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莎莎 冯晟
亲爱的同学,你是不是从小就期待红旗一角的光荣,向往党旗下庄严的誓言?从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再到共产党员,红色基因一路传递,信仰的力量薪火相传。也许,现在的我们就可以丰富自己对那段红色岁月、光荣历史的了解,为未来成为一名党员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午后6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OOOOO之招。”
在近100年前的一本日记本中,语焉不详的这句话,却与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息息相关。句中的五个圈代表“共产主义者”,“赴全国共产主义者之招”指的是党史上的一次重大会议——192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一大会议”)。这位前往上海参会的叔衡,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叔衡。
比起革命者,何书衡从外表上看更像一个“老学究”。他曾经是清末的秀才,喜欢穿一身长衫。为了追求新学,他在37岁时重新走入学堂,成为学校里年纪最大的学生。参加中共一大会议时,何书衡是其中最年长的参会代表。
尽管参加革命时,何叔衡早已不是热血青年,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极为坚定。“作事不辞牛荷重,感情一堆烈火腾。”这是诗人萧三对何叔衡的评价。何书衡从未放松过对自我的要求,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无愧于自己的信仰。
1934年10月,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中央红军前脚刚走,国民党就指挥10万大军对留守红军进行了全面清剿。何书衡就在留守的红军中,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开展游击战。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召开了遵义会议。1935年2月,根据遵义会议之后的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为了节约政府开支,积蓄财力,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决定撤销部分机构、精简人员。就這样,何叔衡等人被送出中央苏区,计划经福建、广东转移至香港或上海,开展地下工作。
1935年2月11日,何叔衡与瞿秋白、周月林、张亮、邓子恢一行五人,由红军战士护送,离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分局驻地。2月21日夜间,队伍进入福建省上杭县。这里,北边有汀江横亘,附近唯一一座木桥被国民党占据,守兵还不时地来回巡逻。何叔衡等人思索,白天行进目标过大,一定会被发现,不如晚间趁着夜深起雾,能见度不高的时候,从下游防守薄弱处偷渡过江。
2月的闽西寒意未消,寒气能渗透进人们衣服,直往骨子里钻,更别说夜间的山区。一行人路上相互搀扶,冻得直打哆嗦。何叔衡年过半百,平时做文字工作居多,身子骨比较弱。他脚下的皮胶鞋是向别人借来的,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早已将脚磨出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般疼痛。他暗暗感叹,自己的身体实在太不争气。但看看远处的灯光和疲惫的众人,何叔衡又笑着给大家打气:“大家加油啊,千万不能泄气,到了前面的村子,咱们就能歇歇了!”说罢,他把衣服裹紧了一些,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前行。看着年长体弱的何叔衡这般从容,其他人也振作精神,加快了步子。2月24日清晨,队伍终于抵达长汀县濯田区水口镇附近的小迳村。大家浑身湿透,又饿又困,眼睛里满是红血丝,都想在小屋里歇歇脚,生点火,吃点食物暖胃充饥。
然而此时,国民党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们。在接到反革命分子通风报信后,国民党立即对小迳村展开围攻。被敌军包围后,护送何叔衡一行的红军战士拼死抵抗,暂时顶住敌人的进攻,掩护何叔衡等人突围。可没想到,何叔衡一行人因对当地路况不熟悉,不小心跑到了悬崖边,而此时敌人已经追了上来。
在三面临敌、一面悬崖的危急情况下,何叔衡心知自己体弱行动慢,很可能耽误队伍突围。他不愿意连累其他同志,更不愿意屈服于国民党的围攻,最终高呼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纵身跳下悬崖。凶残的敌人不确定何叔衡是死是活,跑下山又对着他连追两枪,何叔衡壮烈牺牲。
“神州遍地起风雷,投身革命有作为,家法纵严难锁志,天高海阔任鸟飞。”这是何叔衡在诗作《赠夏明翰同志》中对自己一生追求的诠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生追求的缩影。初心可鉴,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想要极力改变中国现状的心是那么真实且火热。他们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无私奉献,为谋求民族解放和劳苦大众的幸福舍命奋斗,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