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萃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中国古俗中,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地官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水官节),是为道教“三元”之说。
在泉州,元宵节素有“上元小年兜”之称(“年兜”为闽南语之于春节的称呼),大体兴于唐宋时期,是紧跟在初九拜天公之后的又一个节日高潮,作为闽南风俗民情的集中展现,深根民间、世代相传、影响广泛!闽南地区家喻户晓的陈三五娘的爱情故事就缘起于元宵之夜睇灯时的邂逅。
“闹元宵”恐怕是泉州人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了,闹元宵的习俗直至今日仍深植人们的生活习惯之中。对于泉州人来说,只有闹过了元宵,吃了元宵丸,才算是完完整整地过了年。现今,许多传统节日习俗逐渐消退,泉州人的元宵节却依然精彩——吃元宵、赏花灯、看大戏、踩街……,举城同庆,共享欢乐!
泉州人“闹元宵”的重头戏必属灯会了。泉州灯俗自唐初建城后即由中原传入,乃至南宋,灯烛之盛,闻名全国,明代时连杭州点灯,也要请泉州灯匠精制。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花灯制作技术不断革新,品种繁多、造型新颖、巧夺天工,为海内外所共赏。泉州的花灯有刻纸料丝灯、锡雕宫灯、彩扎灯等种类,集绘画、书法、刀刻、糊裱、彩扎、锡雕等于一身,以千姿百态的造型、纷繁夺目的色彩和五彩斑斓的灯光烘托传统元宵佳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置身元宵夜的刺桐城,市区万灯齐挂,长街一望如星宿,开元寺、威远楼、文庙等主要展示地灯光灿烂,中山街等街道走廊亦是各式琳琅,你会感受到“举城同庆”的欢乐。
元宵花灯还有其特殊寓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在闽南、台湾和粤东方言中,“灯”与“丁”谐音,人们据此认为元宵花灯有象征子嗣繁衍、人丁兴旺的吉祥意义。因此,元宵节挂灯、送灯、妇女观灯等,都具有祈求生子,尤指生男孩的寓意。在台湾往昔元宵节,妇女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意指钻到花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儿时记忆里,这个晚上还有一件颇富浪漫气息的趣事不能不做,那就是“游灯”,即点上一盏灯笼,走街串巷。这种灯笼在闽南话中叫“嫩饼灯”,灯笼有红、黄、绿、粉、橙等颜色,上面绘有简易的花草虫鱼等图案,点着时通过纸透出光来,朦朦胧胧,摇曳着,煞是美丽、令人陶醉!灯笼平时是折叠成扁平的,用时在中间的一块小铁片上固定住一盏小蜡烛,即使有风也不会将蜡烛吹灭。点燃后缓缓提起,用一根棍子钩住上面的铁丝,便可以提着它到处走了。当全城的人们都点燃了灯笼,大花灯与小灯笼交相辉映,整个城市成了一个光明的城市、热闹的城市、绚烂的城市!
而将元宵节热闹气氛推向高潮的就是“踩街”了,据说这是由最早的“迎神赛会”演变而来,迎神赛会于元宵节当天或过后数日举行。明《闽书》载:“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天,一国若狂”;明万历《泉州府志》载:“上元内外,……装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清《温陵岁时记》载:“上元前后夜间,好事者或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小儿童,装扮故事,导以火把鼓吹,爆竹盈耳,游行市上,谓之装人”。解放后,泉州市文化部门把迎神赛会中的化装游行,改造利用为“文艺踏街”。
相沿成俗,现在的泉州元宵文艺踏街仍保留了闽南地区主要民俗传统的艺术形式,有阵头、花灯、彩车、阁车、纸塑巨像、旗锣鼓枪等阵势和贡球舞(彩球舞)、拍胸舞、钱鼓舞、大鼓吹、笼吹、龙虎斗、弦管、南音、十音、五音、舞狮、弄龙、装(妆)人、火鼎公火鼎婆、南少林武术等文艺表演节目。
既然说起了泉州人的元宵节,就不得不提一提堪称“八闽第一奇”的“炸佛”了。在泉州永春达埔一带,元宵节素有“炸佛”习俗,据考自明代始,已传数百年。“炸佛”从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在元宵节当晚达到高潮。前面四天“炸佛”只有一轮,元宵节当晚有两轮,是为“巡游”和“炸佛”。
“炸佛”由四名小伙赤裸上身抬着“赵大天君”佛像置街游走,鞭炮在佛像身上、小伙身边炸开,幸运的话,佛像的“胡须”会被炸掉,小伙子的身上却一点不觉得疼,甚是奇妙。抬佛的男子,要经过严格“选拔”,一般来讲,是选择去年结婚还未生孩子的男青年,寓意丁财两旺。彼时,村里家家户户准备鞭炮数串,缠绕在长约4米的竹竿上,待得佛像走近自家门口,点燃鞭炮,大人小孩便举起竹竿,伸到佛身上去,争相“炸佛”了。最好能炸了天君的胡须,便能祈福消灾、添丁旺财,最是吉利。
泉州元宵节的民俗活动还有听戏(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提线木偶)和博饼、猜灯谜、敬代人(请替身)、祀棕蓑娘、听香、乞龟、攻炮城、贡石阵、猎户阵、抢佛仔、马队阁、装阁与鳌山等等,不一而足。
在我看来,泉州的元宵节,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深深印在每个泉州人的心中,成为一年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小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我们,也希望这种传统代代相传,不论走到哪里,这种传统民俗文化都深藏于我们的心中,指引我们家的方向!!!
农历己亥年二月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