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年 文小兵
摘 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通过践行,增进文化自觉、强化情感体验、增强文化自信、升华思想认识,让其在心灵深处扎根,从而实现精神和价值传承。构建融经典诵读、实地参观、社会实践、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于一体的传统文化践行体系,有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要让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学生的血液和灵魂,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据,成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自觉遵循。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注重在实践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尝试构建了“五位一体”的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体系。总的来说,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经典诵读:增进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对传统文化既要整体上大致了解,又要重点理解与把握其突出特点和优势,这就是文化自觉。我院从2013年开始常态化组织经典诵读活动,6年来,多次被《益阳日报》等媒体报道,也被湖南省教育工委列为思政工作特色创新项目。
我院经典诵读活动分三部分展开:一是每周二第一节晚自习全院分班级组织学生诵读经典;二是每学期由基础课部教师深入各系部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1次以上或邀请专家来院讲学1~2次。三是每年下学期围绕一个主题由学院组织经典诵读比赛,参赛项目由系部和班级层层组织预赛选拔产生。这样一来,参与率大大提高,尤其是院系经典诵读比赛,融合了朗诵、唱歌、舞蹈、小品、书法等多种形式,感染力非常强,较大程度上增进了学生的文化自觉。
二、实地参观:强化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实地参观,以情激情。我们分批组织学生参观区域内红色教育基地,强化情感体验,触动思想灵魂,从而促使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传统价值观在心灵深处扎根。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国际义士何凤山墓,学习他为数千犹太人发放“生命签证”的大爱精神,体会儒家仁爱思想的崇高与伟大;参观厂窖惨案纪念碑,了解日本侵略者杀害我们3万同胞的暴行,让学生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参观丰堆仑革命遗址、曾士峨烈士纪念碑、马迹塘战史纪念馆,感受革命烈士为大家舍小家、“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激发立志学习、报效祖国的豪迈情怀;参观安化文庙(毛泽东游学梅城寓所)、周立波故居、龙洲书院,学习先辈自强不息的为学精神,体会儒家修己安人的崇高理想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
三、社会实践:增强文化自信
因为涉世不深,加上受网络上负面消息的影响较大,个别同学公开表示对当今社会是否存在“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的美德困惑。针對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环节,主要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身边的传统美德。我们以区域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小组采访或间接调查了解身边的益阳市道德模范和湖南好人,来期开学后再组织介绍交流。这样涉及到的面广,人物和事迹真实可信,有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比如2018年暑假,桃江籍学生采访和调查了市孝老爱亲模范詹翠华。詹翠华任劳任怨孝敬重病的婆婆,婆婆去世后又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小姑子和智障的大哥,仁爱之情感天动地。许多同学很受感动,纷纷表示要继承儒家仁爱传统,做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学生。益阳市赫山区的同学调查了解助人为乐模范吴娟连的事迹。吴娟连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自2011年以来,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400万元。同学在交流时表示,要向吴娟连学习,传承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高尚情怀。
四、主题班会:升华思想认识
思想认识只有在交流与碰撞中才能得到升华,我们通过创建“我的+”主题班会模式,为学生自由交流思想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首先,通过广泛征求学生意见,我们从整体上作好主题设计,包括我心中的传统文化,我身边的传统美德故事,孔子的孝道观、交友观、学习观、修身观等等。主题班会的形式有演讲式、汇报式、竞赛式、晚会式等。其次,精心准备,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做好点评、总结和考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从运行的情况来看,效果显著。一是确保了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收获。二是增强了自信心,同学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三是寓教于乐,增强了自我教育能力,升华了思想认识。
五、养成教育:让文化扎根心灵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良好的习惯。”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实践养成,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实施养成教育。
1.劳动养成教育。每周二下午,全院集中进行卫生大扫除,开展卫生情况大检查;其他时间的卫生分小组轮流打扫。劳动教育的常态化,是传承中华民族勤劳美德的有效举措,使学生逐渐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
2.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一方面学院出台了大学生礼仪制度及其考核办法,用制度敦促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示范,引领学生加强文明修养。
3.道德养成教育。儒家道德教化的特点,就是注重实践,将其渗透于日用常行内。除了教师和学生干部以身作则外,我们还制定了道德养成监督员制度,通过互相监督,大部分学生有了进德修业的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第188页
作者简介:
郭立年(1962--)男,益阳职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文教育与书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