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涛,梅小伟,陈 维
(礼蓝(上海)动物保健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
随着我国集团化、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壮大,规模化猪场养殖设施设备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更新迭代,促使我国养猪业在许多传统的猪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在我国广大猪场中,猪的疾病仍然种类繁多,系统性疾病多发,如母猪繁殖障碍系统疾病仍然是当前危害规模化猪场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严重制约着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生产效率。
通过我国多个检测实验室检测数据表明,当前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Ⅱ型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等,这些疾病已经通过加强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等措施达到了较好防控效果;由寄生虫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是猪弓形体病,临床上通过磺胺类药物治疗亦可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细菌性病混合感染后导致母猪子宫炎症是细菌性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1]。但对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细菌性疾病和猪蓝耳病而言,临床表现仍多发、散发,据不完全统计,临床上60%以上的流产都与猪蓝耳病毒的感染有关。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和保育猪呼吸道综合征以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2006 年我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是由美国传入我国,我国流行的猪蓝耳病病毒(PRRSV)毒株以北美型流行的基因Ⅱ型为主。Zhao 等在2015 年的研究中表明,他们所分离的PRRSV JL580 株为NADC30 与HP-PRRSV 的重组毒株,该毒株具有高致病性等特性[2]。在2014 年,周等首次发现国内出现了与NADC30 高度同源的PRRSV[3];由于NADC30 多个重组毒株的出现[4],关于类NADC30 毒株的来源问题、不同毒株之间的致病性问题及现有疫苗的保护效力问题的研究仍任重道远[5]。
该病毒具有易重组变异、毒株多样、病毒血症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感染后可导致猪只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因此防控难度较大。
临床上感染母猪可见到在怀孕的中后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等;公猪出现死精、精子活力不强等;断奶仔猪高死亡率,其他年龄猪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和继发感染[6]等。主要临床症状如图1 所示。
图1 猪蓝耳病各种临床表现
根据我国规模化猪场防控经验,猪蓝耳病防控还是要从加强生物安全开始、保证后备种猪群呈阴性并逐步降低种猪群的阳性率以建立阴性种猪群、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安全性高的PRRSV活疫苗,同时还要控制继发感染以保证猪群正常生产。
强化猪场内外的生物安全系统建设,外部要规范种猪引进的流程、严格进出车辆的管控流程和可实施的人员进出的管理流程等三个方面;内部要定期进行猪舍的彻底空栏消毒、干燥,严格实施全进全出操作流程、规范猪场标准化的饲养管理和猪群发病时应急处理机制等方面。
逐步降低种猪群的阳性率并建立阴性种猪群,阴性种猪群不使用活疫苗并且长期维持呈阴性;阳性种猪群则定期进行监测,逐步降低阳性率,活疫苗从逐步减少使用到最后停用,最终构建阴性种猪群;公猪群抗原监测务必呈阴性,不能使用PRRSV 活疫苗。
对于两点式生产的商品猪场或放养猪场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使用安全性高的PRRSV 活疫苗;对于活疫苗的使用原则:1)呈阳性且不稳定的猪场或正在发病的猪场,可以适当使用PRRSV 活疫苗;2)呈阳性且稳定的猪场,PRRSV 活疫苗要逐渐减少使用;3)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个商品猪场只能使用单一毒株且安全性好、适合本场的PRRSV 活疫苗。
其他措施有:策略性使用药物(如替米考星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降低母猪群的病毒血症,减少母猪排毒。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呈神经症状和高病死率、育肥猪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1]。2011 年下半年以来,猪伪狂犬病出现新型变异毒株,传统的Bartha-K61 毒株的疫苗不能提供有效保护;Ye 等对伪狂犬病病毒毒株进行系统净化树分析表明,国外的经典毒株为基因Ⅰ型,我国当前流行毒株属于基因Ⅱ型,基因型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传统疫苗对我国当前流行毒株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7]。2015 年,姜平等研究表明,当前流行的伪狂犬病病毒毒株是新的重组强毒株,新流行毒株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发生了变异,包括大多数病毒蛋白发生的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等[8]。
猪伪狂犬病病毒当前流行毒株可导致不同阶段的感染猪都呈显性感染,表现出不同于经典毒株感染的临床症状:如感染母猪整窝流产和所产弱仔有神经症状、产死胎、产白胎和产仔数减少等[9];而产房仔猪、保育育肥猪感染后表现发热、呼吸道问题和神经症状等;新生仔猪多为神经症状,猪只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解剖可见脾脏和肝脏有密密麻麻的白色坏死点[10],主要临床表现如图2 所示。
当前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防控以生物安全和疫苗防控为主:1)强化猪场内部生物安全,清洗消毒、减少舍内病毒载量;2)选择安全性高的新流行的变异毒株(如HB2000)基因缺失活疫苗进行免疫,激发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3)可使用灭活疫苗强化免疫,加强体液免疫水平和抗体持续时间;4)定期监测,适时淘汰阳性种猪,确保公猪精液和后备猪gE 抗体和病原检测双阴性[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只急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一种古老的猪病毒性传染病。随着我国猪瘟疫苗的普及应用和猪群的不断强化免疫,猪瘟的发病由以前发病急、高稽留热、多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等症状逐渐转变成隐性带毒、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等现状。
近些年来,在临床上猪瘟的发病特点已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典型猪瘟,在生产母猪群常见,但因临床上症状不明显而被忽略。猪瘟病毒是一种能通过母体垂直传播的疾病,可导致母猪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产房仔猪出现抖抖病等导致成活率下降[12],主要临床表现如图3 所示。
图2 猪伪狂犬病各种临床表现
图3 猪瘟的各种临床表现
强化疫苗免疫是当前猪瘟的防控主要措施,当前我国猪瘟疫苗厂家繁多,建议要选用市场口碑好的商品化疫苗,结合本场的猪群抗体检测情况,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一般推荐仔猪首免在35 ~40 日龄,间隔28 d左右进行二免,即65 ~70 日龄;种猪群则是普免,一年3 次。
猪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感染母猪以流产和产死胎为主要临床表现,解剖的典型症状是死亡胎儿的大小形态各异,且脑组织液化,脑腔有积水,临床称为“空脑”。公猪感染后多发患睾丸炎,表现为一侧性睾丸肿大、睾丸不对称(见图4)。
蚊虫叮咬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发生在炎热夏季或夏秋交替(7~10 月份),季节性明显,且南方和北方有差异。
乙脑的防控:一方面消灭该病传播媒介—蚊虫,另一方面进行疫苗免疫注射,一般建议在每年3 ~4月份进行疫苗接种。在乙脑多发区,应在每年9~10月份加强免疫一次。
图4 猪乙型脑炎各种临床表现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猪繁殖系统障碍性疾病。感染母猪主要临床症状为:产黑胎、产木乃伊胎、窝产仔数减少、难产等。
猪细小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规律性:1)若在怀孕10 ~30 d 内感染,母体吸收死亡胚胎后再度发情;2)若在怀孕30 ~50 d 内感染,主要产木乃伊胎、黑胎;3)若在怀孕50 ~60 d 内感染,主要产死胎;4)若在怀孕70 d 感染,主要表现流产;5)若在怀孕70 d 以后感染,母猪能正常分娩,但所产仔猪带毒。
该病还可与圆环病毒协同感染,导致母猪发情异常、久配不孕,新生仔猪莫名死亡和产弱仔等症状。
防控猪细小病毒病要做好后备猪和1 ~3 胎新母猪的疫苗免疫,猪细小病毒病疫苗具有终身免疫的效果,一般4 胎以后的母猪可以不用再免疫(建议参考实验室抗体检测结果确定)。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体病一般在每年的6—10月份等高温高湿季节多发;据统计,弓形虫在母猪群中的感染很普遍,当母猪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弓形虫会大量繁殖造成机体损伤,母猪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主要是怀孕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等[6]。
使用高品质的磺胺类药物对母猪群定期进行保健,对本病进行防控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常见细菌性疾病主要有衣原体、螺旋体、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感染后出现“母猪产后三联症”(子宫内膜炎、产后乳房炎、泌乳障碍综合症)等。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或防暑降温设施不完善的猪场,高温高湿季节(6—10月)更易发生。
对于细菌性病原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防控,要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预防性给药三个方面进行:
1)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补充足够的营养,要确保日粮中含有复合多维,特别是维生素E的添加,能够提升繁殖效率,增加产活仔数量;
2)定期打扫栏舍,定期消毒,保证环境卫生;
3)建议对围产期(产前和产后1 周)的母猪进行预防性给药,建议在产前产后1 周用高品质的泰乐菌素配合磺胺氯哒嗪钠等药物拌料,能预防产后便秘、不食,促进乳汁分泌,可防止细菌感染,大大降低母猪细菌性繁殖障碍问题。
当前我国养猪业已经进入集团化、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快车道,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制约着母猪的生产效率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需要我们广大养殖者高度重视,理清思路,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防控,降低该疾病带来的损失,保障生猪生产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