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作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家乡的风俗习惯以表达自身独特的情感,从而加强作品的感染力,一般将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民间风俗习惯统称为民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将民俗文化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以及社会生活民俗。本文从建筑民俗、节日民俗以及服饰民俗着手,研究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乡土情怀
作者简介:王合军(1978.5-),男,汉,宁夏银川市人,汉语言文学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1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文化,这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从而能够记录下这些民俗文化并传播到国内各个地方。这些文学作品与历史书籍不同,历史学家更多地关注重要事件,从而忽视了生活的细微之处,而文学家能够发现这些细微之处并将它们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
一、文学作品中的建筑民俗
我国的建筑具有品类繁多的特点,其中包括宫殿、宫观、寺庙、园林、桥梁等。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韵味,当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时就会呈现出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寺庙建筑为例,寺庙与佛教有关,其中的“因果报应”对汪曾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小说创作。短篇小说《受戒》里面有一座“荸荠庵”,汪曾祺曾自述家乡的庙宇是他小时候的重要“游戏”场所,那里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后来,汪曾祺写了《桥边小说三篇》,他在其中的《幽冥钟》中提到了承天寺以及相关的故事,与之类似的还有《庙与僧》《陈四》等小说。沈从文是从湘西走出来的作家,而吊脚楼就是最具有湘西特点的民俗建筑。在小说《边城》中,翠翠和傩送故事的重要场景就在吊脚楼下。除了吊脚楼,沈从文还着重对水磨坊的描写,水磨坊对沈从文的童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不断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另外,桥梁建筑也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桥梁具有实用性与美观性,能够与河这一自然景观相结合,构成极为和谐的诗意画面。在民俗文化中,桥象征着爱情(鹊桥)、生死(奈何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桥在江南水乡是最常见的建筑之一,汪曾祺在《王四海的黄昏》介绍了承志桥,这是一座位于交通要道的桥梁,桥上简陋的顶棚能够为路人挡雨,而王四海的故事便围绕着承志桥展开。在这一类作品中,如果将桥从文中去掉,反而无法真正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因此不仅仅是人成就了桥,桥也成就了人。
二、文学作品中的节日民俗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值得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其中贴春联是春节中最具文化气息的活动。在现当代文学作家中,废名与汪曾祺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对春联的描述,在《受戒》中“荸荠庵”的对联为“一花一世界,三邈三菩提”。通常情况下,作品中的这些对联大多都暗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多次写到“过小年”的节日民俗,通过“过小年”写出了祥林嫂在不同阶段的命运变化。“过小年”是春节的序章,鲁镇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福礼迎接“福神”降临,而祥林嫂没有钱导致无法准备福礼,意味着她无法得到“福神”庇佑,只能无望地冻死在充满“祝福声”的街头。鲁迅正是借“过小年”活动揭露封建社会穷人命运悲惨、礼教文化“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小说《社戏》中提到了社日节,社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分为春社节和秋社节,表现的是人们对土地的崇拜。鲁迅通过对社戏的描写,还原了社日节当天的盛况,让读者十分神往。少数民族的节日民俗与汉族不同,他们有各自的特点,但整体上都反映了民族的传统。
三、文学作品中的服饰民俗
服饰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沈从文十分注重对湘西苗族妇女的服饰的描写,使从未去过湘西的人也能感受到那里的民俗文化。例如在《长河》中,沈从文对夭夭的打扮描写得十分细致,夭夭一身蓝,葱绿布围裙上扣了朵三角形小黄花。从苗族少女独特的服饰搭配,就能感受到民俗文化之間的差异。看起来简单的民族服饰,其实体现了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特点,也展现了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再加上作者细致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作者对民俗文化的真挚情感。汪曾祺在《塞下人物记》中对陈银娃的服饰描写也十分细致,一个西北汉子穿了件大红牡丹花的“腰子”布衫(腰子是一种薄背心)。这是西北气候环境的特点,早穿棉袄午披纱,而颜色鲜艳的“腰子”布衫体现了西北人热情开朗的性格特点。另外,服饰上的刺绣也极具地方特色。刺绣是女子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事情之一,南方女子好绣荷花、鲤鱼,能够衬托出南方女子的水灵、清秀,北方女子好绣红花,能够展现出北方女子热情开朗的性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乡土文学作家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与民俗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文学作家们对民俗文化描述不仅仅是对家乡人、事、物的回忆,还有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另外,研究民俗文化并不是文明的倒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它不仅能够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还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永.论民俗学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J].文艺研究,2009(7).
[2]袁俊华.试论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学艺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3]张娜.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