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11-16 11:56孙兴民陈巍郭正兵方应明
天津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套种效益葡萄

孙兴民 陈巍 郭正兵 方应明

摘    要:大力探索和推广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破解葡萄市场供应量阶段性饱和、结构性饱和并存以及冬季土地和从业者相对闲置等难题,提高葡萄园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的关键选择。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比较常见的有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果树和套养家禽。从各地的生产实践来看,3种模式各有所长,也分别存在一些需要改进或解决的困难。本文系统综述和分析了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综合效益,并以句容市葡萄主产区示范、推广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猕猴挑和套养家禽的成功实践为例,提出了同一区域内推广多种复合种养模式,实现葡萄主产区多元发展、增效增收的发展路径,为全国其他葡萄主产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葡萄;立体复合种养;套种;效益

中图分类号:S65;S663.1; S344.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9.10.012

Abstract: Exploring and popularizing vineyard three-dimensional compound cultivation mode is the key choi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tage saturation of grape market supply, coexistence of structural saturation and relative idleness of land and practitioners in winter, and to improve the output and benefit of vineyard per unit area. Interplanting vegetables, fruit trees and poultry in vineyards are the most common modes of vineyards. From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different regions, the three mod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difficultie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or solved.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technical essentials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vineyard three-dimensional compound cultivation mode. Taking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demonstration in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grape in Jurong city, popularizing interplanting vegetables in vineyards, interplanting kiwi fruit and intercropping poultry as an example, it put forward the promotion of multiple compound cultivation mode in the same area to realize grape owner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and income in production area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other major grape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Key words: grape; three-dimensional compound cultivation; interplanting; benefit

近年來,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2018年人均葡萄占有量达到9.4 kg[1]。葡萄产业也是河北省昌黎县、江苏省句容市、江阴市,浙江省温岭市,云南省弥勒县、建水县等县市区的农业主导产业。葡萄规模、产量的迅速增长,也带来了若干问题,如葡萄市场供应量阶段性饱和、结构性饱和并存,果农增收压力大,冬季土地和从业者相对闲置等。挖掘葡萄园种植潜力,想方设法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是摆在葡萄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大力探索和推广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破解葡萄产业发展和振兴的关键选择。

果园立体复合种养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如桃园养鸡、梨园套种蔬菜等,是“菜篮子工程”的必要补充,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实践。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果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的重要组成,相较于常规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更加简洁,方便操作。近年来,李以训[2]、李民等[3]、孟秋峰和钟辉[4]、杨昆红等[5]研究了葡萄园间套种蔬菜技术,卢布等[6]、王同翠[7]介绍了葡萄园养殖家禽、养羊等技术。不过,对于葡萄园复合种养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推广还相对较少,对于同一区域尝试多种复合种养的经验和推广也较少。为解决以上问题,课题组在总结整理前人研究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在苏南地区开展的部分试验,对同一区域内葡萄园开展多种复合种养的技术、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推广,以期提高葡萄主产区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实现葡萄产业多元化发展。

1 几种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

1.1 葡萄套种蔬菜

葡萄园具有土地平整、排灌畅通、肥力充足等特点,有利于发展葡萄采后秋冬蔬菜间套种产业,呈现出稳步的持续发展态势。适合葡萄园套种的蔬菜种类较多,常用蔬菜种类可分为11大类,主要有甘蓝类、白菜类、芥菜类、绿叶菜类、薯芋类、豆类、瓜类、葱蒜类、茄果类、食用菌、绿肥作物等。

1.1.1 套种豆类蔬菜    豆类蔬菜种类繁多,容易栽种,营养丰富,还有显著的保健作用,在整个蔬菜科类中占有重要地位。豆类根系有根瘤共生,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其植株矮化,管理简单,生长周期短,适合葡萄园套种,尤其是毛豆、芸豆、豌豆和蚕豆等。

以葡萄园套种毛豆为例,内蒙古葡萄种植区域充分利用大棚葡萄3月下旬葡萄行间露地,套种一茬毛豆[3]。选用大粒绿色毛豆品种,葡萄藤出土后,整平行间土地,起垄播种毛豆。株行距20 cm×23 cm,增施磷钾肥,视土壤干湿情况科学灌溉,可结合滴灌技术,减小棚内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毛豆采摘结束后,把毛豆根留在地里起到固氮增肥的作用。

1.1.2 套种叶菜    生产上比较常见的套种叶类蔬菜有普通白菜、青菜、茎用莴苣、花椰菜、菠菜、茼蒿等。品种以较耐旱耐寒、植株低矮的秋、冬时令蔬菜为主。套种蔬菜应不与葡萄争夺肥料和水分,尽量没有同源交叉传染的病虫。

8—9月葡萄采摘结束后,施肥、灌水,让果园休息1个月以上,于9月中下旬开始移栽菜苗或直接播种,进行蔬菜田间管理和葡萄冬季修剪。翌年葡萄进入萌芽期前半个月完成蔬菜采收和清理。

1.1.3 效益分析    全国各地葡萄园因地因时制宜,间作、套种不同蔬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面积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多,不但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了休闲观光的元素,较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以表1呈现的几种套种模式为例,平均增收6万~9万元·hm-2左右不等,平均增收幅度在16.3%以上,套种毛豆、榨菜、大蒜的平均增收幅度超过30%。平均增收部分比单纯种植相应蔬菜略低,但远远高于种植小麦等秋冬作物的收入。

1.2 葡萄套种果树

采用平棚架或V形篱架种植的葡萄园,可以套种喜阴或者弱光的果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如猕猴桃;或者套种与葡萄错开生长季节的果树,这样可以拉长葡萄园作业时间,如草莓。本文以葡萄园套种猕猴桃为例阐述这种模式。

1.2.1 套种猕猴桃    葡萄-猕猴桃套种模式即在现有葡萄园中套种(间作)猕猴桃,将单纯葡萄园改造成葡萄-猕猴桃套种园,实现两种果树套种双收,或者逐步改造成丰产猕猴桃园。葡萄和猕猴桃整形修剪方式相似,一般为T字形,套种模式容易被果农掌握。葡萄-猕猴桃套种模式的操作简便、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可有效解决现有葡萄园栽培模式较老、单产增效受限、面積迅速扩张等问题。

V形篱架栽培的葡萄园,冬天将葡萄隔株(交叉)间伐,当年冬天或翌年春天定植猕猴桃,待猕猴桃枝蔓长成后直接绑缚在原葡萄V形架上。以平棚架栽培的葡萄园,可以顺着果树行向拉一道铁丝来绑缚猕猴桃主蔓。葡萄和猕猴桃的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水肥管理等田间管理依照常规技术。应特别注意的是,猕猴桃是雌雄异株果树,栽植雌雄株比例一般为8∶1。

葡萄园套种猕猴桃株改建过程中实际增加成本主要是种苗费用一项。行距3 m×3 m的葡萄园,定植密度约为1 110株·hm-2,需套种猕猴桃种苗540株·hm-2,每株5元,共需2 700元。其他成本是两种果树套种,增加了部分田间管理工作量。套种前巨峰葡萄产量为26 250 kg·hm-2,单价8元·kg-1,产值210 000元·hm-2。套种猕猴桃后,葡萄产量13 500 kg,产值108 000元,猕猴桃产量10 500 kg·hm-2,优质猕猴桃单价16元·kg-1,产值168 000元·hm-2。每公顷增收66 000元,增收幅度31.4%。猕猴桃种植5年之后将进入丰产期,产量、品质更高,效益更好。详见表2。

1.2.2 套种草莓    以平棚架巨峰葡萄园套种红颊草莓为例。根据常规的栽培行间距,在两行葡萄间套种2垄‘红颊草莓,株行距25×60 cm,定植密度约为67 500株·hm-2。9月中下旬套种草莓苗,11月初为草莓垄覆盖黑色地膜,然后搭建中棚并覆膜[10]。葡萄管理按常规进行。

葡萄-草莓套种模式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单一栽培葡萄和单一栽培草莓。经济效益方面,如表2所示,套种模式下,每公顷收益285 000元,与单一种植巨峰葡萄相比,增收幅度90%。虽然套种模式的成本和收入均高于单一种植模式,但是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种植模式。生态效益方面,葡萄套种草莓,可显著降低草莓灰霉病和蚜虫的发病率,减少农药使用。社会效益方面,套种模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也为果园休闲观光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扶贫开发。

葡萄园套种草莓还具有多个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上下空间,二是田间管理、采摘等时间段互不影响,三是草莓较为耐阴。因此,该模式是葡萄主产区可以规模推广的模式。

1.3 葡萄园养殖家禽

葡萄园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应用案例较多,最常采用的是葡萄园散养家禽。与之关系紧密的是葡萄园生草技术[11],在此基础上,开发探索葡萄园套种饲草、绿肥技术和养鸡技术,形成葡萄-牧草-鸡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葡萄园养鸡技术最关键的因素是养殖密度和鸡舍设置。建议每公顷葡萄园养鸡300只左右[12],选择 20 d左右的鸡苗散养,果园周围架设围网。根据饲草生长情况和鸡苗生长需求,可适量投放谷物。为防止黄鼠狼等可能的危害,可在葡萄园中设置简易的鸡舍。

葡萄园种养结合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葡萄园下的闲置空间、土地,提高土地、空气、光照利用率。同时,家禽的食草特性可为葡萄园清除危害杂草,鸡粪可以增加果园有机肥,形成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起到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作用。

葡萄园养殖的“果园鸡”均价约120 元·只-1,以养殖一个批次300只·hm-2计,“果园鸡”销售收入约360 000 元,成本(包括种苗、谷物、防疫等)约10 500 元·hm-2,实际每批次增加效益25 500 元·hm-2。

2 句容市实践案例及发展经验

江苏省句容市是全省最大的鲜食葡萄种植基地,葡萄种植面积超过3 000 hm2,初步形成了涵盖科研、种植、销售、休闲观光等环节的葡萄产业链。面对相对饱和的市场和果园增效、果农增收的压力,为了调结构、促增收,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自2013年起逐步试点、推广包括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在内的立体复合种养增收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2.1 葡萄园套种蔬菜实践案例

句容丁庄老方葡萄园、老毕葡萄园套种了青菜、丝瓜、辣椒等蔬菜,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也降低了果农的种植风险[13]。特别是大棚葡萄,冬天棚内保温效果好,葡萄采摘完后,秋季种植蔬菜。冬春两季种植大蒜、青菜、萝卜、菠菜等蔬菜,产量超过75 000元·hm-2,增收75 000元·hm-2以上。

2.2 葡萄园套种猕猴桃实践案例

镇江市农科院选择永彬果园等果园试验葡萄架下种植猕猴桃模式,套种进入第3年后,‘徐香猕猴桃产量约12 000  kg·hm-2,同时葡萄产量约15 000  kg·hm-2,增收、增效效果明显。这种模式已在永彬果园、清境农场等果园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填补了深秋季节镇江本地水果的空白,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好评。

2.3 葡萄园套养家禽实践案例

句容在试验葡萄园套养家禽模式时,主要以本地养殖技术成熟、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为主,如草鸡、茅山老鹅等,禽苗成本约为1 500~3 000元·hm-2,草鸡单价超过100元·只-1。全市发展果园套养近667 hm2,年均增收30 000 元·hm-2。

2.4 发展经验

句容市对于同一区域内葡萄园开展多种复合种养的技术、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推广,形成了较好的发展经验。

2.4.1 重视政府引导    当地在推进立体复合种养的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镇村组织、技术支撑、市场带动的工作思路。在每年的全市农业农村目标任务考核文件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将果园立体复合种养、林地立体复合种养和稻田综合种养列入考核细则。

2.4.2 加大示范带动    重点选择具有发展群众基础、带动效果好的镇村先行示范推广,做一批立体复合种养的示范点,引导农民跟着干。遴选果园立体种植示范基地8个,参与示范农户230户,先期示范面积266.67 hm2,主推果园套种蔬菜、葡萄园套栽猕猴桃、果园养鸡鹅等三大立体种养模式。政府给予典型示范户、合作社等一定奖励,给予种植户、养殖户一定种苗、种禽(畜)补贴。

2.4.3 做好技术指导    农业主管部门多次召开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助农增收座谈会,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点联系开展技术指导,年均举办4期300人的培训班、现场会,邀请专家、教授到示范点开展技术讲座,并免费开展动物防疫。

2.4.4 强化品牌建设    当地把发展果园立体复合种养作为绿色发展、生态农业的抓手,推进果园清洁化、立体化、观光化、高效化,并集合农业、市场、食品、供销等多个部门的合力,打造生态农业品牌,推出的生态菜、果香鸡深受南京、上海等市民的欢迎,生态果园也成为当地休闲观光农业的一张名片。

3 结论与展望

农牧结合、种养结合是在理论上和经过实践证明的生态、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能够很好地协调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也能够降低农田化肥使用量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在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下,值得葡萄主产区适度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14]和农业机械逐步普及,加大果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开发和推广,显得更为急迫和重要。

全国各地主推的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有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果树和套养家禽等。句容市自2013年以来示范推广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猕猴桃和套养家禽的成功实践,为江南地区葡萄主产区推广多种复合种养的技术、效益和举措,提供了较为系统、乐观的范例和经验,有利于葡萄主产区多元发展,实现综合增效和果农增收。不过,从全国各地的生产实践来看,3种模式各有所长,也分别存在一些实际生产中需要改进或解决的困难。不同区域的葡萄主产区采用哪种或哪些模式,采取哪些发展举措,需要前期做好考察和论证,因地制宜,不可照搬[15-18]。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李以训.福安市葡萄园蔬菜间套种调查[J].中国蔬菜,2010(3):45-46.

[3]李民,毕晓伟,孙艳,等.大棚葡萄套种毛豆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5(21):64.

[4]孟秋峰,鐘辉.大棚葡萄套种榨菜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17,37(8):67-68,80.

[5]杨昆红,张艳明,赵宗福,等.葡萄园间作冬早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J].蔬菜,2018(8):36-39.

[6]卢布,窦连登,周法永,等.梨树—家禽立体种养模式试验初报[J].中国果树,2012(6):49-50.

[7]王同翠.农牧结合立体种养模式[J].科学种养,2017(10):58.

[8]王建祥.挖掘增收潜力生态循环发展——句容市探索推广立体复合种养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15(9):27-28.

[9]乔宝营,邵秀丽,刘玮,等.河南地区葡萄大蒜间套作技术及效益分析[J].北方园艺,2017(24):219-221.

[10]张璐.葡萄园种养结合模式与套种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11]冀晓昊,史祥宾,刘凤之,等.行内生草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8,47(6):81-84,87.

[12]万渊,周京华.南方地区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模式[J].现代园艺,2016(15):39-40.

[13]作者不详.“生态农业+”成句容新名片 林下经济唤醒丘陵地[EB/OL].(2016-04-17)[2019-04-18].http://js.people.com.cn/n2/2016/0417/c360301-28161999.html?kkjm4/56654.

[14]黄修杰.果类蔬菜种植成本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园艺,2018(22):187-194.

[15]刘丽,常云龙,宋秀珍,等.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7):954-956,971.

[16]钱炬炬,雷晓峰,李宏亮,皮向红,刘小燕.益阳市南县“稻虾生态种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3):43-46.

[17]王玉林. 泸西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调研报告[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红河流域发展论坛论文集——专题一:红河流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昆明,2016:5.

[18]赵天永,张护,陈永军,等.红河州果园种草养畜循环模式实践与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38(5):116-118.

猜你喜欢
套种效益葡萄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