷淡”的感觉。
四、总结
“扁平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设计界的一次重大变革,从以上的利弊不难看出,利远远大于弊,而且弊端也是可以通过后期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克服的。它的最大优势在于用最少的设计元素最大限度地表现其本身内容,摒弃了以往“以繁唯美”的设计理念。
扁平化设计开始仅仅存在于界面设计,而现在,在不同的设计领域随处可见,以移动客户端的界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人们从持有批评或中立的态度到现在完全接受它,并广泛地应用在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扁平化设计风格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扁平化设计风格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扁平化风格设计重视实现产品的功能性,淡化复杂的装饰外观,带来简洁清晰的图像及出色的功能,在界面设计和交互界面上已经取得成功。未来,扁平化设计风格在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刘超杰,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