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梅/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管理学院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作为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主线,从总体上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帮助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该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成为学生受益的一门好课。
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马原”课教材经过了多次内容的调整,不同版本的修订。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套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其内容抽象程度高,思辨性强,涉猎领域广泛,想要每一堂课都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难度会更大一些。“马原”课肩负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如何思辨地看待周遭事物的重任,必须要通过有效提问题的方式才能把思维批判的功能尽显出来。
问题式教学方法旨在以问题预设为中心,注重方法的启迪、价值观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需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师生互动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魅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马原”课中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关键。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把学到的课本知识付诸于实践是学习理论知识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紧密联系实践生活,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情境需要设置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先进的科学理论。因此,问题的设置需要源于生活,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将鲜活生动的材料融入到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中,将学生在生活中的遭遇进行分析探讨,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第二,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如今网络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呈现出信息爆炸、多元价值理念的特点,一些腐朽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侵蚀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容易造成学生的政治原则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因此,教师课堂上问题的设置需要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感染学生。
第三,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马原”课教学就是要通过充分的理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在遵循思维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围绕教学知识框架和教材重点难点,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从教材到经典著作、从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有序的独立思考,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理性分析、批判思考的思维,以便更好地掌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增强理论自信。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问题式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学生机械回答问题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挥,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活动倡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问题式教学方法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对等的关系中。“马原”课中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既要以开放式的素材作为切入点,在包容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又要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的表达,挖掘学生的潜能,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问题的设置,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既要有针对性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实现师生双向沟通。比如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政热点可以作为讲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素材。要让学生理解党中央为何提出这样的判断,就有必要向学生提出系列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双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判断依据是什么?矛盾变化意味着什么?矛盾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我国主要矛盾阐述的改变,背后反映出国内经济供给、需求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同时也会使政府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发生转变。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要求我们,工作的开展既要学会统筹兼顾,又要学会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既能够全面看问题,又能够懂得办事情。通过分析具体的热点材料,学生主动思考并发现问题,同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知识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
问题式教学方法在“马原”课的实施中,一方面,要注意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和导向性。问题的呈现需要精心预设,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如果仅纯粹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刻意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的案例材料或者花边新闻,会导致课堂知识偏离教材主题,也忽略了“马原”课本身严谨的特性。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基于课程内容的导向性,提出的问题既能够回归教学内容,也能拓展知识,避免背离该门课程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协调使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协调使用可以完善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各有使用范围,但也有相通之处。因此,教师在“原理”课教学中需要不断完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实现掌握知识、价值情感认同、增强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