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娇 张 羽/安徽大学文学院
2017年4月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发布了一篇以“句践灭吴”为主题的出土文献,整理者据篇尾题之为《越公其事》。全篇共七十五支竹简,经释读共有十一章(有分章符号),同传世文献《国语》之《吴语》、《越语上》、《越语下》相比,内容性质相似,皆属于记录句践灭吴故事的“语”类文献,并且首尾部分几乎雷同,可能有共同的史料来源。
《越公其事》发布以来,学界在整理释读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文学研究仍付阙如。本文拟以《越公其事》与《国语》三篇的差异比较为基础,从主旨倾向、叙述侧重、人物塑造等方面探究《越公其事》的文学价值。
《越公其事》和《国语》三篇中所论述的吴越相争事件具有一个相似程度很高的叙事框架,由句践兵败向吴行成到吴国许成再到句践富国强兵向吴复仇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吴越交涉、越国复振、吴越之战三大板块,但是各个部分的着墨程度都有所偏差,论述方式也有所不同。
通读《越公其事》和《国语》三篇可以发现:《国语》的吴越争霸事件主要通过“记言”展现,人物性格很大程度上在由臣下的劝谏、君主对于谏言的态度所组成的君臣关系中显露。规谏过程基本依照“三段论”形式,纳谏与否则是君主结局的判定标准。《越语上》句践听从文种的谏言向吴行成获得成功;《越语下》范蠡首次谏言的不被接纳导致了越国的失败,吸取教训对范蠡“言听计从”的句践则“不出意外”地在第二次战争中战胜吴国。与此相对应,《吴语》中的吴王夫差因不听信申胥的劝谏,刚愎自用,最终造成了灭国的悲剧,而黄池之会时,夫差采纳王孙雒的建议得以暂解一时之困,则从反面照应了这个观点,教化色彩浓厚。从谏言内容来看,在《国语》三篇中,臣下的谏言渗透了“天人观”和“礼乐观”。《越语下》中,范蠡的言论渗透了道家思想和天命主题;《吴语》黄池之会片段中,吴晋两国的和解以 “尊周”为立足点。此外,《国语》三篇还表现出重视贤才的 “君主观”,《越语下》对范蠡、文种职责的划分就明确了知人善用的重要性。《国语》三篇的主旨,概括来说,不在于称颂君王贤德,而是要塑造忠勇的臣子形象,鼓励“进谏”和“纳谏”,要求君王“选贤任能”、吸取历史教训处理政事,侧重点在于对君王本人的教习、培养,使修明品德,以为表率。
《越公其事》塑造的重点转移到君主,君臣之间的关系淡化,少有的商谈也多由君主主导,而非臣子劝谏。吴王夫差同申胥关于对于“许成”的讨论、吴王答应文种求和之时的言辞,都以吴王为主导,行为谨严、观点慎密,塑造了一个有为之君形象,性格上比较完善,也比较真实,相对而言,文种和申胥的形象特征则弱化了许多;越王句践的行为更是出于个人意志的安排,从最初的使人行成到复国政策的策划实施、再到战争时的任人布阵,反映的都是君王本人的谋略,臣子形象一闪而过。《越公其事》中的君主是一个已“形成”的君主,而不同于《国语》中的“未完成”状态,需要臣子提点以做出正确决策,独立性相对较弱。以叙事基本板块为基点,《越公其事》对于越国复振的过程描述尤为细致,不仅按照实际国情划分了“休养生息”的预备复国阶段和“施用五政”的正式复国阶段,还在正式复国时按照不同的层次顺序安排了农功、市政、人口、军事、整民五个方面的复兴,层层递进,正是对句践灭吴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带有明显的史论、政论特点。与之相适应,《越公其事》的主旨,在于塑造真实而有借鉴价值的君王形象,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其侧重点是治国之策的施用,以发挥垂训后世的作用。
《越公其事》主要记载了吴越行成和施行五政这两件事,且叙事侧重点与《国语》三篇有所不同。
《国语》诸篇对越国向吴国行成的情节做了诸多细化。《越语上》中越国先以金玉财帛动人心,再以兵力进行威胁,软硬兼施以达到求成目的。夫差欲许成时,申胥谏言反对,越国便以美女贿赂太宰嚭使美言于夫差,最终“夫差与之成而去之”。《越语下》中越国求成的条件里较《越语上》少了一条“句践女女于王”,并且文种的第一次行成被拒,第二次行成加上了句践“以身随之”的条件,才得“吴人许诺”。在《吴语》中,越国的行成条件又有了新变化,“一介嫡女,执箕扫以亥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句践奉上了自己的亲生儿女去侍奉吴王夫差,而非自己亲身随侍。
《越公其事》中夫差许成的决策经过了更加周密理智的思考。闻越国求成后,夫差分析了吴越的客观战争情势:吴国“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兵力不足而越国“有带甲八千,有旬之粮”可背水一战;吴国攻越乃远战,道路修险;先王的战绩依靠“鸡父”的贡献,可如今缺乏辅臣。
《国语》和《越公其事》记叙句践复仇的内容大体一致,但在篇幅、主要人物和施政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越语下》与其说是越国史,不如说是范蠡的自传。句践在吴仕宦三年而归后,范蠡提出“节事者与地”,建议句践发展农业,并以吴国内政为标准衡量复国时机是否成熟,于第四至第七年四次否定了句践伐吴的想法,请“王姑待之”。“至于玄月”,范蠡献策,句践兴兵。《吴语》由于以吴国为立场,叙事重点在夫差伐齐和晋吴黄池之会。伐齐的胜利,使得夫差的逞勇之心益发膨胀,他羞辱申胥,导致申胥寒心自刎。句践则是抓住了这一时期壮大国力,施行强国之策:第一,美物与身边人分享,做到“饮食不致味,听乐不尽音”;第二,仁爱百姓,“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第三,改革行政,“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第四,经济上富者安之,贫者与之,“救其不足,裁其有余”;第五,外交上交好楚、齐、晋等大国。之后,句践又从五大夫处得到“审赏”、“审罚”、“审物”、“审备”、“审声”的治国方略。
《越公其事》此期的叙事重点同样是句践兴国,但层次严密,内容丰富,涵盖了第五至九章,占全篇篇幅近半,对于越国强国之策记叙最为详细。在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句践施行了五政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第一,发展农业,“王好农功”。“王亲自耕”,以身作则来劝勉农夫,对于“老弱勤劳者”和“颜色顺比而将耕者”,都给予饮食的嘉奖。在句践的带领下,越国没有一片闲置的土地,“越邦乃大多食”。第二,修其市政,“王乃好信”。句践对不遵守市场规定行为不诚信的人加以处罚,并且谏言的人无论贵贱,他都会听取意见,行为不诚者皆惧而改过,“举越邦乃皆好信”。第三,人口政策,“王乃好征人”。句践派人察省城市边县,对各地的发展情况十分关注。“东夷、西夷、古蔑、句吴四方之民乃皆闻越地之多食、政薄而好信,乃波往归之”,人们纷纷归顺,“越地乃大多人”。第四,发展军事,“王乃好兵”。句践关注“五兵之利”和“金革之攻”,督促各个城市的军队操练,“越邦乃大多兵”。第五,整齐民心,“王乃整民、修命、審刑”。恭敬之人得赏赐,不敬之人受刑罚,句践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当时也自罚。最后,“民乃敇齐”。
“《国语》诸篇对待历史人物采取善与恶对立的态度,突出矛盾,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进行人物刻画”,而《越公其事》中的人物形象艺术加工较少,人物个性鲜明又不致脸谱化。
《国语》诸篇注重通过君臣互动的描写来塑造句践的人物形象,而《越公其事》则是集中描绘句践君主形象。在《越语上》中句践虚心纳谏,听取了文种“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的建议,国力旺盛后又在臣子的鼓励下以战争复国;《越语下》中句践起初不听范蠡劝诫执意伐吴而失败,但是后来接受了范蠡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最终成功灭吴。这些事例都体现了句践具有反思和纳谏的精神。
《越公其事》主要记载了吴越行成和施行五政这两件事,句践作为一位君主的形象在叙述中得以生动展现。对外,句践及时止损,派出文种向吴王夫差求成。“孤不天,上帝降祸于越邦,不在前后,丁孤之世。吾君天王,以身被甲胄,敦力殳枪,挟弪秉枹,振鸣钟鼓,以亲辱于寡人之敝邑。寡人不忍君之武砺兵甲之威,播弃宗庙,赶在会稽”。句践的求成之心极为谦卑,将吴国出兵攻打越国的原因归结于自身“孤不天,上帝降祸于越邦”。可是,作为君主,句践的谦卑也不是毫无底线的,“寡人有带甲八千,有旬之粮”,表明越国的军队仍有与吴国一战之力。句践的求成姿态委婉谦逊却暗含威胁之意,体现出他高明的外交手腕。吴越再次交战,吴军败绩。面对夫差的求和,他断然拒绝“昔天以越邦赐吴,吴弗受。今天以吴邦赐越,句践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并且吞并吴国,显露出身为君王的决策果断。但是,面对毫无抵抗能力的吴国,句践并没有赶尽杀绝。“不榖其将王于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屈尽王年”,他对于夫差的安排可谓宽厚非常,又体现了一个君主的仁恕之心。对内,句践体察民情休养生息,施行五政来富国强兵。句践推行政策按部就班,毫无战败后渴求复仇的急切措施,充分展现君主的深谋远虑和雄才大略。
综上所述,句践在《越公其事》中有为之君的形象和《国语》中相差不大,但是《越公其事》中的句践在决策上独立性较强,《国语》诸篇中的句践则是更多依赖臣子的力量。
在《国语》中,夫差是一位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的君主。《吴语》中的夫差因为准备攻打齐国、轻视越国,而答应了越国的求成,并且在使者的巧言下没有盟誓。面对申胥的劝诫他极不耐烦,最后以恶毒言语逼死申胥。更为残暴不仁的是,夫差“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在《越语下》中,夫差许成的一个条件是越君句践来吴国为质,而《越语上》中则是句践主动提出“卑事夫差”。虽然细节上存在差异,但夫差以一国之君为侍从的行为,尽显傲慢无礼,对比出句践的委曲求全。句践的谦和夫差的傲是一组对比,在对比中人物的形象突出,更加立体生动。
反观《越公其事》中的夫差,则是完全不同的形象。一个“惧”字,刻画出人物性格中谨严温和的一面。夫差“惧”,是他“思道路之修险”,在吴国人才凋敝、天命反侧、军力不足的基础上,同意了越国的求成。在和申胥的君臣谈话里,不见剑拔弩张的紧张的气氛,反而是君臣和谐,彼此交流看法。面对越国的求成,吴王之谦卑恭谨,与传世文献中的骄横跋扈形成鲜明对比,完全不像战胜一方的言辞态度,更像是失败一方的委曲求全。“君越公不命使人而大夫亲辱,孤敢脱罪于大夫。孤所得罪,无良边人,称尤怨恶,交构吴越”夫差亲见使者,交待吴越纷争原因,并且表明自己是为了守护越国宗庙才派兵驻扎,“孤又恐无良仆驭,施火于越邦,孤用入守于宗庙,以须使人”。《越公其事》里的夫差少了夸张的“傲”,人物的棱角被磨平也更加真实。
“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范蠡和文种两位重要的谋臣一外一内,才使越国在战败后迅速崛起。《越语下》中,范蠡认为“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并以这一思想为核心劝诫句践顺应天时,按部就班地发展国力。《越语上》和《越公其事》中均有文种出使吴国求和的情节,他的行成之辞申之以义、晓之以利,虚实不定,极具说服力。并且《越语上》中越国战败后,文种积极献言,指出句践无忧患时不思谋臣这一做法的错误,令句践拜服。
与其他文献记载存在出入的是,《吴语》中句践派出的求成人物是诸稽郢而非文种。诸稽郢的行成辞令较之其他更为谦卑,显得十分谄媚。他将越国的地位低至吴国的附属国,委婉表达了越国对于吴国的忠诚及盟约的想法,最终达成求和的目的。诸稽郢的事迹只在《吴语》中得以记载,并且他的经历与文种的经历大体相似,也许是传抄过程中故事讹变导致了人物形象被重叠。
申胥是吴国重要的臣子,他忠义刚正。在《国语》诸篇中,《吴语》将他英烈的形象刻画最为明显。申胥面对夫差与越许成、将伐齐国的局面,就吴越日后发展和齐鲁、越的地理位置两方面,规劝夫差重视越国。申胥不是莽撞的武将,他的政治智慧使他的谏言直切利害。他会运用“疥癣”和“腹心之疾”的比喻使得吴越之间的对峙关系更为形象、使用楚灵王不行君道自缢身亡的事例警示夫差。最终君臣矛盾激发,申胥不堪夫差的轻侮,拔剑自刎。申胥的自尽,使得他忠节的形象更加高大,也增添了英雄人物的悲剧色彩。
《越公其事》中申胥的形象少了刚,多了谦。君臣交谈时,一个“惧”字,表现出申胥对夫差又敬又怕。申胥的“惧”是他反对吴王许成,却被夫差以坚实的理由驳回,并了解到时局的艰险,最终他心悦臣服,同意夫差的决定,整个过程十分和谐。
《越公其事》中夫差在解释同意越国求成的原因时说“唯彼鸡父之远荆”,出现了“鸡父”这一在传世文献中无所记载的形象。鸡父又名伍之鸡,伍员之弟,在吴王僚与阖闾时期功劳卓越,于吴人围困州来战役、辅佐阖闾伐楚入郢战役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英年早逝,事迹多叠加在伍子胥身上,史书中不载其人。
和传世文献相较,《越公其事》的重心在君主而非臣下,叙事侧重点为兴国之策,人物形象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整体表现出更为鲜明的客观性,艺术加工较少,为我们探究语类文献的性质演变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材料。
就文本性质而言,语类文献经历了漫长的流传过程,本身即具备相当的复杂性。史官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作品中官方意识日渐淡薄,故事性得到加强,比如《越语下》中范蠡的“神化”,《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西施误国、句践受辱的传奇色彩;口耳相传中的谬误异化,造成伍之鸡功绩的转移和文种诸稽郢行成事迹的异记;此外还有文体内涵的转换、概念的泛化等原因,一齐造成了同一历史框架下事件细节的不同表达,《越公其事》风格谨严、客观,可能与其原生文本的年代较早有关。
就主体创造而言,“主讲人”会通过人物塑造与情节描写等文学手段表达各自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理解,《越公其事》强烈的政论性便可反映出作者“明德”以“治国”的创作意图,其“五政”的阐释较其它文献中相对片面的记载更为井然,同时为讲明道理,引人信服,伴随着必要的情节和语境:除却施政过程,每一环节的政策实施既有前因,也备后果,具备独特的文学价值。作者创作意图的严肃性决定了《越公其事》特殊的主旨倾向。
注释:
①李守奎.《越公其事》与句践灭吴的历史事实及故事流传[J].文物,2017(06).
②张羽,王月娇.清华简《越公其事》篇研究综述[J].长江丛刊,2018(32).
③夏德靠.论先秦语类文献形态的演变及其文体意义[J].学术界(月刊),2011(03).
④李守奎.《〈越公其事〉与句践灭吴的历史事实及故事流传》.
⑤熊贤品.论清华简七《越公其事》[J].东吴学术,2018(1).
⑥李守奎.《〈越公其事〉与句践灭吴的历史事实及故事流传》.
⑦李守奎.《〈越公其事〉与句践灭吴的历史事实及故事流传》.
⑧李守奎.清华简中的伍之鸡与历史上的鸡父之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2).
⑨宋俊文.清华简《越公其事》与《国语》叙事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⑩王青.《古代“语”文体的起源与发展——上博简〈曹沫之陈〉篇题的启示》.