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万思玘
摘要:在快节奏、快阅读的大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发展成图画、视频为主,图片成为一种被大量需求的商品。风格多样、紧跟潮流的插画成为重要的信息展现方式。面对这一新兴产业,国外的插画创作者们早已运用和开发新技术,并促使插画与现代各行业的需要有效结合,为插画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关键词:新兴产业;插画;新技术
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正形成一股狂潮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游戏、影视、动漫等领域的发展无疑是这股浪潮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与此同时,由于电子通信、硬件设备、软件技术等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会大力推动文化娱乐、媒体、影视、网络、玩具等周边产业和衍生产品的发展。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插画创作者们全方位创作提供了多样的平台。
一、插画的形式和发展
(一)插画的形式
现代插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由传播媒体和功能进行分类。以媒体分类的主要有印刷媒体与影视媒体,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杂志、产品包装、企业形象宣传等。影视媒体包括电影、电视剧宣传海报插画等。以功能分类的则更多,主要是作为文字补充、表现创作者的观念和美感、作为具体产品的辅助装饰等等。插画绘制的形式也有许多种,包括写实手法、抽象手法、电脑软件绘制等,只要能形成符合现代主流审美的图片,都可以运用到插画的制作中去。
(二)插画的发展
我国的插画最早以版画形式存在,随佛教文化传入,最初的作用是“图解经文”。中国插画的演变可以看作版画的发展历史,或者说是民间年画史。民间年画在我国很早就独立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国内商业插画的前身。欧洲的插画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是出现在宗教读物作为图解,后来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类书籍、文法类书籍和经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随着艺术的商业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
二、数字技术下插画的特点
(一)视觉表现多样化
在数字设备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拥有高达数百万像素和矢量函数图像的显示工具,这使得数字插画艺术的清晰度超过了传统的诸多艺术表现形式。矢量化风格、虚拟模型風格等是数字插画艺术特有的风格。其中矢量化图形线条光滑、图形完整、高精确的特点,可以使图片无限放大而不会失真,可以创造出带有工业化产品的艺术风格,适合包装印刷、宣传海报、广告视频等大众媒介领域。虚拟模型风格适合将科技元素引入到插画作品中,因此在这一风格下容易出现很多科技感、未来感的插画作品[1]。
(二)创作方式综合化
传统的插画绘制一般是用各种画笔在纸媒上进行创作与再加工,是单一性的创作。而数字插画的创作方式更加综合化,一般的绘图软件都含有多种笔刷和加工图片的功能,可以将现有的素材进行再设计和再处理,而这个创作方式不仅提高了插画创作的效率,也丰富了插画的表现形式。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在插画创作过程中对素材的重组、复制、粘贴、混合等手段的综合运用,较之传统的插画艺术创作,不仅缩短了创作周期,更改变传统的插画创作方式,丰富了插画的风格,为插画艺术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展示方式
早期插画家发表作品主要是通过印刷出版物,例如杂志、报纸、海报、画集等纸质媒介,或是以博物馆、画廊内展示为主的画作展览,作品的传播有很大的局限性,成为限制插画艺术发展的瓶颈。数字插画艺术的展示媒介与展示方式更具交互性。随着微博、微信、各大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与社交工具迅速被大众接受,插画艺术家可以通过创建个人主页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作品可以通过发送链接、授权转载、分享的方式被更多的爱好者看到,这一客观因素大大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插画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促使插画艺术在短期内发展流行起来。
三、插画的发展趋势
(一)商业插画在国内的市场前景
随着现代科技、现代工具的发展,插画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出版物、商业插画、广告、平面设计等都是插画的应用范围,需要很多的插画师进行创作。不仅如此,由于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游戏、动漫、小说的喜爱,众多行业和领域对CG插画都有大量需求。在动画人物形象、游戏原画场景及人物、电子出版物等方面,都需要精美的插画作为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
(二)商业插画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国外插画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插画师根据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设计,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行业,书籍、商业广告、影视宣传、室内室外墙面设计等。在工具方法上,优先打破了只用颜料和笔的局面,研发了许多专业的绘图软件,如Photoshop、Painter、SAI、OC等,以及利用手绘板进行创作,对插画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开拓的意义[2]。
四、结语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商业信息,插画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因此,如何对现代插画的许多知识加以深入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也是插画艺术家们创作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鲍艳.传统文化在商业插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03):141-142.
[2]梁娜.传统文化在插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17):163-164.
作者简介:胡燕,南昌航空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万思玘,南昌航空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