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理性回归思维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福建武夷山五夫镇为例

2019-11-15 11:52薛盈洲
昌吉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乡土理性

薛盈洲

(武夷学院旅游学院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引言

乡村振兴是国家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这些年在发展乡村旅游道路上,在工具理性作用下,很多地方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重视不够,导致很多地方乡土文化弱化,农民精神异化,人们短视化功利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工具理性思维下,旨在传承民族文化,重塑人类精神家园的乡村旅游开发保护问题渐多,“泛文化”“泛资源”现象凸显,特色性不足、“乡村性”薄弱;人性冷漠,价值观变形等现象也异常普遍。因此坚持价值理性回归,注重人本性、强调特色化,力保和谐性,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一、相关理论的分析与拓展

(一)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科学技术和理性自身演化的结果。百年以来,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人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科技发展背后隐现的危机在新世纪却越来越明显,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并现。[1]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论断,这是“合理性”论断两个方面。[2]随着价值理性的弱化,工具理性成为理性的代名词。工具理性把一切的都理解为工具,其效用性导致人们对其形成了过度的依赖性,并将其无限制的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人类的贪功性以及工具理性的欠缺性,造成工具理性异化情况不断出现。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工具理性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过度依靠现代技术手段,过度的商业化操作,导致文化再现过程中出现了扭曲和变形,在满足旅游者感官需要的同时失去了文化的本色,这种对文化的创造性的抹杀,导致文化从属于资本的逻辑,沦为金钱的奴隶[2]。工具理性物质性需要优先、功利性思维明显、标准化逻辑显著的特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旅游产品的同质性、旅游文化的泛滥性、人性异化和人类精神家园的空虚。

(二)价值理性

主体为重的价值理性,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产生的一种对外界和本身负责任的价值认知和价值总结。价值理性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本性,价值理性注重的是人,强调人的主体性,对人类世界的终极关怀是其出发点。价值理性要建构的是一个人文和谐、山水交融、天人合一的世界,而不是“水泥砖块、钢铁塑料”塑造的寂静世界。二是批判发展性。价值理性既肯定人类生活的发展和改善,同时又“火眼金睛”,不断发现现实中的不足,批判纠正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弊端,成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警钟。三是目的性。价值理性的目的性,在于它肯定现在又超越现在,强调的是可持续性,主张满足当下的合理需求,兼顾人的长远需要。四是构建性。价值理性不是毫无根据,全盘否定过去和现在,而是渴望通过追溯、批判和变革,实现超越,构建一个“舒身畅神”的美好世界。

(三)价值理性回归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注点不同,引发的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机制不同(具体见图2-1)工具理性注重的是工具、科技,强调的是资本逻辑和效用,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这种把一切当作工具的思维和做法,导致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同质化、仿制性现象严重,商业化、“金钱性”现象普遍。忽视了人本性的工具理性进而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人心失衡,人性异化和人类精神家园的空虚。价值理性的人本性、批判性、合理目的性和构建性特征恰巧可以纠正工具理性的弊端,将这一观点应用到乡村旅游上,是说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肯定科学技术促进乡村旅游“面向”发展的同时,更要突破工具理性的“牢笼”和“禁锢”,凸显价值理性,端正出发点,纯正发展动机,坚决防止过度功利化、商业化,甚至伪俗化旅游景观或发展模式的出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坚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环境安然无恙甚至有所改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的不变形乃至优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工具理性的作用,但工具理性的弊端在现代乡村旅游发展中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要倡导价值理性的回归,从人性需要出发,注重人本观念,注重个性化、防止过度“标准性”;重视精神需要,防止“人性异化”;注重“乡村性”,防止商业化,从而创建一个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引力十足、人际关系协调,山水和谐交融,天人合一美好世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图2-1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作用机制图

二、工具理性作用下五夫镇乡村旅游的异化发展分析

工具理性作为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增加了人类协调客观世界的自信,使人类不断推进科学的进步。与此同时,对工具理性的盲目追求和使用,导致人性扭曲变形,这种变形表现在: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减弱,人类过度索取,导致自然的报复。二是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与微妙。人们之间凭着科技的进步开始了疯狂的利益之争,破坏了原有的和谐与安静状态。三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们的认识思维变成了单一式思维,丧失了人的主体性,扭曲了人自身作为社会中的人、自然中的人的理论。笔者以五夫镇作为案例研究地进行分析。

“理学之邦”武夷山五夫镇这些年旅游发展迅速,但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具体调研结果见表3-1),五夫镇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创意,注重现代工具的利用,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了对文化的传承和挖掘,导致出现了很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殊不知,在这种工具思维的支配下所产生的大众文化需求,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表:3-1五夫镇乡村旅游发展问卷调查分析表

结合上表,通过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旅游消费者等12名不同身份对象的人进行交谈,观察、整理、分析出五夫镇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短视化”导致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短视性”是工具理性特征之一,在这种思维导向下,科技等技术助力下的乡村旅游在带来五夫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的对环境的索取性愈加凸显,很多当地居民和官员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对环境长远的考虑。调研分析发现11.60%的游客认为环境破坏非常严重,63.20%认为比较严重,只有10%的人认为环境美化了。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1)自然环境遭到一定伤害。一方面是当地人环保意识不足,乱丢垃圾,乱排污水;另外一方面,随着自驾车数量的增多,汽车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当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2)人文环境正在经历变形。随着城市“诱惑”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五夫镇人受到“现代化”的“干扰”,远离家园,或者任意的改造家园。人员的流失,建筑的破坏,地方乡土文化的变形或者丧失,再加上部分游客在镇内古迹上乱刻乱画,所有这些,都对五夫镇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工具化”促使人性异化现象有所加剧

工具理性把一切包括人都当作工具,在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经济快速成长和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也给我们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它带给我们的是人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人性的异化、人性自由的丧失等等。[3]近些年五夫镇人口变迁比较严重,当地很多务工农民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乡土文化中的纯真价值观正在异化和变形,乡村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道德观、人生观面临严峻的挑战。调研和访谈中发现,因为五夫当地白莲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提升,市场价位较高,很多销售渠道好的当地居民采用异地收购和网络购进的方式买进白莲,包装后冒充五夫白莲以次充好夹杂在本地白莲中进行销售,这种现象在10年前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人性异化、“追钱逐利”的典型表现。

(三)“效用化”导致土地错位利用较为明显

工具理性崇尚“功利”、追求“效用”的倾向,使得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政绩”“效果”,很多地方打着“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大肆圈地,工业用地急剧增加,住宅用地不断扩大,文化用地遍地开花[4]。调查分析发现,29%的人认为五夫镇土地错位利用非常严重。以文化广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五夫镇为了活跃文化,很多村庄都建有文化广场,甚至镇政府为了大力发展朱子文化,拟征用大量土地,用作特色文化小镇建设。该小镇规划占地总面积达436公顷。种种迹象表明,五夫镇在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这对五夫镇后期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

(四)“模式化”致使地方乡土文化变形甚至消失

标准化、模式化是工具理性发展的必然。而文化的差异则是地域吸引力的重要表现,地方文化是当地居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当中所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区别于他处的重要形态,也是吸引外来人居住、旅游和休闲的重要吸引物。当今社会,人们之所以旅游,是想离开惯常生活的环境到其他地方去求新猎奇,得到身心愉悦。地方文化独特性,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知心理。然而工具理性支配下,受市场化和标准化影响,五夫镇的发展与其他古村镇异常相似,这是“标准化”开发,“模式化”经营导致的必然结果。另外,各种“模式化”的多媒体娱乐工具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一些传统民俗如“龙鱼戏”却面临无人学习,无人传承的现象。等等原因导致的五夫镇乡土文化丧失现象比较严重,众多社区居民成为视觉上的“富豪”,思想上的“乞丐”,行动上的“僵尸”。这些都是工具理性“模式化”效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五)“泛文化”使得核心资源打造浅薄

工具理性的又一表现是“泛文化”和“泛资源”现象的出现。工具理性思维下,很多地方忽视了本地核心资源,强调文化的引进和植入,亦或西瓜芝麻一手抓,把一切都当作资源,都想利用和开发。殊不知,这种大众性泛文化的做法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从竞争的角度讲,核心资源才是最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因素。从旅游的角度讲,核心资源是一个地区的超级场,是该地区或景区最具有价值和吸引力的资源,是可以带动其他资源共同发展的引爆物,是可以吸引旅游者进行深度消费的产品。这种超级场的形成不仅仅是体现在建筑上,也不仅仅是体现在人文上,而是所有的自然因素、空间因素、社会因素的融合和结晶。五夫镇的核心资源主要体现在理学文化上。而五夫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该核心资源挖掘打造比较浅显,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因陋就简的打造了一些产品。譬如,翻修紫阳楼,诵读朱子家训。岂不知,这些通过服饰、语言和动作所产生的五官上的刺激远远没有真正的传递出朱子理学文化的“神”。产生了形式上的仿真,未能展现朱子理学文化的精髓。不仅如此,受到功利主义影响,当地很多旅游产品“神”不具备,“形”也“残废”,这种工具化思维下诞生的体验产品很难让消费者理解并掌握理学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也很难对人的思想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引导。

三、价值理性回归,促进五夫镇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价值理性是一种独特理性,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作为主体意识的人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自我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认识与构建,是对自我感性的控制与适应、超越与扬弃[5]。因此,我们要通过价值理性的协调与渗透建构合理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工具理性的支持,但盲目坚持或者过度坚持工具理性的作用,就会导致认知的偏颇,乃至于虚妄,需要通过价值理性进行补救或纠正。因此五夫镇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突显价值理性,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服务上侧重价值理性“人性化”需求,形成特色服务

价值理性倡导人本观念,侧重人性化需求。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食宿和购物。近些年五夫镇居民的收入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向特色化种植和旅游食宿上,根据不完全统计五夫镇有大小食宿场所62家,这些食宿场所为五夫镇居民带来较大的收入,人平均年收入从2015年1.9万发展到2018年的2.3万,增长率超1.2倍。但观察发现,这些食宿场所的经营大多数处于自发自主经营模式,加工的菜肴千篇一律,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很多经营者还停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经营淡旺季明显,“吃不饱”现象突出。因此五夫镇应以旅游者为本,根据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结合当地特色,提供特色的旅游体验产品。例如在住宿上打造“荷”文化主题民宿、龙鱼文化主题民宿等,在饮食上提供“藕荷”文化主题餐饮,理学文化主题餐饮等,从而使得旅游者在味觉方面舒适,在感觉方面“畅神”。

(二)环境上强调价值理性“和谐性”需要,实现环境优化

价值理性强调社会责任,主张全面和谐发展。针对五夫镇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五夫镇应采取如下举措,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一是制定土地使用规划,确保土地面积中耕地面积占80%以上,确保农民生产能够得以正常进行。二是严格审批建筑用地,促使建筑用地向“高空化”“集约化”发展。三是科学引导经济作物用地,防止出现“藕”多“莲”贱等伤农事件。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的效用及其价值,实现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五夫镇可充分发挥“旅游+”的优势,进行创意种植,增强居民受益,实现环境优化。具体如下:(1)进行文化植入,设计创意农田。创意农田是指将创意性思维,利用高科技手段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形成融艺术审美、农业生产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田种植形式。五夫镇可利用稻田、荷花和牡丹等地方品种,通过颜色的搭配,图案的设计等形成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品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打造优美的农田环境。(2)进行立体种植,形成“耦合效应”。立体农业是一种新式高效农业。五夫镇应进一步扩大“鱼-螺-藕”互惠种养模式,采用现代科技,建立立体大棚,利用植物本身高低等因素,并采用人为干预的方法,缓解农业季节性带来的不均衡现象,提升五夫河螺和五夫莲子的收益率,并为五夫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较为稳定长期的吸引力产品,进而实现环境的和谐和优化。

(三)文化上凸显价值理性“乡土性”,做到“形神兼备”

价值理性强调个性特色,关注文化的“乡土性”。“乡土性”是乡村内涵的集中体现,乡土文化是“乡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乡土文化最好的弘扬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6]。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7]。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地居民的文化消费诉求和旅游者的特色消费需求,五夫镇要“延陈出新”,在传统民俗文化、朱子理学文化和莲螺文化上做文章,借此来传承和推新,增加五夫镇文化旅游的魅力。具体措施如下:(1)大力弘扬传统民俗文化,采用排练、展示、演艺等方式再现“龙鱼”文化、婚俗文化等,并通过整理、宣传和推广等形式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落到实处,印在人们的心里。(2)深度宣扬朱子理学文化。朱子理学博大精深,学习理学文化,最重要的是了解学习理学文化深层次精髓的东西,尤其是朱熹思想当中关于孝道家训等内容,对当今社会伦理道德人际纲常尤为重要,应重点加以塑造。(3)深入挖掘莲螺文化。莲花作为佛家圣花,全身上下都是宝,可食用可药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值得人们去学习。因此打造莲螺文化,不仅要在形态上塑造美好意境,更要在内涵上弘扬其精髓,从而为五夫镇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资源上重视价值理性“核心性”,塑造发展“灵魂”

价值理性强调资源的核心性,主张综合价值的最大化。核心资源是我们解决问题实现目的的凭借。一个项目开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项目资源挖掘和活化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潜能不断释放和裂变的过程。多视角调研发现,五夫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主要表现为:一是朱子文化资源。内容包括朱熹故居、紫阳楼等。二是民俗文化资源。内容包括傩舞、龙鱼戏等。三是藕荷自然资源。内容包括半亩方塘、万亩荷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树形发展思路。即以朱子理学文化为主干、以民俗文化为枝干,以藕荷文化为枝叶,形成互补。我们的世界既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消费者既游憩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又游憩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我们应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通过现实空间的营造来唤醒消费者非现实世界的体验。具体来讲在朱子理学文化资源开发方面,一方面要利用工具理性手段,设计、还原甚至打造一些能够展现朱子理学文化表象的实体,例如朱子雕像、朱子故居等,帮助消费者建立感性认识、另外一方面从价值理性角度、人性需求出发,了解、熟悉甚至掌握践行朱熹不断求学进取、感恩孝道服务大众造福百姓的精神和理念。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单纯依靠工具手段而产生的建筑实体难以完美展现和贯穿的。也不是游客单纯依靠视觉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而需要经营者通过“穿越”的理念,以模拟体验实践教学笃行来落实,帮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全时空、特质性、情感性体验,从而达到全身心投入,主客体合一的境界。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经营方面一方面要借用博物馆等场所展示五夫镇的民俗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民俗文化舞台化、实景化。以数字技术实现民俗文化的4D体验,条件成熟的话,进行常态化实景演出,让民俗文化在动态表演中更好的“活”下去。在藕荷资源方面挖掘名人与莲的故事、宣传莲的药用价值,打造荷塘小屋,让人们不仅可以领略藕荷文化、品尝莲螺美食,还可以在星光灿烂中、在烟雨朦胧中体验荷塘月色,让游客的身心融为一体,在肢体领略美感的同时,享受灵魂的洗涤,在寂静的夜色中真正了解五夫镇乡村旅游的魅力。

(五)手段上主张价值理性“合理性”,实现“时空形塑”

价值理性强调动机的纯正性,主张手段的合理性。古村落的发展离不开空间布局和演化。古村落中的文化空间既是展现和传承其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特色旅游空间吸引物。然而随着古村镇旅游的不断升温,村落空间的功能和形态更多的是适应游客的需求,而缺少对文化的延承和保护。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内容。这种乡村性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讲是一种仍然保留或持续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并不是一种过去的或者已经消逝的文化,而是一类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形塑现实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建构于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连续性的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将嵌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形塑,赋予体验和愉悦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中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所谓传统文化的时空形塑是指利用时间的“错位”,进行场景的“穿越”,在现代场域中展现传统。这种时空形塑不是要把古今社会完全分离,使社会回到从前。在乡村旅游中,时间层面的形塑使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在现代社会之中,给旅游的主体带来时间层面的错位,空间层面的错位则是为了使旅游主体好似回到传统社会之中[7]。结合五夫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将旅游的客体即旅游资源进行时空形塑,即通过工具理性进行朱熹生活场景实物再造再现,让人从视觉上进行“穿越”,感受当年朱熹教学的场景。另外我们可以将旅游的主体即旅游者进行时空形塑,即通过价值理性的运用,通过服饰数字化技术等运用,营造古典氛围,让旅游者从感觉上进行“错位”,从而深层次的领略朱子思想的精髓。

四、结论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在肯定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五夫镇乡村旅游在工具理性作用下产生的种种弊端,提出美好的旅游体验来源于“形体”的感知,更追求于“精神”的愉悦和升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防止工具理性的“扩大化”和“变异化”,防止它冲破理性的“藩篱”,造就景点的“同质化”“表象化”,人员的“市场化”“金钱化”。主张价值理性回归,以价值理性倡导的“乡土性”“和谐性”“合理性”“价值性”和人性化来减弱工具理性的“泛文化”“短视化”“工具化”“效用化”和模式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通过实体上的再现和文化上的依附,达到“形塑”与“神塑”统一,从而促进五夫镇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让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多样的景点中、特色的民俗中,感官上得到满足,灵魂上得到共鸣,精神上达到畅神。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乡土理性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乡土中国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