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中的冲突美学

2019-11-15 16:10:4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6
电影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铃木鹏飞冲突

王 煦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米花之味》是导演鹏飞的第二部独立作品,在影片中展现出了其个人的创作风格与特点。《米花之味》的叙事主题取自现实主义题材的留守儿童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惯于选择物质补偿的方式弥补自己对于情感关怀的缺失和内心的愧疚之情。这种机械化的情感处理方式,不仅仅体现在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现象之中,也体现在众多影视化作品之中。多数表现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往往惯于从经济上的贫困与物质的贫乏,甚至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向往渴望等方面进行反面影射,来凸显社会现实问题的复杂与无力之感,不惜笔墨营造压抑的氛围来激化戏剧性的冲突与矛盾,从而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而青年导演鹏飞在《米花之味》中一改以往的这种影视呈现方式,利用清新明快的配乐、通透清新的影像和淡泊轻灵的情节设置,举重若轻地展现了影片的主题。将戏剧化冲突融入影片的方方面面,展现了独特的冲突之美。

一、光影配乐中的冲突之美

虽然导演鹏飞在影视界还是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米花之味》也仅仅是其第二部作品,但就影片的制作班底来说,可谓相当大牌。在摄影方面,鹏飞请到了曾经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奖和年度最佳电影专家的摄影师廖本榕。他是台湾第三代摄影师,经常合作的搭档导演是蔡明亮和李康生,两人百分之九十的电影都是由廖本榕掌镜。在以往影片中,廖本榕的运镜稳健有力,风格清新干净,为电影主题的构建提供了暧昧并诗意的影像画面。他擅长利用摄影技术的变换,为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辅助影片主题表达提供深邃并尖锐的影像视角。

在《米花之味》中,廖本榕再次贡献了满具特色的影像呈现技巧。在色彩方面,廖本榕借助云南特有的通透空气和明净天空,一承前作风格,贡献了静谧、清淡的光影呈现。在廖本榕的镜头之下,蓝天、远山、麦花田和层叠的屋瓦、泥土、民族服饰相糅合,构成了浓淡相宜、层次分明、深浅变幻的油彩画卷。而在通片的清新色彩基调中,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是演员角色地域化的肤色特征,因着通透的空气和强烈的日照,当地居民普遍肤色偏深,皮肤黝黑油亮,却也因此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美感,与人们日常认知中的白与美等价的认知形成冲突。影片主演兼编剧英泽表示,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当地居民的真实肤色,她除了采用日晒黑之外,在拍摄中还要涂色涂油增加视觉效果。人物肤色的特色与清新的自然环境构成了有机统一,在银幕上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以真实的观影感受,让观众不时从油墨画般的背景画面中惊醒过来:这是一部描写留守儿童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视觉的冲击力、艺术与现实的强烈冲突为影片主题的表达和延展留足意境。在镜头运动方面,影片运用了大量的定点机位和静止镜头,定点机位的固定视角、不变焦不运动的镜头语言,为观众提供了直接切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冷静目光。如此古朴原生的镜头运动方式,最能考究演员的演技,然而《米花之味》中除了主演母亲的演员英泽稍具表演经验外,其余均为当地原生居民,业余演员生涩、僵硬的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在固定视角的镜头面前一览无遗,再配以生活化的台词对白,使整部影片有了一丝纪录片的感觉。电影的戏剧化与纪录片的真实感所形成的冲突,汇聚成一股直击观众心灵深处的力量,为影片的轻灵与深刻提供了最直接的视觉奇观。

在配音配乐方面,导演鹏飞请到了杜笃之与铃木庆一的加盟。杜笃之曾获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技术大奖,同时多次获得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最佳音效奖,也曾多次与蔡明亮导演合作,于配音有深刻的领悟与独到的见解,他的加盟无疑为《米花之味》增添了色彩。而音乐大师铃木庆一的加盟更是影片的一大卖点。铃木庆一是日本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其在音乐上的成就在影视领域广为人知。北野武导演是与其合作最多的导演。2003年,他为北野武导演的电影《座头市》制作的音乐获得了第27届日本电影学院最佳电影配乐奖。导演鹏飞坦言,他正是在观看了北野武导演的《座头市》后,被影片中融合了鞋子踩在泥土地里所发出的噼啪声响和背景音里锄头锄地声音的满具特色的配乐所吸引,产生请铃木庆一为《米花之味》配乐的想法,没想到铃木庆一在看过影片后即答应加入,并专程前往云南体验当地的生活,细细参考模仿当地乐器的发声特色与云南地区傣族民族音乐的特点。

铃木庆一结合影片情节与影像创作了11首纯音配乐,分别是《踏上故土》《小心翼翼》《坏小子大嘴》《偷看》《佛前独白》《无言的守候》《雨夜山路》《溶洞之舞》《刹那即永恒》《如梦生活》和《宇宙一瞬》。上述配乐在清新的日式气息之外,也蕴含着浓浓的云南本土民族特色。电影的配乐虽然是整部影片的配角,但能够起到点睛的作用。在影片整体呈现中,不能抢了影像的主要感官体验地位,也需要恰到好处地辅助情感氛围的营造。有媒体评价铃木庆一的音乐道:“铃木庆一的配乐对电影来说就像是一个放大镜,能把电影中最细微的情感暴露出来,让观众从角色不露声色的一举一动中感受到他们是幸福或者是哀恸,让平凡的事物都能变得诗意起来。”铃木庆一为《米花之味》所创作的音乐明显印证了这一特点,为影片的呈现画龙点睛。乐曲中脚踩泥巴的噼啪声、各种打击乐器的碰撞音,与悠扬轻灵的小调杂糅耦合,在旋律上恰到好处地和谐一致,又在关键处凸显出俏皮与灵动,似盐一般成为观众观影的情感调味剂,完美放大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线条,为观众打通与影片的情感连接之路,又恰与影片轻盈而又深刻的社会议题不谋而合。清新旋律与打击音的冲突之美,让观众在影像与曲调的感官元素包围中,感受到轻灵与古朴,却又在恰当适时的某一瞬,紧紧抓住观众的心,攥出沉重的余味来。

二、叙事结构中的冲突美学

在多家媒体对导演鹏飞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除了蔡明亮之外,还有他所喜爱的日本导演北野武、是枝裕和与巴勒斯坦导演伊利亚·苏雷曼。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创作有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他拍摄的影片内容各有不同,风格也变化多样,但其影片主题却始终围绕着“樱花”与“武士刀”。北野武惯用简单的镜头语言和跳跃性的剪辑直白地展现隐藏在美好幻想下的现实内核,一如被浪漫樱花掩盖的武士刀,梦幻的樱花与冷漠血腥的武士刀毫不留情地展现了幻象下现实的残酷,产生的冲突之美加深了观众的感官体验与对影片主题内涵的理解与回味。巴勒斯坦导演伊利亚·苏雷曼虽然并不广为人知,但其非常擅长在电影中营造一种如巴斯特·基顿“冷面笑匠”般的冷幽默氛围基调,并能够将令人绝望的平静与电影艺术饱含激情的呈现方式巧妙融合,产生化学般的奇异效果,其导演的作品《神圣的介入》体现了其个人的创作风格和特点。而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在影片创作中注重内省,常运用固定镜头来刻画人物心理,极其擅长营造生活化、自然化的真实氛围,影片《如父如子》《小偷家族》等都体现了其深厚的编导功力。

在《米花之味》中,观众可以看到三位大师的影响。导演鹏飞将留守儿童这一现实主义题材,融入他所曾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事情当中,让真实原生态的当地居民演绎出来,虽演技略显僵硬,但真实感与生活感自然流露,却与银幕毫不违和。影片中不时出现的幽默桥段,完美融入叙事文本,参与剧情推动,暗暗体现出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涌动的激情。然而,掀开以上种种生活的平静自然、幽默的轻松诙谐,影片所揭露的却是残酷的情感缺失议题,看似轻盈实则沉重,隐含着“樱花”与“武士刀”的冲突残酷之美。《米花之味》以是枝裕和般生活化的自然呈现,融合了苏雷曼的冷幽默和北野武的直观现实剖白,表面似是缓和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抗,实则加深了美好与残酷的冲突。

以影片的情节处理为例,可以看到以上冲突之美的痕迹。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女儿偷了寺庙的香火钱去网吧通宵上网。母亲深夜寻找女儿,发现沉迷于网络的女儿后,独自在网吧外守候一夜。女儿早上发现车中睡着的母亲,内心反而产生内疚,开始反思自己,渐与母亲和解。这一情节看似一个简单的桥段,却承上启下地推动了叙事的转折与进展。据鹏飞介绍,这一情节在剧本中原本是母亲气冲冲地冲入网吧带走女儿并狠狠教训一顿,然而“这样强烈的戏剧冲突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没什么意思”。编剧英泽参考女性心理,认为“妈妈觉得自己不能陪伴女儿,心里是内疚的,所以未必会采取这么激烈的方式”。于是,有了影片中克制含蓄的呈现,这一细节却也暗映了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问题的多数父母的心理。父母与子女在生活的温情与矛盾中小心翼翼地相互“偷看”,爱与内疚交互涌现,指责与欢笑的矛盾更替轻松地呈现了多数人的现实生活。由此再联想到影片的幽默桥段,分手送公鸡、穿着西装婚纱在寺庙叩拜、孩子们在寺庙台阶上蹭网、母亲在医院认错孩子……此类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画面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与电影场景完美融合,立刻让人想到,真实的生活哪怕再艰难沉重,也往往充盈着欢笑。影片选择的轻松基调,着实提高了主题呈现的艺术高度。

日本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曾说过“电影以余味定输赢”,影片结尾母女在溶洞共舞的片段可谓让人意犹未尽。导演鹏飞在谈到最后的场景选择时说:“在那里我的心异常平静,它让我感觉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更让我反思人类只是宇宙一瞬。在这一刻,只有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才是最动人的。”通观影片,在轻松诙谐的情调中描述着相对沉重的社会议题,但尾声临近,母女进入溶洞后,浓厚的神秘虚幻气息陡现,展现出“反现实”的观感。倒在地上的空易拉罐消解了深邃时间笼罩下溶洞的神秘之感,二者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声音又巧妙地将母女二人与溶洞场景相融合。鹏飞坦言,他希望观众看到母女进入溶洞后,能够暂时忘掉前面发生的事情,“在大自然中得到升华与反思”。结尾的母女共舞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当配乐响起,母女在自然的笼罩下翩翩起舞,放弃言语的较量,肢体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地描摹出母女情感上的和解。随着光影在岩壁上舞动,世间的纷扰、信仰和宗教、经济社会与生活的杂乱统统淡去,唯留下永恒时光与情感涌动相互作用下的精神力量。整体观感并未与之前的叙事产生明显的脱节,却使观众在人类短暂的生命与溶洞深邃时光、肢体舞动的静谧与情感勃发的激情冲突之中,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巨大推动力。

三、结 语

青年导演鹏飞的第二部个人作品《米花之味》,在国际影坛获得多项大奖,从以悲寓悲的传统论调中跳脱出来,向世界展现了全新的现实主义题材华语电影风格。他们将深邃的内涵埋在生活化的诙谐与轻快之中,轻灵的拍摄方式展现出深邃的议题,轻盈的叙事节奏描绘出沉重的内涵。明亮的影像画面与轻灵的配乐、生活化的对白与生涩的演绎、戏剧性的情节铺陈,再加上平静的表象下涌动的情感轨迹、神秘宗教信仰与对物质财富的探求、人性的淡漠……种种元素在相互违抗中汇聚成了触动心灵的冲突之美,为观众留下绵长的余味。

猜你喜欢
铃木鹏飞冲突
悬铃木树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环球时报(2022-04-16)2022-04-16 14:38:15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 Chinese Crude Drugs
为了避嫌
杂文月刊(2019年18期)2019-12-04 08:30:40
惩“前”毖“后”
21世纪(2019年10期)2019-11-02 03:17:02
举贤
21世纪(2019年9期)2019-10-12 06:33:44
菲亚特铃木败退中国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6
铃木谢幕
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18
长安铃木维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