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提升区域性科创中心“含金量”

2019-11-15 05:28:22济南市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含金量法人研究院

●济南市委编办

济南市围绕两大战略,创新设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权限独立、运作模式创新,综合了各类机构最有益的方面,积极发挥优势。政府积极建章立制,对这类新型机构规范监管,助推机构落地。

近年来,济南市围绕“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创中心”和“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两个主要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创新设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基本状况

目前,已设立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复旦研究院、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齐鲁研究院、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济南市投资促进中心,登记为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的事业单位法人,无主管部门、无行政级别。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所长)负责制,采取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运营。机构定位于推动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创业创富一体化、研究开发产业一体化和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紧密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山东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济南建成全国区域性科创中心奠定重要基础。

二、新型研发机构属性分析

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这类机构,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被业界称为“四不像”机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特质体现在合作模式多样化、目标体系多维化、科学研究前沿化、成果转化市场化。

新型研发机构的“新”主要体现在:一是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其在初期可能会有政府的扶持资金,但更多依靠的是社会资金和市场竞争性资金。二是管理权限的独立性。一般不设行政级别,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秉承科研为先的管理服务理念,机构和科研人员在管理上有足够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三是运作模式的创新性。在人员聘用、绩效评价、科研组织等运作机制上,以及学术水平上与国际紧密接轨。新型研发机构被业内称为“四不像”,反过来看,同时也是“四像”,既像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也像事业单位,其存在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体制上的开放性和运营上的包容性,核心就是“怎么有利于发展”,就“怎么靠、怎么建”,不拘泥、不受限于某一种体制机制,综合各类机构的最有益方面,朝着最优惠的方向发展。

新型研发机构在设立之初,趋向于选择“事业单位法人”的机构形态。“事业单位”的属性能使新机构在创建阶段享受到一些政策红利,还能确保政府在建设初期投入资金的合法性,维护科技研发平台的公益属性。“企业化运作”模式则提高了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平台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的灵活性,有效节减了政府固定投资运行经费的开支负担。

三、建章立制规范新型研发机构监管

济南市委编办针对这类机构快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印发了《济南市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助推这类机构落地。

(一)明确工作思路

一是鼓励支持发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央编办有关文件在政策依据方面,对“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提供了有力支撑。鼓励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是机构编制部门服务全市“四个中心”建设和“双招双引”大局,在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支点。

二是规范准入条件。在准入方面,预置前提条件,引导“双招双引”各方清晰办事程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三是强化运行监管。根据“谁许可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在现有法规政策框架内,整合监管力量,明确监管职责,清晰监管手段,对新型研发机构履行适度的、有温度的监管职责。

(二)界定新型研发机构的范围

《办法》提出“新型研发机构”,是指充分运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优势,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功能,兼具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产业投融资及高端人才集聚培养等功能,在济南市辖区内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社会组织。一般应冠以研究院(所)、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等名称。

(三)规范管理机制

一是明确登记的硬核条件。政府与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签署多方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有权审批机关出具设立相应机构的审批文件,明确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举办单位、经费来源、管理机制及法人治理结构等事项。登记管理机构协助指导制定《章程》。

二是法人证书体现特征。新型研发机构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中明示机构属性,证书期限与项目合作的有效期同步,或采取逐年延期的办法,确保既维护机构的有效运转,又防范避免相关风险。

三是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监管。通过《章程》、内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预防违规行为;通过理事会对管理层的日常运营、财务活动开展监督,保障社会公益属性;通过培训引导,不断强化管理者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确保按照公益性规则开展活动。

四是规范日常监管。监督管理机构按照《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规文件的相关规定实施下列监督管理:(1)监督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办理登记和提交年度报告并公示;(2)将新型研发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3)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事项从事活动;(4)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有关重大事项变化报告制度,对需要变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及时办理变更手续;(5)探索建立机构编制、财政、科技、审计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联合监管机制,将新型研发机构纳入事业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完善退出机制。《办法》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出现设立宗旨和职责任务已完成、或长期不开展业务工作,违背事业单位公益性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有资产退出等情形的,新型研发机构或其举办单位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在撤销或注销清算过程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债务清偿等基础工作,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猜你喜欢
含金量法人研究院
法人征订(新)
法人(2023年9期)2023-12-01 14:50:14
法人形象广告
法人(2023年9期)2023-12-01 14:50:12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肉类研究(2022年5期)2022-06-16 05:53:2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增强打造世界领先内生动力——中国石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06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品牌专家郭守祥:若要品牌强又响必须提高“含金量”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2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戏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 07:06:46
不是我!是他捣乱!
纺织行业最高科技奖提高含金量
非营利法人破产特殊制度安排研究
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 07: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