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生哲学的思想分野

2019-11-16 11:17刘兆伦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生价值老庄禅宗

刘兆伦

摘要:本文以中国的人生哲学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论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将儒释道三教思想嬗变之脉络,结合古典时期的历史发展和政治背景,采取以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为主,结合经学文献,学术思潮,政治制度而形成的综合性研究。文中以毛泽东辩证法哲学为建瓴,集中探究了禅宗、老庄、先秦儒学的思想理论基础,诠释了中国哲学中的人生意义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考察了各流派唯心与唯物的相对关系以及方法论的运动过程,解读了儒释道三教关于人生论的融合于中国思想史之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生价值;禅宗;老庄;儒学;方法论

《周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数千年间,我国先哲们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着诸多的理解和论述,成就了中华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下文将依次分析我国三大思想流派释家、道家、儒家的人生价值论,以及实现人生意义的方法论,并在最后的结语进行整体性的概括和总结。

一、佛教人生哲学及其方法论

在佛教的人生哲学中,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之三法印论证因缘性空,并由空性推导“涅槃寂静”的人生观。然何谓涅槃寂静耶?《肇论》曰:“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无复别有一尽处耳”。涅槃实为解脱了烦恼与生死的思想境界,而非世间有涅槃这样的一处地方。故涅槃即是通过般若波罗蜜多得到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虽不取于有无,然亦不舍于有无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千年以降,关于涅槃寂静究竟应如何证得,一直都是佛教诸派争论的焦点,譬如律宗持戒,南传苦修,净土宗口诵佛号等等。而诸佛教哲学派别中,禅宗是真正将佛陀般若中国化的思想宗派,惠能大师的著作能够被称为坛经而非坛论,足以证明其在中国佛教哲学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崇高地位。

在禅宗中,解脱苦执烦恼的方法论称为“明心见性”,即通过观照内心破除执念,远离颠倒梦想。一念不悟便为凡夫,一念顿悟立地成佛。故《涅盘无名论》云:“夫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即无复于生死。既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盘矣。”《中论》云:“涅槃非有亦复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应当注意的是,佛陀所言灭心止息非指灭绝欲望,而是指心无挂碍,心无所住。《坛经》曰:“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即为此意。

然而,人的思维日夜通过感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佛法如何得照五蕴皆空?《净名经》曰“法无有比,无相待故。”译为佛法不能比喻,因为佛法不是相对而存在的。可我们知道物质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此物质间一定是相对的,并在运动的过程中构成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因而佛法中的破除相对性其意非指不转化矛盾,盖不转化矛盾之本身亦是在转化矛盾。是故明心见性实指通过观照与思辨转化逻辑中的主次矛盾,来达到尽见诸法而无所见,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执一颗无惑圣心去认识世界,以不物于物的思辨方法论转化主次矛盾并改造世界,达到和光尘劳,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泊尔而来,恬淡无为而无不为的超脱境界。

二、道家人生哲学及其方法论

春秋末年,老子于函谷关著书西去,余人莫知其踪,后道家各派自《道德经》中皆有所悟,渐分杨朱,黄老,老庄三学。其中,杨朱学派因主张“不损一毫以利天下”的个人主义道德观,不容于诸子而早轶。黄老学派源出齐国稷下学宫,与法家关系密切,在西汉初年亦曾作为朝廷的官方指导思想,后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式微。及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流于荒诞谶纬的经学已无法指导汉帝国的意识形态,于王弼始,士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道家老庄之学并形成玄学思潮,以自然之义重新阐释名教,通过融合儒道的方式重建上层建筑,直至后世程朱理学三法归一。因道家思想繁盛,派别众多,本论亦篇幅有限,以下将着重探讨老庄学派之义理。

《庄子》著于战国时期,据今人考证为庄子本人及其后学所书,文章意境瑰丽玄奇,文笔磅礴肆意,可称为先秦浪漫主义作品的高峰。书中庄子汲取了《道德经》中关于本体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以唯心主义的观点提出道家“逍遥自在”的人生观,并于《庄子·德充符》的寓言中,将逍遥概括为“游心乎德之和”。

那么“游心乎德之和”是何等之人生境界?又应怎样修行?《庄子·逍遥游》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御风而行,神乎其技,却不能超凡脱俗,至于至乐,何者?有所待也。《庄子·齐物论》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物质是普遍联系的并在运动时构成相对性,因此人们自呱呱坠地始直至百年,每转化一个旧的主要矛盾就会形成一个新的主要矛盾,譬如火宅,无休無止!所以仅靠权势富贵何来真正的至乐?因此庄子提出,关于明了逍遥自在的方法论哲学,首先要通过道法自然,照之于天,以之于物观的道观去认识世界,明悟宇宙在抽象后的实相,即矛盾辩证法,并通过“和之以天倪”,以心斋与思辨转化逻辑中的矛盾主次面,达到“是不是,然不然”的超脱境界。《庄子·齐物论》云:“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通过道通为一的思辨方法论以理化情,转化思维的矛盾主次面,达到“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的思想高度,以缘督为经的要旨顺其自然,达到逍遥自在的无上心法。故而凡夫常道修习老庄,需绝去礼学,兼弃仁义,实则谬矣!此乃逍遥自在的表现形式,而非内在本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亦复如是。

三、儒家人生哲学及其方法论

《论六家要旨》云:“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在儒家的思想体系当中,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纲要,总体上论述了先秦孔孟之道的上层建筑,故《新唐书》曰:“《六经》之道,简严易直而天人备,故其愈久而益明”。关于儒家人生哲学的论述,在《春秋左传》与《礼记》中有着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一直都是儒家的志向与传统。譬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皆是传承了儒家精神的民族楷模。是以为何华夏文明久历五千年之众劫而未亡,反而屡次复兴,愈加兴盛?就是因为每当我们的国家与人民处于危难之际,定会涌现出一批批的伟人志士与英雄豪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博施济众,拯厄除难。如东晋谢安,冉魏冉闵,南宋岳飞,明朝于谦,晚清四大名臣,北洋袁世凯,民国抗日领袖蒋介石,毛泽东等缔造了当今共和国的革命前辈们。

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是对中国历史最好的笺注,而创造了煌煌华夏的劳动人民,正是以儒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来实践我们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儒家的人生哲学,就是通过笃行与实践,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道德品质不断的转化矛盾去满足欲望,完成自我的超越,社会价值的实现,而这种逆水行舟,强烈追求生产力的人生观,我们将之称为“内圣外王”。

关于实现内圣外王的方法论,本文将内圣简述为认识世界,外王归纳为改造世界,以各表一枝的形式进行剖析。首先,内圣之认识世界即指格物致知,此乃诚意正心以达仁之始也。《大学》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此中之“理”是指之于现象的本质因果规律。《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实践论》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可以看到,庄子与毛泽东的认识论跨越了两千年的时空相合,证明了“知行合一”实为真正的知之至也。

儒学改造世界以外王的方法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中庸》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为在实践之前先演绎当前物质运动的主次矛盾,矛盾主次面,特殊矛盾的运动形势,掌握即将新生的主次矛盾,矛盾主次面,特殊矛盾的运动规律,且在演绎的过程中要全面的看待问题,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第二,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强调,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即恰到好处,否则在实践时矛盾主次面转化做得不够或是过度,新生的矛盾主要面将不符合主观上的价值取向,不利于主观上的物质发展。第三,《论语》云:“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孟子·滕文公》曰:“绝长补短。”《孙子兵法》言:“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此皆为《矛盾论》中所说的判断主次矛盾并抓住主要矛盾。第四,朱熹在《论语注解》中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孙子兵法》曰:“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以及人们常说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此皆是被列宁称为马克思活的灵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将之概述为矛盾的特殊性。从总体上来讲,“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即是儒学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整体归纳总结。

结语

科学的启迪,使人类得以进入现代的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物质资料的供给,加快了矛盾转化的效率,然而科技可以减少烦恼的时长,却无法让人获得绝对的幸福,实非真正之悬解。关于人生终极解脱的奥义,儒释道三教皆有其独到之处,《汉书·艺文志》载:“其言雖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三家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抵牾,合其要归,皆中华道统之流裔,是故舍短取长,不拘于游方内外之别,以经世致用为根本,思辨而不离日用常行,执不缀之精神开拓进取,七分倚儒术,三分仰佛老,可通万方之略矣。

猜你喜欢
人生价值老庄禅宗
禅宗软件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浅论庄子的理想人格思想
谎言
加强国企女工工作的重要性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张九龄与禅宗
英勇不屈的“刘老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