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面目开得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在于能否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新鲜感则来源于艺术创新。创新是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是需要画家具有相当全面的知识储备,如重“笔墨”、重“畫外功”、重“文心”、重“哲思”,画家要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做到“师古而不泥古”,才能在历史的大浪中,劈波斩浪,努力找回自我,推陈出新。
关键词:陆俨少;师古;不泥古
一、“师古”,“泥”与“不泥”
随着绘画艺术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师古”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些画家坚持“泥古而不化”,而另一些画家学会了“师古而化之”。中国的绘画史告诉我们,历史上“泥古而不化”的画家在面对中国传统经典绘画作品时,过于敬佩,对其绘画技法顶礼膜拜,很怕“不似古人”,他们被深深埋藏在前人的身影里,没有创造出具有个人独特面貌的作品,从而被历史遗忘;与“泥古不化”不同的是“师古而化之”,有一些具有独立人格的画家,他们企图摆脱“外物”的束缚、不落前人窠臼,努力进行创新,在“传统”的长河中努力挣扎、奋勇向前。
我曾认为“师古”的“泥”与“不泥”是个人追求的问题,由于阅历和喜好的不同,画家们会有自己对传统经典的见解,但陆俨少先生的《山水画刍议》,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聪明的学习方式。“转益多师是我师”不得不感慨,陆俨少先生是一位既富有智慧又有趣的老先生。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陆俨少先生的才思成就了他的绘画艺术。
二、如何“师古”
陆老先生提倡学习绘画首先要多看展览、多看古迹,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辨识能力和眼界,这样心里就会有一个衡量标准,好的坏的作品也就一目了然了。但陆俨少对“看展”“看画”很有讲究。看展要择其优,不是所有的画展都有学习的必要,看展时,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要细心揣摩,先看整幅画的气息,再看它是如何布局、构图的,再逐根线条的去揣摩,认真观察每一个笔画的起、行、收,要用指头跟着比画,用心去感受,闭目默记,还要看其是如何渲染的,最后将这些看到的、感受的默记于心,争取做到一闭上眼睛,所看的作品犹如在眼前,这才是一次高效率的看展。提高了眼界之后,就要有相应的手头训练,锻炼扎实的基本功,正所谓心摹手追,每看一次展览,随之画技也跟着提高一筹,以此良性循环。
三、“师古”而“化之”
明白了传统中国画的源流派别、悟到了用笔、用墨的道理之后,如何将这些道理化为我自己的东西呢。陆俨少认为“转益多师是我师”,我们要学会集众家之所长,然后将其“化之”,而后“为我所用”。一个画家的成功是要创立出具有个人独特面貌的作品,但是一个画家有了风格之后,往往就带来了“习气”,而这种习惯有好有坏,我们要对其有所认识。
首先学东西要有定力,要做到“不为名高所慑服”,“何者宜学、何者宜改、何者宜化”都要心中有数。有些技法虽好,但是不适合自己,也不能随意汲取,否则反而适得其反。陆老先生其师冯超然先生曾嘱咐他“画画不能太像”,齐白石也有此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画是形象思维的艺术,是依附于形象、为形象服务的,这既是“似”;所谓“不似”就是笔墨除了要为形象服务之外,还要具有其独立性,在脱离了形象之后,依然具有欣赏价值。皴、擦、点、染,在一点一拂之间,虚灵圆转、沉着痛快。
好的作品往往经得起反复推敲,使人看过之后依然萦回脑际,久久不能忘怀。这是一种随着阅历日深、功力渐进而生成的力量,就需要画家下功夫要全面,陆游说“功夫在诗外”,画画也是如此,读书、写字、画画在打基础阶段一样都不可偏废,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如此,山水画最讲气势,这就需要去写生,认真观察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在有了传统技法的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去看山看水,在主观上对景物进行取舍和改造,再加入自己的想法,最终创立自己的面貌。
综上所述,“师古”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化”,要学会将“师古”时看到的优秀的、适合自己的东西转化为有利于开发个人新面目的基石。创作不能硬创、转化不能硬转。我们要努力做到作品来自传统又无悖于创新,与时代精神同呼吸、共脉搏。我们对新时代要有热爱之情,看到山川新貌、草木花虫,都从内心产生热爱,有一股情不自禁地把它们绘画出来的热情,这些都是创作的动力。然后加上自己对生活深入的理解,就会创作出让观者接受的、觉得美的,深受观者喜爱的、有新的意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陆俨少.山水画刍议[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纪默(1996.2.18),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硕士学位,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