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宋禅宗画家法常是中国花鸟画史上一位超前的画家。作品不拘泥于古法的桎梏,使用“无心”且超脱的表现技法,“有心”创作出无限的禅意与空间。是使用花鸟题材表达精神境界的代表画家。通過分析“有心”还是“无心”这个思路,有利于我们辩证的认识到法常花鸟作品中的艺术特质。有利于我们解决花鸟画创作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法常;禅宗绘画;花鸟画创作
一、绘画中“有心”与“无心”的关系
花鸟是中国画的经典题材之一,从顾恺之以形写神,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精神”表达逐渐推向舞台,因此有了借物象喻精神的方法,花鸟画题材的功能性逐渐显现出来。人格的标榜、哲学思想,甚至政治的表达,古人们都善用花鸟题材表现,这是中国人传统哲学观念的体现。更有一个层面、表达精神层面更难的点在于事物形象的具体表达难以体现内心的复杂心境。正如荷利在研究丢勒的作品后的结论:“艺术史永远摆脱不了与哀愁共存的命运,主要是因为所借用的图像(objects)往往有永远无法愈合(图像与文字、古与今之间)的伤口,无法妥为诠释。”
面对创作中自我表达的困难。中国唐之后的艺术家似乎找到了一些“办法”,首先书法性的“用笔”就是一种表意“痕迹”和“标签”,其次材料的替换,快速的使画面出现新的样态。法常用甘蔗渣,莲蓬蘸墨作画,这“有心”之举。但产生的肌理效果,以致最后画面的境界,都是“无心”的效果。
这里“有心”和“无心”是指绘画创作中画家创作时,思想立意、表现技法等把控的状态。
选择一些特殊的材料或且不好控制工具进行创作,其效果是新颖且超前的。这种创作方法在现在的艺术创作中大量出现。而对于在八个世纪前的南宋画家法常来说。这无疑是伟大的尝试和创新。法常作为一位禅僧,他的花鸟作品是超前的,不拘泥于传统的桎梏。
归纳一下他的花鸟画绘画风格。直观上看一类是较为严谨,相对(法常其他绘画)偏向院体风格的作品,如:《鹤图》图中鹤采用了勾线渲染的方法,是法常作品中较为细腻的作品。另一类是“粗恶无古法”的水墨作品,如《六柿图》《栗图》《芙蓉图》。用笔用墨更为洒脱超然,用甘蔗渣、草结之类的蘸墨作画。这表明在当时,法常已经具有多种绘画技法的能力。其作品不是因为技法能力的不足而导致的“粗恶无古法”,而是有心地选择了这种洒脱超然的艺术表现。
这类作品看似凌乱不堪,但赋予物象更多的层次。这种“无古法”的用笔将老松、栗皮质感表达的出神入化;松针也是用破笔或甘蔗渣草结之类随笔而成。结合法常的禅僧身份,其飘飘然的墨色和松散的用笔更有浓浓的“罔两”之意。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这种“影子的影子”必然会带来空寂感,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遥看西方的绘画历史,这类注重精神表达,物像造型接近抽象的表现方法。直到20世纪塞尚,毕加索等才逐渐成熟。这比西方提早了7个世纪左右。
法常的花鸟画从造型及深入程度上看似“无心”随性之作,实则“有心”且深思熟虑的创作。
二、法常花鸟画中艺术特质
法常的禅宗花鸟画、画面诧寂且超脱,其功能性的体现可见一斑。慧能的《坛经》说:“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禅宗认为美的法则就是从心的写照,想要表达美、不如和内心进行对照。因此法常花鸟作品的参禅功能性更加明显。
禅宗强调对本心的禅悟,以对本心的观照抒写为其核心。慧能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固禅宗画家认为,得道之画不是对客观物象的写实描绘,而是物象与主观心灵对照感应的产物。晚年慧能说:“如吾在日一种,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但能寂静,即是大道”。这种万物皆空的禅思直接影响了禅宗绘画。法常的花鸟中,是寂静心灵的写照,源自心灵但又脱胎于心。这使绘画的艺术美感和内涵丰富且深刻。慧能还有一个重要观点:“自皈依”。就是自己皈依自己内心的佛,以悟本穷源禅悟终极的真理,达到至高境界,物我泯灭、涅槃超脱。《六柿图》就是这种禅思的体现。墨色浑然且深邃,造型稚拙完整,画境空寂,空白处即是一面镜子,可以与宇宙对话,刹那间冥想如过千年。这便是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心的布局产生的效果,将“表物象”和“表我意”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有心和无心地巧妙结合。
综上所述,法常绘画中的特质就是他把无序、随意、“无心”的创作技法和他禅宗思想表达的需求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在院体花鸟盛行的年代无疑是最伟大的创新。
并且通过法常的艺术创作方法,看待我们现在的创作中的问题,不难发现缺陷。现在的创作技法多样且丰富,但多浮于表面,无法和确切的精神立意所结合,或是精神立意过于空洞或单一,重新认识法常绘画中的特质有利于花鸟画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闻,著.中国艺术史九讲[M].谈晟广,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
[2]汤麟.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元代卷[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3]司空图.二十四诗品[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4]杨惠南.六祖坛经[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
作者简介:韩贺洋,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