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报道/成蕊
“铛、铛、铛……”1300多年前,它悬挂在唐长安景龙观钟楼上用以报时、为万民祈福,整个长安城都能听到它清脆悦耳的声音。
它的身上不但铸有飞天、翔鹤、走狮等精美图案,还有唐睿宗李旦的御笔,世所罕见。
它就是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景云钟。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戟门东侧的一个亭子里,景云钟从1953年起,就一直静静地“立”在这里休息,供人们瞻仰。
景云钟的顶端“蹲”着一只蜷缩身子的神兽——蒲牢。在民间传说中,蒲牢为“龙生九子”之一,非常喜欢音律,而且善于嘶鸣,声音洪亮,并且惧怕鲸鱼,一见鲸鱼就会大叫不停。于是人们就让它“蹲”在钟顶端,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敲钟时,“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钟体,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景云钟1300多岁了,通体高2.47米,腹围4.86米,口径1.65米,重6吨,青铜色泽。它表面凸出的32枚钟乳,其实是“调音器”,可将钟声从清澈调至浑厚。
景云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钟声清晰洪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钟以铜、锡合金铸造,采用的是“多范铸法”,即将铸模分为5段,共26块模,一次浇铸浑然天成,体现了我国古代铸造工匠的高超技艺。景云钟形体庞大,重达6吨,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唐代铜钟之冠。
纹饰精美。钟身被蔓草纹带分为3层,每层6格,每个格子里都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腿牛等。整个画面前后顺序排列有致,首尾相接。尤其是飞天,灵动飘逸,栩栩如生,脸庞丰满,身段窈窕,手呈托钵状,腾空飞翔,其迎风飘舞的衣裙和飘带,也铸造得细腻逼真,反映了唐代铸造艺术的最高成就。
1953年,景云钟搬入西安碑林途中
明代钟楼上悬挂的钟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还是全世界现存唯一一个由皇帝御笔撰文,并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该御书共有18行,每行17字,空格占14字,共292字,骈体文,其笔法融汇了楷、隶、魏、碑等书法的特点,堪称唐代的书法精品,是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故此铭文为研究书法史者所珍视。其内容是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景云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是研究唐代道教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相传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巡游周至,夜宿行宫,梦见霞光满天,祥云缭绕,以为吉兆,遂下令铸钟以志。因其铸造于景云二年,故被称为景云钟。
碑身的御笔
景云钟上唐睿宗李旦的御笔
西安碑林博物馆
景云钟最初悬挂在唐景龙观钟楼上。景龙观为唐长安城主要道观之一,位于长安城西南隅的崇仁坊(今西安市东大街以南、开通巷以东一带)。
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玄宗李隆基梦见玄元皇帝,也就是老子(李唐皇室因与老子李耳同姓,故与其攀扯亲戚关系, 尊老子为始祖, 追封为玄元皇帝,借以神话李唐皇室,宣示其掌握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于是命尚书张九龄与道士到城西南一带访求,果真于终南山楼观得老子玉刻像。玄宗立即迎置于景龙观大同殿供奉,并将景龙观改为迎祥观。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迎祥观移至西安西大街北广济街口,景云钟随之迁移,挂在观内钟楼上。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西安城扩建,将钟楼迁往今天西安钟楼的位置。据负责迁移钟楼任务的陕西巡抚龚懋贤所撰《钟楼碑》记载,当钟楼移建工程完结之时,把搬迁来的景云钟悬挂起来,却怎么也敲不响,只得重铸一口铁钟悬于钟楼上。
民国初年,景云钟曾在西安亮宝楼(原西安市南院门西安市委大院旧址东隔壁的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传统四合小院中。这里曾经是珍藏慈禧珍宝的地方,后向老百姓开放,人们遂称之为亮宝楼)展出,后长期存放于此,供人们参观。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景云钟外运埋于乡下避难(另一说法,直接埋于亮宝楼所在的四合院角落)。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将景云钟迎回古城,仍存放在原来的亮宝楼。1953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口富有神话色彩的景云钟,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将它移入了西安碑林,并为其建了一个独立小亭存放至今。
值得庆幸的是,1953年搬运景云钟的场景被拍摄下来保存至今。从现存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搬运方法非常原始——路面铺松软黄土,人工前拉后撬,慢慢翻滚移动。这样动静极大的搬运方式,引来了众多围观者。当景云钟搬运到今西安碑林陈列位置时,再堆土移至确定位置,最后才建亭陈列。
令人惊奇的是,1964年日本举办世界名钟大赛,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率团来到西安碑林,会同当地群众将景云钟重新悬挂起来敲击。没想到景云钟历经千年沧桑,依然荡漾着清脆浑厚的金石之声。
那声音美妙极了,清脆洪亮,音韵优雅浑厚,听了使人心旷神怡,真是陶醉!景云钟此次录音被送去日本参赛后,赢得了世界名钟的称号。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录制的景云钟钟声,用于年复一年的辞旧迎新;而西安市西华门报话大楼也将其用于每天的整点报时。
景云钟静静地“立”在西安碑林的小亭中
现如今钟楼上悬挂着仿制的景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